田承嗣在大帐中踱来踱去,他已经走了好一会了。见他满脸愁容,幕僚和亲兵们没一个敢上前去触他的霉头。
“叫吴竞申、余佑道、洪判官还有各郎将过来。”良久,田承嗣对一名亲兵说道。
不多久,众人齐聚帐内,拱手行礼。
“诸位,我们现在讨论讨论,蒙德苒为什么会久战不利?”田承嗣示意他们坐在胡椅上,开口问道。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田承嗣是何用意。
“这就是战术检讨而已,诸位可以畅所欲言。”田承嗣见众人心存顾虑,解释道。
“大将军,既然是战术检讨,是不是应该将蒙将军和王将军都请回来?”中郎将吴竞申说道。
“有道理。末将觉得,让蒙将军回来即可,王将军留在阵地上指挥,以免唐军偷袭。”中郎将余佑道附和道。
“大将军,卑职觉得,他们俩都没必要回来。既然是战术检讨,让他们在这里坐着也尴尬。”这时,洪判官也开口了。
田承嗣点了点头。他之所以没将蒙德苒召回来,就是担心将检讨会开成了批斗会,引发众将之间的不和谐。
“大将军,末将觉得,蒙将军之所以初战不利,是因为我们低估了唐军的战斗力。”余佑道说道,“而且我们一厢情愿地以为,唐军的主力应该在城东和城北。
没想到,我们往城南运动的时候,他们也加强了城南的防御力量。”
“大将军,末将不同意余将军的看法。末将以为,城南的防御并未加强,唐军本来就在城南布置了重兵。”吴竞申说道,“唐军可能早就算到,咱们会先打城南。”
“这些都是马后炮!”见众人争论不休,田承嗣出言打断了,说道,“你们讨论讨论,我们下一步该采取什么战术,才能有效对付唐军的新武器!”
“大将军,敌军的炮石射程太远,我们没法跟他们对着轰。”吴竞申说道。
“是的,大将军,这一方面,我们只能硬扛。好在唐军的投石车射速慢,扛一扛也就过去了。”余佑道说道。
洪判官和众郎将也表示,这玩意儿确实不好对付,除了硬扛,没有更好的法子。
“那如何对付那些会爆炸的玩意儿?”田承嗣问道。
“大将军,末将觉得这个并不难,用大盾牌挡住就可以了。”一个郎将说道。
“大盾牌?一人拿一块,那还怎么作战?”吴竞申反驳道,“大将军,末将认为,采用车战之法,就可以有效应对。”
“车战?怎么个战法?”田承嗣问道。
他方才也想到了使用车战,但他还是要听听下属的意见。不能什么话都自己说了,这样下属就没有积极性了。
一个优秀的领导,一定不能刚愎自用,要善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将他们的能力发挥到极致,让他们因此而获得成就感。
“大将军,只要将辎重车稍做改装,在前面装一块厚实的木板就可以了。”吴竞申说道,“这玩意儿不仅可以挡住爆炸,还可以阻挡唐军密集的箭矢。
有了战车的阻挡,唐军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咱们突进到护城河边了。
过了护城河,不论是抛石还是会爆炸的玩意儿,就都没用了。”
“想法不错!”田承嗣微笑着点了点头,又问道:“唐军的箭矢怎么那么密集?”
“这……”众人面面相觑。正常来说,在人数差不太多的情况下,唐军不可能有这么高的射速,这一点,他们完全无法理解。
田承嗣没有亲眼看到,一时也想不清楚,只能等开战之后再看。
“下一步打哪里?”田承嗣抛出这个问题时,众人又是议论纷纷。
有的主张继续攻打城南,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尤其是吴竞申,力主进攻城南,因为蒙德苒跟他关系密切,他要为好兄弟说话。
余佑道则力主打城东,他的想法很简单,如果攻打城东,田承嗣很可能将进攻的任务交给他。
郎将们也分成两派。有的赞成打城南,有的赞成打城东。
田承嗣将目光转向洪判官。洪判官本来不想开口,见田承嗣盯着自己,也不得不说几句。
“大将军,卑职觉得,继续打城南,也不是不可以。
其一,蒙将军已经有了和唐军交战的经验。其二,他们刚刚打了败仗,急需打一场翻身仗。”洪判官慢条斯理地说道。
随即,他话锋一转,又说道:“不过,蒙将军已经报销了两个团,只怕有些力不从心。”
吴竞申听他一本正经地瞎说八道,气不打一处来。也就是损失两团军士而已,怎么就力不从心了?
他刚要开口,见田承嗣瞪着他,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打城东也有打城东的好处。”洪判官继续分析道,“其一,城东的防御力量未必比城南更强。
其二,方才我们调整了战法,正好可以在城东进行尝试。”
吴竞申闻言,在心里骂道,这个洪判官真是恬不知耻!先前还说城东必然布有重兵,现在又说城东未必比城南强。
这文人一张嘴,真可谓正说正有理,反说反有理。
田承嗣也发现了他的胡说八道,只是不当面拆穿而已。听众人这么一说,他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那就依洪判官所言,打城东虽有优势,但蒙德苒在城南已经有了战斗经验,那就继续在城南发力。”田承嗣说道,“传令,给蒙德苒增兵一千,再调配十部云梯和木桥。
此外,火速改装一百辆大车,一起送到城南。告诉蒙德苒,一定要打出我们大燕军队的威风!
否则,就让他提头来见!”
命令传达下去后,各部迅速行动了起来。
高适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处叛军营地里一片忙碌的景象,他知道,他们已经在筹备下一轮进攻了。
“传令,迅速做好战斗准备!”高适一脸镇定地喊道。
一个时辰过后,一名旅帅来报,叛军已经在行动了。
高适走到城楼边一看,叛军果然在行动,但不是往自己这里来,而是去了城南方向。
在城楼上,高适看得很清楚,这些叛军大概有一千人,他们带着攻城的器械,还有刚刚改装好的战车。
高适心下清楚,颜真卿的挑战终究还是来了!他能不成功守住防线,关系到全局的成败。
此刻,他也为颜真卿捏着一把汗。
他赶紧让人去通报给颜真卿,让他做好战斗准备。同时,他又派人去禀报王思礼,请他做好投入机动部队进行增援的准备。
做完这一切,高适往西南看了看。残阳如血,即将到来的战斗将更加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