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天挑战都是如此,郭嘉就分析出了袁绍军一定是缺粮了,就和陆云说道:“主公,吾等不用着急,只要现在坐视下去,袁绍军断粮,就会造成军心涣散,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陆云听闻郭嘉所言,顿觉甚为有理,遂当即下令全军不得轻举妄动。
他深知此时若贸然出击,恐遭袁绍军的埋伏或反击,不仅会损兵折将,更可能导致整个战局的恶化。
于是,陆云派遣了一批精明强干的探马,分多路前往袁绍军的营地附近进行严密侦察。
这些探马们皆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他们悄然潜行,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力求获取最准确的情报。
与此同时,陆云则在营中稳坐中军帐,冷静地分析着当前的形势。
他明白,袁绍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只要能等待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待袁绍军心涣散之时,便可一举击溃敌军。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陆云在帐中焦急地等待着探马们的消息。
终于,一名探马匆匆赶回,向陆云禀报了袁绍军的最新动态。
原来,袁绍军内部因粮草不济、将领不和等问题,已经开始出现军心不稳的迹象。
陆云闻此消息,心中暗喜,他知道,自己等待的时机终于来临了。
他立刻召集众将,部署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众将听闻陆云的计策后,皆对其智谋赞叹不已,纷纷表示愿誓死追随。
此时审配已经悄悄来到邺城,他进入城主府面见韩馥,此时韩馥和文武都坐在大堂里面看着审配。
韩馥就一脸严肃地看着审配说道:“正南大驾光临,可有什么事情吗?”
审配一听赶紧上前行礼道:“大人,在下奉了吾家主公袁绍的命令,来邺城面见大人,希望大人能够不计前嫌支援吾家主公一些粮草。”
韩馥一听审配的话,就露出了一丝阴笑道:“袁绍来借粮,难道吾借他粮草,然后养肥了他以后,好让他来攻打吾吗?”
审配一听,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连忙打断对方的话,急切地说道:“大人,您这样说可就不对了啊!
如今吾家主公正率领着大军与陆云的军队激烈交战,战况异常惨烈。
而此时吾等营地中的粮草却已经所剩无几,如果大人您不能及时伸出援手,给予吾等必要的支援,那么吾家主公恐怕很快就会因粮草短缺而战败啊!
一旦吾家主公战败,那陆云的大军必然会如饿虎扑食一般,气势汹汹地杀过来,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
审配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看向韩馥,给他一个反应时间,韩馥此时看向了沮授。
就在此时,沮授突然挺身而出,他面色凝重地看着众人,缓声道:“大人,依目前的局势来看,陆云已然攻克了渤海城,袁绍如今已无处可依,其军队更是因缺粮而如同一头失去獠牙的猛虎。”
沮授稍作停顿,继续说道:“然而,倘若吾等坐视袁绍被陆云剿灭,那么接下来陆云必将率领两路大军对吾邺城形成合围之势。
如此一来,大人您的冀州恐怕也难以保全啊!”
韩馥一听就明白了沮授是赞同支援袁绍粮草,然后坐山观虎斗,让他们两军拼个你死我活,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韩馥想到这里,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给袁绍发足够的粮草,让他能够与陆云持续大战,最好是双方都损失惨重,这样一来,自己便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
然而,正当韩馥准备点头同意时,一旁的辛评却突然站了出来,高声说道:“大人,此事万万不可啊!万万不可给袁绍太多的粮草啊!”
韩馥闻言,眉头一皱,有些不悦地看向辛评,问道:“为何不可?”
辛评连忙解释道:“大人,您想想看,如果袁绍真的战胜了陆云大军,那么他的势力必然会大增。
到那时,他必定会转头来攻打吾等的邺城啊!那就是驱狼引虎之策啊!”
韩馥听后,心中一紧,觉得辛评所言不无道理。
他开始犹豫起来,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给袁绍发粮草。
辛评心中一紧,连忙说道:“大人,吾所说的援助袁绍粮草,并不是要让他的军队吃得饱饱的啊!
而是要让他们有体力和陆云大军对战即可,他们打的时间越长,对吾等就会越有利。”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焦急,似乎对自己的表述被误解感到有些无奈。
韩馥听了辛评的话,微微点头,陷入沉思。
这时,一直沉默的沮授突然开口:“大人,辛评所言虽有道理,但吾认为可再观望一阵。
若袁绍军在粮草有限的情况下仍能与陆云僵持,那再援助不迟;
若其迅速溃败,那便无需浪费粮草。”
韩馥听后,觉得沮授的建议也颇为稳妥。
就在众人讨论之际,又有探马来报,陆云军似有占据上风迹象。
韩馥脸色一变,心想若陆云迅速击败袁绍,那邺城危矣。
他咬了咬牙,说道:“先拨出一小部分粮草支援袁绍,且密切关注双方战事。
若袁绍军有溃败之势,立刻停止援助。”
审配心中虽不满这点粮草,但也只能领命而去。
而韩馥则继续与众将谋划,准备应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局势。
此时沮授看着审配离开了大堂就上前说道:“大人,吾等不可以只在此处观望,大人应该派一支军队,偷偷埋伏在附近严密关注着袁陆两家交兵,一旦有一方要胜利了的时候,吾等就出其不易攻其不备,一举战胜对方的话,那么不就解了邺城之危局吗?”
韩馥一听沮授的建议,不禁眼前一亮,心里想:这才是坐收渔翁之利的好办法。
韩馥经过深思熟虑后,终于下定决心,毫不犹豫地发出了一道命令。
他果断地指示张合,率领一万名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步骑兵精锐部队,悄悄地前往战场附近。
这支精锐部队肩负着一项重要任务——暗中观察战场局势的变化。
他们需要保持高度的警觉和隐蔽性,不被敌人察觉。
张合深知责任重大,他迅速集结部队,做好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一旦战场上的某一方开始占据优势,张合就要抓住这个时机,果断出击。
他的战术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这样的策略不仅能够打乱敌人的部署,还能在关键时刻改变战局的走向。
张合一听就站了出来抱拳说道:“末将领命,一定不辜负大人的期望,到时候偷袭胜利者,一举做到渔翁得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