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兵利甲坚的职业战兵面前,蛮夷不足二百青壮如同野人一般,用木箭木矛、短刃这等“平民”武器,数量又不占优。
待汉军打破了山寨防御之后,剩下的就是单方面的碾压了。
准备进攻用了十余天,打破山寨只用了三刻钟。
当诸葛亮在赵林亲卫的保护下进入山寨时,只见寨内屋舍错落有致。
或为木构,以粗木为柱,茅草覆顶,虽略显简陋,然亦能遮风避雨;
或掘土为穴,洞口以石块堆砌,仅留一孔以供出入,洞内幽深,冬暖夏凉,乃蛮民休憩之所。
其间有径相通,蜿蜒曲折,皆以碎石铺就,人行其上,沙沙作响。
中央之地,有一开阔坪场,乃蛮民聚会议事之处。
每逢祭祀、庆典之时,众人皆集于此,燃起篝火熊熊。
从前这坪场总是撒上汉人鲜血,今日却有盘瓠蛮老少约四百余人,皆跪在场中,男默女泪。
汉军列阵环绕,看守蛮人,赵林亦拄剑而立,不曾言语。
直到陆逊率兵赶来,押着青壮男女百余人进入坪场。
赵林见此,抬手止住士卒动作,不叫青壮男女蛮人汇入人群。
赵林倒是理解盘瓠蛮的选择,叫老弱留在山寨,叫青壮男女从后门逃命。
敌若杀老弱,便能为青壮争取时间;敌若不杀老弱,亦要分兵看守,减少追兵。
很残酷,但也许这就是盘瓠蛮繁衍生息的智慧。
只不过,赵林能理解,但是很不喜欢这种智慧。
在蛮夷中出现还则罢了,若遇到有汉人这般举止,赵林绝不相容。
陆逊行至赵林近前,轻声道:“寨中之人不曾走脱一个,柏轩真要留下妇孺?”
赵林言道:“便是蛮夷亦知劫掠妇女,我若下令妇孺皆杀,岂不是还不如蛮人?”
遂吸气大喝道:“盘瓠蛮性凶残忍!无端杀我汉民!罪当族灭!赵某念上天有好生之德,留下尔等妇孺性命!”
稍作停顿,自亲卫腰间抽出环首刀用力插在场中,以手指刀,提气喝道:
“凡男子高于此刀者,断其手脚,悬于山脚大路,任其流血而亡!以告慰我惨死之汉民!”
言罢,便叫军中刀斧手上前行刑。
盘瓠蛮大多听不懂汉话,只见数十汉家士卒手持大斧大刀上前,揪起一人拖拽路过那场中兵刃,便在一旁木墩上砍下族人手脚,拖到一边任其惨叫流血。
老弱妇孺皆哭,却不敢哭出声来,只低声抽泣。
青壮皆骂,汉家士卒却听不懂蛮语,只不停揪出人来,比量一下环首刀,便按在木墩上行刑。
赵林原本环视麾下士卒,以为会有人心怀不忍。
忽有一人以刀击盾,砰砰作响。继而数人效仿,逐渐蔓延。
须臾,全军持刀盾者,皆以刀击盾;无盾者,便抬脚跺地相和。
其声如擂鼓,其势如奔雷。
谢旌忽抽刀而起,喝道:“大汉威武!将军威武!”
众士卒闻言,皆齐声山呼,直至赵林抬手示意,方才停下。
时有诸葛亮见赵林不明其意,遂附耳言道:“最先激励之卒,料原为曹军精锐,去岁操将兵讨乌桓,柏轩可知曹军斩获?”
赵林闻言,微微颔首,轻声言道:“军师所言,莫非是曹操屠柳城?”
诸葛亮颔首,附耳曰:“无论胡、汉,妇孺老弱,男女皆杀,约二十余万口...”
赵林闻言,倒吸一口冷气,再看向最先以刀击盾的士卒,已经像是在看杀人魔了。
诸葛亮见赵林面色有异,又轻声道:“凡动刀兵者,罪在其首,与士卒何干。”
赵林闻言,拱手一礼,言道:“谢军师提点。”
赵林与诸葛亮的小动作,只有左右亲卫知晓,士卒却不曾见到。
其实在这个年代,士卒能成为精锐的,谁手下没有几条人命。
特别是乱世,军队无善恶,只有军功才是真的,只有抢夺的财物是真的,也只有赏罚分明的情况下,以钱粮满足了士卒,才能有与民无犯的军纪。
刘备为何仁德?麾下的士卒如果经常抢夺百姓财物,百姓会认为刘备仁德吗?
便在赵林胡思乱想中,还活着的百余盘瓠蛮皆断了手脚。
陆逊见赵林发呆,便越俎代庖,叫刀斧手将攻寨之时斩杀的蛮人亦斩断手脚,一起运往山下,吊在大路旁的树枝上。
及赵林回过神来,士卒已将山寨一扫而光,押着百余蛮女和二十余幼童往山下走去。
“柏轩,蛮女须另设一营安置,否则恐为祸军营。”
赵林颔首示意知晓,叫亲卫速速回去,命周陵另设营寨,自己则随众下山回营不提。
盘瓠蛮山寨虽多,各有其险要,然无有甲兵,蛮人虽凶悍,手中无铁,如何伤得甲士?
赵林虽于山脚耗费十余日,却正是磨刀不误砍柴功。
集千余士卒,其中着甲精锐五百余,弓弩手五百余,每日分作两队围寨,连下四寨,皆不曾走漏一人。
大路两侧树林中挂了约莫七百余死尸,赵林恐尸体腐烂,聚集在一片,易生瘟疫,又思及此处虽是大路,通行的却多为蛮人,汉人极少从八岭山下经过,遂不作理会。
两日后,七大寨已下其五,虽不曾走脱一人,却有外出打猎的蛮人得知有汉人剿蛮而来。
有蛮人欲联合余下二大寨,二十二小寨,一同出兵,合力打退汉军。
然而蛮人既分寨而居,自是以家族姓氏为伙,岂能轻易联合?
可不是谁都能是孟获,能呼朋唤友,号召盟友。
赵林得了斥候来报,与陆逊略一商议,便叫来将官,将二十二小山寨分了任务,五名将官各领五十甲士刀盾手,五十弓箭手,分了器械前去攻打。
又叫周陵领兵二百,谢旌为副,去打一大寨。
余下一大寨,则交给陆逊,如此分兵攻打,亦是陆逊献策。
此计无甚精妙处,就突出一个仗着兵器甲胄,战阵队列,以及攻城器械去平推。
计虽不精妙,却得赵林肯定,此为堂堂正正,以势压人,为用兵正途。
譬如诸葛亮七出祁山,亦是此理。
若总是行险,早晚死于险计。
众人领兵而去,赵林自与诸葛亮在百余兵卒下看守大营。
说是看守大营,实际上却是赵林自制了鱼竿,一连三日皆拉着不情不愿的诸葛亮去江边垂钓。
赵林每日空军而回,诸葛亮倒是颇有所获。
赵林狡辩曰:“剿灭一小族蛮夷,不是甚么大事。奉命陪诸葛亮散心,才是大事。
我这叫空军吗?我这是故意空军,不然诸葛亮小心眼不高兴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