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
范海面色微微变化,刚才,萧若尘点出病根在肝,确实有点眼力。
问题是,这年轻人似乎太急于表现自己了。
甚至有些锋芒毕露。
在中医这个讲究沉稳、厚积薄发的领域。
太过锋芒,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一个好的医生,首先要懂得谦逊和严谨。
“你以为你是谁啊,还你不同意。”
林洋冷冷道:“我的诊断,师父也认可了,用的药方也是对症的,你又想卖弄什么?”
萧若仿佛没看到林洋要喷火的目光,淡淡道:“青黄散可用,但不够。”
“病人体内浊气郁结日久,肝气不舒影响脾胃,这是其一。久病必虚,且郁气伤身,恐怕肺腑也已受损。”
“只用青黄散疏肝理气,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因药性克伐,加重肺部的负担。”
“所以,除了青黄散,还需加一道温和滋补的汤剂,润肺养气,固本培元。”
一番话,说得也是有理有据。
在座的几人神色各异。
“胡说八道!”
林洋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立刻反驳道:“病案上脉象显示肺脉平和有力,你凭什么说人家肺部有损?”
“张口就来,胡乱加药,这就是你学的医术?”
他越说越激动,看向范海:“师父,您听听,这根本就是外行在瞎指挥!”
史雪儿柳眉微蹙。
她感觉,萧若尘的说法有些跳跃,林洋师兄的反应,未免太激烈了。
范海并未回答,低头审视手中的病案记录。
结合萧若尘的话,心中也不禁泛起一丝波澜。
的确,不是没有这个可能,久病对身体整体机能的潜在影响不小。
病案上,并未明确提及肺部异常。
补气汤加不加,都可以。
就在这时,吴升荣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林洋,注意你的言辞!”
“萧先生的医术,老夫亲眼所见,堪称绝顶,人家屈尊降贵坐在这里,已经是给足了我们江北代表队面子。”
“你有什么资格质疑他的判断?”
吴升荣虽然只是中医协会的副会长,但,他在省内的医学界地位尊崇,他的话分量极重。
萧若尘是他力邀而来,即便实力不错,也不至于坐在评委席上吧?
那里,可都是太医院的医道高手!
就连师父范海,也没资格去当评委,那小子凭什么?
林洋心里颇有不满,不过,他的资历无法和吴升荣比较。
迫不得已,只好用求助的目光,看向范海。
范海心中暗叹一声。
他与吴升荣交情不算深厚,基本的尊重还是要有的。
范海最终做出了决定,“既然意见不同,你们各自写一份诊断和治疗方案,都交上去,让评委们定夺。”
这话说得算是给了双方台阶下,也保全了面子。
很快,两份来自江北代表队的方案都被工作人员收走,
递交到了评委席上。
评委席上,五位来自太医院的大医正襟危坐。
杨思明面前堆放着一叠各地代表队提交上来的报告。
他拿起一份,眉头便不自觉地锁紧了。
接连看了几份,杨思明的眉头越皱越深。
他侧头问了问身边的几位同僚,“怎么样?看到什么亮眼的方案了吗?”
“基本都是大同小异,能抓住病根的都少,更别说提出什么精妙的治疗方案了。”
另一位微胖的评委也摇头。
杨思明愁眉不展。
中医博大精深,传承不易。
近年来,西医冲击,加上一些江湖骗子败坏名声,中医的生存空间越发艰难。
眼前这些年轻人的水平,实在让他感到忧虑。
长此以往,大夏的瑰宝中医,难道真要被外人夺去。
杨思明压下心中的烦闷,继续批阅。
下一份报告的落款是“江北代表队,林洋”。
“嗯,能看到肝的问题,不错。”
杨思明不自觉赞许了一句,继续看治疗方案——青黄散,辅以冥想调息。
眼中刚升起的一丝期待,又黯淡了下去。
青黄散确实对症,但只治肝郁,未考虑久病伤及根本,方案还是不够全面。
“范海这徒弟,底子打得还行。”
杨思明随手在报告上打了个八分,拿起下一份报告,不禁一愣。
“江北代表队,萧若尘?”
同一个代表队,居然交上来两份不同的方案?
这说明队内意见不合,而且分歧很大。
只看了两眼诊断部分,杨思明的眼睛,倏地亮了起来!
“胃病,肝病,通过脉象能判断到这一步,已经很难得了……咦?还高度怀疑病人有肺病?”
杨思明情不自禁地低呼一声,身体微微前倾。
这份诊断,与他在现场做的诊断,几乎完全一致!
甚至,这份报告还列出了几个隐患。
“好!真好!”
杨思明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
旁边的几位评委都被惊动了,纷纷投来询问的目光。
“你们看看这个诊断!”
杨思明将萧若尘的报告递给旁边的评委,感慨万千到:“思路清晰,逻辑缜密,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不仅准确判断出肝胃同病,还能从细微的脉象变化中,推断出肺气已虚,甚至对其他潜在的隐患都做出了预判!”
“这份洞察力,这份功底,简直太优秀了!”
几位评委轮流传阅着那份诊断报告,渐渐都露出了赞叹的神色。
“确实厉害!单凭纸面信息,就能做出如此精准全面的判断,后生可畏啊!”
“是啊,尤其是对肺病的怀疑,我刚才也只是略有感觉,他居然能如此肯定地提出来,不简单!”
杨思明深吸口气,郑重道:“此子若是没有师承,老夫真想将他收入门下,好好培养!”
其他几位评委深有同感地点头。
大夏不缺好医生,缺的是能继承他们衣钵的好徒弟啊!
杨思明迫不及待地翻到治疗方案部分。
当他看到“青黄散治肝,滋补汤保肺”的方案时,脸上露出了极为满意的笑容。
“对!就该如此!”
“疏肝理气的同时,兼顾固本培元,润肺益气!”
“这才是治病求本的上乘思路,考虑得太周全了!”
杨思明不住点头,重重地写下了一个分数。
十分!
这是一份满分答卷!
打完分,杨思明的心情畅快了不少。
他将这份报告珍而重之地放到一边,继续拿起下一份报告。
只看了一眼,他的眉头又紧紧地锁了起来,刚刚舒展的表情再次变得凝重。
与此同时,江北代表队的席位上。
史雪儿看着萧若尘,忍不住问道:“萧先生,您刚才说要加一份滋补汤,病人的肺部真的有那么严重吗?病案上好像没怎么提。”
看她态度还不错,萧若尘解释道:“病人体内浊气沉积日久,郁结之气不仅伤肝,其败浊之气也会循经上扰,侵蚀肺腑。若单纯使用青黄散这类偏于疏泄的药物,短期看似有效,但长期可能耗伤正气,加重肺虚,甚至引发其他变症。所以,必须辅以滋补汤剂,扶正固本,方为万全之策。”
史雪儿眼中闪过一丝恍然。
一旁的范海,眼皮微微一跳。
回想病案细节,越想越觉得,萧若尘的分析极有可能是对的。
“说得头头是道,还不是瞎猜?”
林洋却不服气,嘟囔道:“肺脉明明很正常,你非要说人家有病,我看你就是想哗众取宠!”
萧若尘懒得再跟他争辩。
就在这时,评委席上的杨思明清了清嗓子,拿起话筒。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台上。
“各位同仁,第一轮的病案分析,评委打分已经结束。”
“现在公布成绩。”
“第一名,江北代表队,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