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你...”沈婉钧有点结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钱给的太多了。
多到她有点自愧拿那么高工资了。
“怎么了?嫌弃钱多了?那可以,我就不给你涨薪了!”陈暮调侃。
“才,才没呢!你给我,我就要!”沈婉钧连忙表示抗议。
傻子才不要钱呢!
虽然钱多的,让她有点心虚。
毕竟,自己似乎什么都没有做,就拿那么高薪水,她真的问心有愧。
但,你要她不拿,她又觉得自己不能那么傻。
何况,她内心也清楚,陈暮弄来那么多钱,肯定不正常。
卖鱼,谁家卖鱼一下子卖出1700多万来!
你就算是卖鲸鱼也卖不了那么多啊。
显然,这也有封口费在里面。
“那你帮忙去入账一下。这些都算是公司的账。”陈暮说。
沈婉钧点头。
幸好这都是来自于港岛的交易,她入账也比较简单。
至于说纳税问题,现在鹏城这边还有一个退、减、免税政策的。
陈暮这边是出口,本就有国家的退税政策,其次,还有一个农村开企业的政策优惠政策。
严格来说,沈婉钧计算过,按照现有的鹏城和国家的政策计算下来,陈暮这边收到的全部都是港币。
那么,陈暮正常来说,每赚1万港币,国家还有退税给陈暮15%,也就是补税1500港币给陈暮。
一分钱不交不说,国家还补贴钱给你。
这个政策,一度执行了很多年。
为何?
因为这个年代的国家,需要外汇。
人民币在外面买不了东西。
你只能通过外汇去购买国家需要的各种物资和科技,设备。
许凡这边赚钱了港币,然后申报上去,去将港币换汇成为人民币。
然后国家就根据你这申报的外汇收入,对你进行15%退税奖励。
当然,奖励的都是人民币。
关于这件事,沈婉钧向陈暮提过。
陈暮可以额外再找国家申请15%的退税奖励。
不过陈暮直接否决了。
这个申报,肯定能获得奖励。
但是,你现在拿的越多,未来的麻烦越多。
你拿了那么多退税,未来上面自然会想办法从你身上再拿回去。
这一点,陈暮可是再清楚不过的。
陈暮可不希望自己被上面惦记。
相反,陈暮依然让沈婉钧去正常申报,但是却不去要求退税,并且主动去税务局签署一份放弃退税的申明。
到时,上面未来查账起来,自己这年年放弃退税申明,不说是免死金牌,但也是一份厚厚的爱国投名状。
随后,当陈暮宣布了加薪后,整个渔民村都沸腾了。
多赚钱,谁不喜欢呢!
尤其还多赚那么多!
这也让李工头他们羡慕不已。
当然,他们在这开工,工钱也已经很高了。
每人每天,最少也能赚20元一天。
而且,如果轮到夜班,还能有5元的夜班津贴。
这可是其他地方所赚不到的。
这人加薪了,那干活就更有干劲了。
陈暮这边,则再次来到鹏城。
这几天,除开延迟了给二太珍珠翡翠项链外,更重要的一点也是买车的事情。
那车贩子已经打电话来了,说陈暮要的三台车已经弄到了。
总价是70万。
三台车,一辆丰田FJ酷路泽,一辆丰田9座海狮,再来一辆平常村里代步的花冠。
“老板,你看,都是准新车,都才开了一千多公里。一起70万!”车贩子眼睛都笑眯了。
这可是70万。
这一单要是成了,他个人至少能拿10万。
这什么年头?
1979年的6月底,10万佣金,这是一大笔钱了。
陈暮打量了一下,三台车。
果然都很新。
真的是准新车。
陈暮极为满意。
有车了,那就方便出行了。
不然像现在,要搭小巴车出行。
而小巴车,基本上一小时左右才一趟。
等不及,就只能骑自行车。
这往返十几公里,二十公里的,也累。
尤其,现在路不好走,那骑起来也折腾。
“行,我很满意。你再优惠一点,我立刻付款!”陈暮笑说。
一番讨价还价之后,陈暮以68万的价格,拿下了一辆丰田FJ酷路泽,一辆丰田9座海狮,再来一辆平常村里代步的花冠。
自然,这丰田FJ酷路泽就是陈暮自己开了。
至于丰田9座海狮,就是狩猎护卫队专用车了。
而那辆花冠,平常就是沈婉钧出门办事所用。
如果村里人有急事,也可以借用。
“这给我专用?我还不会开车呢!”沈婉钧一听,望着那辆白色的花冠车,扭扭捏捏。
又是欢喜,又是有点怪不好意思的。
毕竟,她真的啥也没做,不但月薪涨到了1000元,还配车。
“放心,你出门,会给你配备2名护卫队队员,毕竟你可是我们公司的会计,兼任出纳。你的安全最重要。到时,你不需要会开车。他们会开车!”陈暮笑说。
“啊?还给我配司机啊!”沈婉钧更是感到受宠若惊了。
“嗯,到时啊,你过年,就让他们开车送你回去。多带上一点港岛那边的年货。”陈暮笑说。
沈婉钧一听,这心中甜滋滋的。
当然,车现在买了。
但是还开不回去。
现在还在修路呢,估摸着还要三周左右才能修好,通车。
原本李工头那边是说先抢修一条车道出来,方便通车。
其余五条道再来慢慢修。
但陈暮想了想,还是一次性修好。
不然,修好一条道,车来车往,也影响李工头他们修路。
要知道,一个月左右,那位老人就要来考察了。
陈暮可是希望给他一个好印象。
车买了,放哪?
陈暮直接停在鹏城电视台停车场那。
“嘿,陈暮村长,阔气啊,一下子买了三辆车。”侯玉婷看见陈暮三辆车,打趣,“怎么样,老同学,我给你介绍这工作不错吧!”
沈婉钧娇羞点点头。
她怎么能说,自己当初是真瞧不起这边。
当初还打算推掉,让给其他人。
“对了,陈暮村长,我听说,你在招商引资啊。”侯玉婷问。
陈暮点头。
“单纯卖海鲜给港岛那边,市场有限,赚不到多少钱,我打算招商,不过不是要资金,资金我们有,我们要的是技术。”陈暮说。
“我听说,你不打算投资服装,皮鞋之类的产业,而是走海鲜。”侯玉婷好奇问,“别的村,都是弄这,你居然不弄。我听说,有的村,都签了30年四五千万的招商引资!就你们村,如果搞,恐怕投资力度更大。”
毕竟,相对于其他村,陈暮的渔民村的民企更大。
这里可是好几次上电视台,还上了《新闻联播》的。
这样的曝光了,让很多港商都愿意去渔民村投资。
可一连被陈暮这边拒绝了十几个。
“嗯,搞那种产业,容易污染环境。对环境破坏太厉害了。我不想弄那种。我想搞海鲜加工。”陈暮说。
“海鲜加工啊,鲱鱼罐头那种?”侯玉婷问。
鲱鱼罐头,在海产品里可是非常有名的。
哪怕是大陆也耳熟能详。
“呃,类似。”陈暮点头。
其实,陈暮更想做的还是腌制类的干货,那样更简单,也更容易运输和保存。
“我倒是有一个介绍,不过不是海鲜加工,而是罐头加工。我认识一个朋友,他以前是港岛那边“鹰唛金钱”的一个车间生产主任。不过呢,因为得罪了老板的公子,所以被开除了,连带着让他在个港岛那边这个行业都待不下去。所以,他打算过来找点商机。”侯玉婷介绍说。
陈暮眼睛一亮。
自己现在有钱,就愁投资呢。
罐头,也可以啊。
罐头有好几种。
例如,水产类罐头,水果类罐头,还有肉类罐头。
这都可以做,市场还不小。
“他有技术,也有人脉,就是没钱。不过我想陈暮村长,应该不缺钱。那你们倒是很合拍。”侯玉婷笑说,“要不要,我将他约出来,聊聊?”
陈暮点头。
随后,侯玉婷打了个电话回来。
“陈暮村长,已经和他约好了。他马上过来,你们就在我办公室谈吧。”侯玉婷笑说,“如果你们能达成协议,我也算是为鹏城经济发展,做出了一点小小的贡献。”
很快,一名略微秃顶的中年男子急匆匆而来。
侯玉婷将双方介绍完后,就拉着沈婉钧去逛街了。
如今鹏城才改革开放没几个月,但是已经开始凸显未来一线大城市的气象。
尤其,在购物方面,已经不比京城差多少了。
所欠缺的,无外乎就是不像京城那样有那么多大商场。
但是这个,过几年,必然都会出现在鹏城的大街小巷。
双方一方客套寒暄后,直接步入主题。
中年男子从褪色的帆布包里掏出一叠泛黄的图纸,指节重重叩在侯玉婷的办公桌:“陈村长,这是‘鹰唛金钱’第三代豆豉鲮鱼生产线的改良方案。我被开除前,已经把核心参数刻进脑子里。”
他的袖口露出半截烫伤的疤痕,“就说这高温杀菌环节,我琢磨出的分段控温法,能让罐头保质期延长三个月,成本还能压下两成。”
陈暮摩挲着图纸边缘的卷边,注意到对方皮鞋鞋尖磨得发白。
“冒昧问一句,张主任既然有技术,为何不自己找投资人?”?
“呵。”张主任苦笑一声,从口袋里摸出皱巴巴的烟盒,发现空了又塞回去,“港岛罐头圈都知道我是‘刺头’,那些老板宁愿用二流技术员,也不愿沾我。上个月去九龙谈合作,人家直接说‘谁用你,就是和李家作对’。”
他突然挺直腰板,“但鹏城不一样!听说这里连外资企业都能开,我这点技术,总能找到容身之地。”
陈暮从公文包里取出银行存折推过去,扉页上“存款金额:壹佰万元整”的数字在日光灯下泛着金光。
张主任的喉结剧烈滚动,目光死死钉在存折上:“这、这么多?”
“我要做就做最大的。”陈暮抽出张白纸,用红笔在中间画个圈,“生产线要最先进的,厂房至少占地五十亩。初期先上三条线,水产、水果、肉类各一条。”他在圈外画了三道辐射线,“三个月内打开珠三角市场,半年销往全国,一年后出口东南亚。”
张主任抓起铅笔在纸上快速计算,笔尖划破纸面:“资金倒是够,但有个关键——原料供应。水产罐头得用新鲜鲮鱼,水果罐头要当季水果,肉类得保证品质。”
他突然想起什么,掏出个小本子,“陈暮村长的渔村,不知能不能稳定提供野生鲮鱼,如果可以的话,这方面成本就可以降到最低,然后就是运输成本......”
“冷链车我来解决。”陈暮打断他,“我认识港商,能搞到二手冷藏集装箱。”
他敲了敲桌面,“但销售渠道得靠你。你在港岛这么多年,总有些老客户愿意试试鹏城产的罐头吧?”
张主任的眼睛亮起来,在本子上唰唰写下一串名字:“李记海味、兴隆百货......这些老板以前没少夸我的罐头味道好。只要咱们的产品质量过硬,价格比港岛货低两成,不愁打不开销路!”
他突然压低声音,“不过得抓紧,下个月东南亚那边有个食品展销会,要是能赶上......”
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侯玉婷举着两袋菠萝包探进头:“聊得怎么样啦?沈小姐都逛累了——哟,这是列了作战计划?”
她凑过来扫了眼满桌的数字,突然拍手,“我想起来了!盐田那边有块闲置的仓库用地,正在招商引资,租金能给你们打七折!”
陈暮却是微微一笑,摆摆手。
“不用,现在我们渔民村地多的是。修厂房,多的是空地。不需要零另外去租,我们修我们自己的厂房,打造我们自己的生产线。”
“如果这样,陈暮村长,我相信凭借我的技术,和你的资金以及供应链支持,我们的罐头厂一定可以压倒港岛那些罐头厂。他们的生产成本太高,根本无法和我们竞争。”
窗外,鹏城的天际线正在起重机的轰鸣声中悄然生长,钢筋水泥的森林里,一罐罐头的创业故事,正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酝酿着破土而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