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帝走了,但金銮殿却乱成了一锅粥。
众多文武大臣,纷纷盯住了宁枫,那眼神宛若吃人一般。
“不是,你们一个个看着我干什么?我不就是捐了点钱吗?”
宁枫向来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可眼下这群人的眼神实在是太渗人了,用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来形容都不为过。
“六殿下,你仗着陛下恩宠,打人也能赚钱,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哪有这等福气?”
“我可是捐了五万两啊!我这一家老小接下来就只能吃糠噎菜了。”
“我捐了八万两,唉,看来今年这身官服又没得换了。”
“……”
一群文武大臣,人人唉声叹气,恨不能将宁枫生吞活剥了。
要不是这个憨子,直接捐出了一百万两,他们这些人哪里需要捐钱?
“各位大臣,你们这话我就不爱听了。”
宁枫也不是好欺负的主,任由这些人责怪,当即反驳道:
“捐钱是为了大康百姓,你们一个个家产、田亩不知几何,会在意这区区几万两银子?”
“胡说,老夫为官清廉,哪来这么多的家产、田亩?”
户部尚书立刻反驳,涨红着脸,一副要拼命的架势。
宁枫微微皱了皱眉,猛地一拳砸在金銮殿的柱子之上。
众人只听“砰”的一声,那巨大的柱子便微微一颤,抖下来不少灰尘。
“户部尚书大人,你是想跟本皇子练练手了?”
一群佞臣,自己这段时间是太好说话了还是怎么的,居然敢跟自己龇牙了?
户部尚书李书玉眼神瞬间清醒,立刻服软:“六殿下,老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这捐款全凭自愿,您和陛下这么一唱一和,却是把所有臣子都给套进去了啊!”
“就是!您这一闹,现在所有人都捐了钱,但这功劳却全算在了您的身上。”
“好啊,我说你个老六,平日憨憨傻傻的,今日怎么开窍了?原来这一切都是你和父皇的计谋?”
宁胜当下就急了。
凭什么这等既能博得天下美名,又有油水可捞的大事,每次都得落在宁枫身上。
可宁枫哪里知道这些?
他之所以张口就要捐钱,那不正是因为钱就本来是就太和帝的吗?
那五百一十万两银子可是从内务府领出来的,宁枫估摸着这笔钱应该是太和帝最后的底牌。
如果今日朝中大臣真的一毛不拔,那么太和帝积攒了这十几年的私房钱就到了真正该动用的时候了。
“我听不懂你们在说什么,反正你们爱捐不捐。”
宁枫懒得解释,反正自己左右都不吃亏。
而且一旦内务府那边东窗事发,他还可以拿自己成功逼迫满朝文武捐钱的事,求太和帝放自己一马。
“六弟,你老实交代,今日这出双簧是不是你和父皇提前准备好的?”
宁淮严重怀疑这就是一个圈套,可惜自己醒悟得太晚了。
“不然你为什么是中途才来金銮殿,而且还是父皇临时传旨叫的你。”
“这我哪里知道为什么?”
宁枫也有些茫然,这太和帝临时叫自己到底所为何事,总不至于是真的让自己来搅局的吧?
这一点,其实还真如宁枫猜测的那样,但想出这个法子的却是曾行知。
当时朝堂之上,文武大臣们皆以各种理由,拒不捐钱,一时使得太和帝下不来台。
曾行知灵光一闪,想到了北桓使臣那几次,每每大康陷入绝境,只要宁枫一出手,必然能够力挽狂澜。
这一次,曾行知倒是没强求宁枫能够破局,只求他的出现能够搅乱朝堂,太和帝才好有理由中断此次捐钱,等待他日再议。
结果不曾想,宁枫再次创造了奇迹,太和帝自然就越发的龙颜大悦。
“六弟,你想一人独享此等威望,你就不怕自绝于朝堂之上吗?”
宁淮冷冷地警告道。
大康朝廷有首辅、内阁,又有六部,皇帝的权利其实被分散得比较开,所以太和帝才会才最近几件大事上非常被动。
因此,宁淮这句警告其实就是在告诉宁枫,你这么坑满朝文武,将来没有一个臣子会拥戴你。
可他不明白的是,宁枫对于皇位并没有太大兴趣。
就算有,他也不可能像太和帝那般皇权分散,他必然要集中央权利于一身。
“我不管什么朝堂,我只知道北桓即将要攻打我大康,而我大康的军人却连像样的武器和战甲都没有,这就是我捐钱的目的。”
这一刻,宁枫没有刻意流露出憨傻模样,而是语气冷峻,目光坚毅,浑身上下透着一股不可名状的气势。
宁淮从没在宁枫身上感受到这样的气势,不禁有些发愣。
等他回过神时,宁枫却已经离开了金銮殿。
下午时分,一道皇榜张贴了出来。
皇榜之中,太和帝先是赞扬了满朝文武,慷慨解囊,纷纷捐钱支持朝廷整顿军备。
接着,又着重褒奖了宁枫这位六皇子,直言其起了表率作用并且捐出了此次筹款的最高一笔金额——一百万两!
这张皇榜一出,整个京城瞬间为之震动。
无数读书人奔走相告,大肆赞扬宁枫的慷慨之举。
同时那些百姓们更是在惊叹之余,将宁枫这个六皇子当成了当世圣人。
也唯有圣人,才能在国家为难之际,捐出这等巨款。
相比之下,捐了五十万两的宁淮和宁胜,却是连一个字都没被人提起。
“听说了吗?咱们大康的六皇子居然捐了一百万两啊!我大康有这样的皇子,北桓又怎么可能打得进来?”
“那皇榜我看了,的确是真的!而且据我所知,这六皇子天生是个憨子,这一百万两很可能是他从小打到积攒下来的,结果就这么全部拿了出来,真不愧我大康第一皇子啊!
“可不是!我听朝中有人传言,今天要不是六皇子主动带头,那些大臣们还一个个不肯捐钱呢?”
“真的吗?那这些大臣也太不是东西了。”
“说的就是啊,明明这些大臣一个个家财万贯,但却只捐了几万两,反倒是六殿下直接拿出了全部身家,这相互一比较,啧啧……”
“大康有这样的六皇子,真是天佑大康啊!”
“……”
伴随着民间百姓的口口相传,仅仅一夜之间,宁枫这位大康六皇子就被直接冠以了大康第一皇子的名号!
同时,捐钱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大康境内。
如今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儒生商人,无人不知宁枫之名。
甚至于整个大康军中,此时也正在盛传着宁枫的美名。
一时之间,宁枫之名响彻整个大康,其声望之高竟是令人无法仰望。
此时,苏家府邸之中,镇北王妃接连收到了四五封密信。
打开一看,镇北王妃不由心头一震,呢喃道:“殿下,难道这一切真的都是注定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