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康,一石等于一百升,这道题需要先解出每人每月共计需要多少升粮食,然后再换算成石,再除以每日五十车,便可得出正确答案。
这种题目在宁枫看来,就跟小学生玩似的。
可在这个时代,显然已经有些复杂。
“我北桓舒尔宁已经算出了最终答案,还请大康陛下找人验证。”
阿兰赫得意洋洋地笑道。
“来人,验算。”
太和帝早有准备,一声令下就有六名户部官吏联袂走了出来。
他们每人手里一个算盘,恭敬行礼之后便立刻盘膝而坐,开始验算舒尔宁的答案是否正确。
但宁枫此时已经忍不住笑了起来,这还用验算吗?
他口算一下都知道舒尔宁已经赢了。
金銮殿中,算珠的声音再次劈啪作响。
李书玉如坐针毡,心急如焚,但好在他的确也算有些真学实才,终于是在其他人验算完之前,算出了最终答案——六十车!
两人答案一致,舒尔宁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除非两人同时算错,不然赢的就只能是北桓。
“大康这局怕是要输了。”
有大臣忍不住叹息,其实这种时候大家都已经是心知肚明。
之所以没有叫停验算,只是为了确保明面上的公平而已。
“想不到这舒尔宁不仅擅长诗词歌赋,居然连算学这种冷门之道,也有如此造诣,真是可怕。”
“想我大康泱泱大国,却在这种地方失利,实乃天大的耻辱。”
“要我说还是户部尚书实力太弱,不然舒尔宁才多大,却能在算学一道上胜过他?”
“……”
一些文武大臣议论纷纷,李书玉的后背不停地冒着冷汗。
他刚才可是极为嚣张,扬言必然会拿下胜利,但现在自己的答案和舒尔宁相同,已经不可能再赢。
“早知道就出战了,这个舒尔宁实在是妖孽至极。”
李书玉有些后悔,但此时更多的还是紧张和忐忑。
这一次,他比任何时候都希望自己是算错了,唯有这样,自己才能和舒尔宁打平。
可事情往往事与愿违,这边户部官员们终于在折腾了近十分钟后,给出了最终正确答案——六十车!
“哈哈哈,看来这第一局是我北桓赢了。”
阿兰赫早就迫不及待地等着答案,他笃定舒尔宁绝不会算错。
李书玉瞬间脸色苍白,羞愧地低下了头。
他堂堂户部尚书,居然输给一个北桓使臣,实乃耻辱至极。
“不过是一局而已,后面还有三局,国师以为自己赢定了吗?”
曾行知站了出来,冷着脸望了一眼羞愧难当的李书玉,接着道:“第二局我大康将派出文华殿大学士蒋春,不知北桓派谁应战?”
话音落下,一名年约六十的老者,缓缓走进了金銮殿。
四周文武大臣,一个个不禁惊叹起来:
“蒋春?陛下居然将这位老学究给请来了,看来这次是必胜无疑了啊。”
“这我老学究在算学领域可是真正的第一人,咱们总算可以扬眉吐气了。”
“太好了,蒋大师出手,北桓必败无疑。”
众大臣吃惊不已的同时,一个个一扫之前李书玉失利带来的阴霾,瞬间变得底气十足,信心爆棚。
“你就是那个曾写出《算学统筹》的蒋大师吗?”
舒尔宁露出一丝意外,脸上则满是郑重。
“不错,正是老夫。”
蒋春略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接着道:“我本不擅长珠算,但今日受陛下重托,这才贸然应战,还请诸位不要见怪。”
蒋春的确是算学领域的顶级大师,但关键的点在于算学不仅仅只是珠算,更有其他细分。
而恰好这珠算并不是蒋春最强大的地方,是以他才没敢把话说得太满。
“蒋大师您太谦虚了,您可是乃当世算学之最,一直是我最为推崇和尊敬的前辈。”
“今日能有幸和蒋大师比试珠算,舒尔宁死而无憾。”
看得出来,舒尔宁对蒋春极为尊重,这从侧面也能反映出蒋春在算学领域中的实力和地位。
“哼,大师又如何?还不是一样要输。”
阿兰赫冷笑一声,道:“我北桓依旧由舒尔宁出战,我倒要看看所谓的算学大师,是否真的有真才实学。”
蒋春淡淡一笑,并不动怒,而是缓缓走到桌案前坐下,静待阿兰赫出题。
阿兰赫察觉到了蒋春身上的那股子特殊的气势,虽然不张扬,但却异常的沉稳和自信,不由得低声对舒尔宁道:
“此人想来要比那什么户部尚书厉害不少,你可有把握?”
舒尔宁郑重地点了点头:“国师请放心,舒尔宁必将全力以赴。”
听到这话,阿兰赫这些略感放心地点了点头。
而后他再次出题道:
“今有甲库银三千四百五十六两,乙库银二千七百八十九两,丙库银五千一百二十三两,丁库银九百六十四两,问共银几何?\"”
“咦,这是增加难度了,直接来四位数的了。”
宁枫心里嘀咕了一句,但依旧提不起太大的兴趣,干脆别过头,闭目假寐起来。
倒是那些大臣们,一下子就惊慌了起来。
这四位数的计算,可是要复杂许多,纷纷忍不住伸长了脖子望向了蒋春。
此时,蒋春却是已经拨弄起了算盘,他的手势看似并不如何迅捷,但算珠却已经响起了密集的撞击声。
相比直线,之前李书玉那模样,反而有种急躁的感觉。
“果然不愧是蒋大师,这等计算速度,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到底是文华殿的大学士,相比于那些所谓的尚书,确实厉害了许多。”
“看来这一局,我大康有望获胜啊!”
文武大臣们不禁纷纷感慨,但却极少有人注意到了另一边的舒尔宁,其速度比之刚才更是快了一倍。
只不过是短短十几息时间,舒尔宁便忽然停手,再次开口都道:
“我已计算出结果,一万两千三百三十二。”
“哗……”
全场再度惊叹,刚才还在夸夸赞叹的大臣们,一个个犹如见鬼了一般猛然扭头看向舒尔宁。
这一次,没人再去怀疑他的计算结果,只是这等珠算的速度,未免也太过骇人听闻了吧?
这哪里是比试,分明就是碾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