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神秘兮兮地把徐义拉进屋里,告诉他:“那是楠豆苗,特别好的东西!半个月就能结出楠豆,还能卖个好价钱。
”徐义听得一头雾水,从没听说过这种作物。
原来,几天前有个万安县来的行商带来了楠豆种子。
村民们可以选择直接购买种子,或者等到收获后再用售豆所得支付种子费用。
种子价格低廉,而行商收购楠豆的价格却很高,并且还可以在他那儿换购粮食。
不少因蝗灾缺粮的家庭都动心了,希望通过种植楠豆换取足够的口粮。
了解到这个信息后,徐义终于明白了为何来找他借粮的人减少了。
看来,大家真的找到了解决困境的新方法。
徐义年心中一动,似乎看到了新的希望。
河岗乡的村民们因为城隍的帮助,粮食勉强够吃,但谁不想生活过得更好些呢?既然老郭提到的新作物能带来额外收入,大家自然跃跃欲试。
没人会拒绝改善生活的机遇。
听完老郭介绍种植楠豆的方法后,徐义年觉得这并不复杂。
心动不如行动,他立即向老郭打听如何从行商那里买到楠豆种子。
老郭也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所有细节。
带着满意的信息,徐义年急切地去找那名行商,准备购买楠豆种子。
不只是他,村里其他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也都纷纷效仿,竞相购入楠豆种子,准备播种。
担心错过时机,村民们买回种子后,当天就翻土播种,即使有些田地还未完全收割完毕,他们也决定先种上一部分。
这一切,赵伏龙都看在眼里。
作为守护神,他对这片土地上的变化了如指掌。
当得知村民开始种植楠豆时,他的心中升起一丝忧虑,因为这些种子隐藏着隐患。
当晚,赵伏龙来到一片刚种下楠豆的田野中。
新翻耕的土地上,每隔一小段距离就有一株小苗正在快速成长,仅一天时间,它们已经从拇指大小的种子长成了手指长短的小苗。
这种生长速度令人惊讶。
然而,在赵伏龙敏锐的感知下,问题显露出来:楠豆吸收养分的速度异常惊人,几乎是普通作物的百倍之多。
更严重的是,它们还会在土壤中留下难以分解的毒素,使土地无法再用于种植其他作物,甚至再次种植楠豆都变得不可能。
这意味着,一旦种过楠豆的土地将永久失去生产力。
土地的肥力已被耗尽,显得疲惫不堪。
赵伏龙作为这片土地的守护神,天生便与土地有着深厚的联系。
当他看到这片曾是丰沃的土地被一种名为楠豆的作物破坏时,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怒意,对这种作物充满了厌恶。
眉头紧锁,他迅速行动起来,将所有的楠豆苗连根拔起并彻底焚毁。
随后,他施展神力净化了土壤中的毒素,并使用丰田术恢复了土地的肥力。
虽然补充土地肥力只是丰田术的一个附带效果,但对于净化毒素来说,这对赵伏龙而言不过是小事一桩。
尽管楠豆对土地的影响很大,但在赵伏龙看来,处理这种问题并不费力。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允许这种有害作物在他的领土上肆意生长。
若不加以控制,最终会导致土地贫瘠,百姓无法耕种,粮食短缺;而持续不断的补救工作也非长久之计。
那些种植楠豆的村民可能并不知道这种作物的危害性。
如果他们了解真相,肯定不会选择种植。
毕竟,对于依赖土地生存的农民来说,土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旦得知楠豆会吸干土地的养分,还会留下毒素,村民们定会避之不及。
那么,为什么这些村民突然开始种植这种陌生的作物呢?赵伏龙对此感到困惑。
不仅在河岗乡,在其他几个供奉他的村庄里也有种植楠豆的现象。
为此,赵伏龙决定采取行动,他逐一走访,将所有楠豆苗都清理干净。
接着,赵伏龙来到了乡长徐义年的家中。
夜深人静之时,他利用神通进入徐义年的梦境中,以求查明事情的真相。
在梦中,面对赵伏龙的质问,徐义年坦白了一切。
原来,村民们听信了一些传言,认为种植楠豆可以带来高额收益,于是不顾后果地开始了种植。
赵伏龙听完后,不禁感叹这些村民既大胆又缺乏见识,竟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在乡亲们看来,楠豆长得快,看起来似乎无害。
但赵伏龙心中明白,这些村民见识有限,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误入歧途。
他轻轻叹了一口气,虽然对这些无知的村民没有怨恨,但他深知他们需要了解事情的严重性。
“楠豆绝不能种,它会迅速耗尽土壤肥力,并留下毒素,使土地永久失去耕种能力。
”赵伏龙的声音平稳而坚定,却让徐义年听得心惊胆战。
作为一位虔诚的信徒,徐义年从未怀疑过赵伏龙的话。
听到这番话后,他先是震惊,随后是恐惧与悔恨。
“我们之前并不知道种植楠豆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对于庄稼人来说,土地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即使那些因蝗灾损失惨重的家庭,若早知真相,也不会轻易冒险。
盛国的传统中,田地不仅是生存的基础,更是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有些人甚至视土地如生命。
得知楠豆的危害后,徐义年决心不再犯错,也不允许河岗乡继续种植这种作物。
但现在他们已经种下了楠豆,还能补救吗?徐义年焦急地望着赵伏龙,“尊敬的李神君,我们知道错了,现在拔掉还来得及吗?”赵伏龙以不容置疑的语气答道:“这次我会帮你们解决,但记住,不可再犯。”
徐义年听罢,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感激涕零地叩谢。
“感谢您的仁慈,河岗乡定铭记教训,永不种楠豆!”
次日清晨,当村民们前往田间劳作时,惊奇地发现所有楠豆都已消失不见。
根据乡里长辈们的经验,现在这个时候楠豆应该已经长到手掌那么大了。
但实际情况却是,别说手掌大的楠豆了,连一片绿叶都看不到,只留下被拔出的幼苗留下的小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