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时安的确是饿坏了,一连吃了两碗,肚子总算是不再唱空城计。
吃了这么多就想着去拉。
有点纠结的是,现在去解决人生大事,回来的时候,答卷上面是要被戳屎戳子的。
这玩意儿倒是没有他当初觉得的那么恐怖,这屎戳子虽然说的难听。
但其实也就是,要出去出恭的时候 ,会领一个牌子。
不过说到底,因为留在卷面之上的确是影响美观。
但这种场合,一进里面就是待这么多个时辰。
要是,真成那种只进不出 ,身体估计也要憋坏。
除非真是那种追求完美之人,反正张时安是忍不住。
领了一个出恭牌,就往过道尽头走去,整个过道当中,基本上都是奋笔疾书的考生。
唯独来到最后几间,考生的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特别在张时安过去的时候还往他这里瞪了一眼。
张时安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他也不想,但他又不是什么忍者神龟,这玩意儿都忍得了。
不过当他一进入这里的时候,还是有些难以忍受。
毕竟,摆着四五个恭桶,今日还是第1天,来上茅厕的人还不多。
可桶里的排泄物,却有些不忍直视,刚吃饱的东西看到这幅画面。
说实话,冲击力太强。连个盖子都没有。
闭着眼睛,快速解决,憋着一口气,直到关上后面的茅厕。
站在门口,才把用手提起的裤子,用腰带重新系起来。
太吓人了,看来之后的时间还是克制一点。
尽量少来上茅厕吧。
幸亏现在的天气还不说多炎热,像那种八九月份的,遇到了臭号 ,才是真正的受罪。
终于来到了墨义。
《论语》有云“君子不器”,试详述其在为学、处世、致仕三方面对读书人之指引,举例明之。
短短一句话,却要回答的包括方方面面。
果然他们华夏上下5000多年,最喜欢做的就是阅读理解。
一句短短的话,只要赋予对方思想,各种高大上的言论,都能来上一波。
张时安也不磨叽。
这已经到了第2场,接下来还有两场硬仗等着他。
好在这本来就是他比较擅长的区域,对方想要多少他就写多少。
“吾观“君子不器”一言,意蕴深远,于读书人之途影响非凡。
为学之道,恰似漫漫征途,君子不可居于一隅。
昔者,徐光启先生身处华夏学术交融之际,天文历法幽微,其穷究星象运转、节气更迭之理;
数学奥繁,他苦研几何算学之妙;农学庞杂,亦躬身亲探农事要诀。
如此博采众长,方能于知识沧海纵横无碍,此为学不器之典范。
处世之际,风云变幻莫测,君子当如灵动之水,不拘泥于固有规法。
忆东坡居士,一生宦海浮沉,屡遭贬谪,辗转黄州、惠州、儋州诸地。
然其每至一处,非叹命运不公,反倒入乡随俗,与百姓同耕同乐。
于黄州东坡之上种地,在惠州改良农具,至儋州授学育人,随遇而安,以豁达之态应世间万变,尽显君子处世之智慧。
致仕之路,仿若攀登高峰,荆棘满布。
君子不应仅专精一事,方可担社稷之重任。
范文正公,初入仕途,戍守边疆,于西夏强敌环伺下,整军练武,巧施方略,令敌寇不敢轻易来犯,保一方安宁;
后革新朝政,针对时弊,推行庆历新政,欲振大宋萎靡之气。
为将为相,皆有建树,此乃致仕中“君子不器”之表率。
由是观之,吾辈读书人当以之为楷模,精修广学,灵活处世,全才致仕,方可不负圣贤教诲,于家国有益。”
洋洋洒洒一堆,各种圣人道理,各种先贤典故,谁看了不说一句好。
高强度的烧脑,让张时安不得不停下来,解决一顿,又闭目养神几个时辰。
再次打起精神,看到诗赋题,还好只是一篇。
不过这题目出的就有些过分了。
府试诗赋题:《金英漫野》
“金英”一词,常现于典籍诗赋,世人多以其为秋菊别名,盖因菊有高洁之质,逢秋独放,花黄如金。
文人雅士常以“金英”誉之,吟哦其傲霜之态。
张时安本来也是这样以为,金英按照大家的理解。
基本上都是菊花没跑了。
更别提,古代,可不像现代,觉得菊花是祭奠之花。
人古代的诗人大文豪,可是对菊花情有独钟,追捧至极。
在悠悠华夏历史长河中,菊花本承载着千余年的祥瑞之意,它傲然挺立于岁月枝头,是长寿的象征、美好的寄寓。
往昔,宫廷盛宴之上,菊绽华彩,为盛会添一抹雍容;
文人雅集之中,墨客们以菊入诗、挥毫泼墨,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赞其风骨,颂其高洁,庭院深深、曲径通幽处,处处可见菊影摇曳,装点着生活,浸润着文化。
而它出现的变化节点,则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悄然“入侵”,将菊花植于墓地,使其渐被误认作祭奠之花。
就连他那个时代也有很多人依旧,保持着对菊花的喜爱。
于重阳佳节,依旧效仿古人,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酒,延续传统民俗;
在园林造景、书画创作、文学吟诵里,还原菊花那高洁、长寿、坚韧的风姿。
让古老的菊文化重焕生机,使其在中华文脉里永恒绽放。
正当张时安正沉浸在菊花的感动当中,顺便抨击了一下,那时年轻的自己,对菊花的固有印象。
正当他在,草稿纸上,来来回回写了好几段的时间。
突然,张时安却停下了笔中的动作,“金英”,这两个字,对他来说,仿佛有一点印象。
察觉不对的张时安,开始冷静下来,这辈子他应该是没听过这个词汇。
而在几刻钟之后,他终于想起了这两个字的由来。
记得那时候与自家导师一块去,田野之间,预设结构,弄一条适合农田水利浇灌 的构图。
自家老师,脱口而出,西晋张翰的“青条若总翠,黄花如散金”。
虽未明言“金英”即油菜花,但所描述的“黄花如散金”之景与油菜花极为相似。
而这两个字对应的,根本就不是什么菊花,而是农田当中的油菜花。
想到这里,张时安真的是被惊出了一身冷汗。
要是他审题都审错了,写出来的诗句,偏离了主题。
估计就这一项扣掉的分就挺多。
可以说,把金英比作菊花的人比比皆是。
但能够知晓此花非彼花 ,的人却寥寥无几,但也不是没有。
春和景明,煦风拂过,田畴之间,金黄璀璨,汪洋恣肆。
其花细碎,簇拥成簇,摇曳生姿,望之如海潮翻涌,馥郁之气弥漫四野,暖香熏人欲醉。
远观仿若大地铺金,与青山绿水相映,尽显农家田园之蓬勃生机,为春耕大忙之序曲,奏响春之华章。
考生若仅依惯常认知,误认“金英”为菊,诗作便易陷入秋寒萧索意境,难绘春景明丽、生机盎然之象。
唯潜心研读题注,洞察出题深意,且具深厚文学积累,能博引农桑典籍、田园诗词。
差点掉到坑里的张时安 ,是真没想到一个府试就挖了这么大一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