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部曾济荡大捷的战报,很快就被江城转发到各地高级指挥官手里。
看到又一次万人大捷,他们都非常惊讶。
在河东。
看完电报的闫长官眼里难掩惊讶之色,他抬头看向魏虎将询问道:“俊儒兄,这支禁军精锐真就这么能打吗?”
“这个王虎松江的战绩,加上这次大捷,歼敌快十万了吧?”
他心里难以置信。
他自认麾下的晋军在整个大汉军队当中,就装备而言绝对是首屈一指,相比朝廷的德械师都不差多少,却依然在鬼子手里讨不到便宜,连老窝都丢了。
为何朝廷的禁军就能打出这么离谱的战绩?
歼敌逾万,自身伤亡一千五,这他娘的,离谱到家了好不好。
还是说这王虎天生骨骼惊奇,打仗的方法跟他们不同?
老财主心里不停琢磨着。
魏长官闻言却皱起了眉头:“我跟王虎这小子不熟,他不太亲近我,以往见面他是很客气尊重,但礼貌中又带着疏远,我也不知道他的能力到底如何。
不过我发电向以前的老部下求证过,战绩没有任何掺假。”
说着,他叹了口气:“这小子手里的部队确实是精锐中的精锐,他自己组建的嫡系青年师,总兵力三万二千余人,装备大部分德械夹杂着少量美械,光100毫米以上火炮就有48门,其他各类火炮,迫击炮加起来超过三百门。
m34轻机枪配属到班,重机枪是美械12.7毫米大口径机枪,每个营装备六挺,连级有50毫米迫击炮,营级有81毫米迫击炮,团级有山炮连,战防连,旅有直属野炮连,除此之外还有一支1500人的装甲部队。”
“除了这支嫡系,其麾下还有两个标准得军模版的师,每个师人,这两个师除了缺少12门150毫米榴弹炮,什么都与得军编制相同。”
说到这,他看着闫老财主笑道:“闫兄手下的晋军的装备,虽然能和其他禁军精锐相比,但和这三个师还是有很大的距离。”
“就这三支部队的火力配置,对于鬼子来说那也是碾压。”
看到魏长官脸上的调笑之意,老财主红着脸赔笑了一声,“托大了,托大了。”心里尴尬得不行,糟糕啊,丢人了!
就青年师装备的豪华程度,就是再给他十年,他都不一定能弄全,有钱也舍不得。
“呵呵。”
魏长官摇头笑了笑,自顾说道:“除此之外,他手上还有三个德械调整师,一个精锐禁军师,初始兵力超过十二万,单论火力而言,正面对决打出这个战绩也不是没可能。”
“唯一关键就在于人,鬼子的兵员素质,战斗意志和作战意识我们也看到过了,那是两个人就能对决我们一个班。可即便这样,王虎那小子还能取得这样的战果,那就说明,他手下的士兵综合素养也不比鬼子差。”
“这小子练兵有一套啊!”
他说完,又是一声感叹结尾。
了解到王虎的战绩,他心里还是很佩服这个小家伙的,虽然私德有亏,但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一个后辈。
可他就是想不明白,这小子为何总有意无意疏远他。
难道因为他不是黄埔系的缘故?
“真是国难出良将啊!”
老财主也忍不住感慨了一声,更多的是担心,朝廷现在有了这么一支能打的军队,这么一位能打的大将,关键还是老对头的外甥,这要是抗战结束后,他的晋军该何去何从?
“不行,我也必须加大精锐部队的整训,趁战争期间,派个军官团过去学习学习。”
老财主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趁现在一家人亲密如间的时候,去学点东西回来,然后改变部队。多年的基业不能就这么丢了。
会议室里还有人跟他有着同样的担心,只是抿着嘴,没有表露出来。
徐州。
李长官看到捷报,虽然同样担心,却笑得很开心。
“来人,理电报,向王长官祝贺,恭喜他为大汉再创大捷,贺次我亲自写。”
说完,他摊开白纸,挥洒笔墨。
《贺曾济荡大捷》
危扶国难挥血雨,诸夏携手御强寇。
四方将士众志诚,屡挫还勇卫家邦。
青年虎贲奋雄威,连战又捷报凯歌。
汉家男儿无孬种,曾济荡中葬敌酋。
一首祝贺诗写完,虽然只是打油诗,但也把意境表达了出来,李长官满意的将墨迹吹干。
看着这首自己亲笔写的贺诗,他心中也充满了豪气。
“我狼兵子弟也不会差,此战徐州,定让鬼子头破血流。”
“来人,把我的贺诗发给王长官,祝他再接再厉,多奏凯歌。”
江北。
陈长官收到电报后不禁陷入的反思,同样都是大汉精锐,即便王虎麾下的装备确实好一点,但也不至于差距这么大。
肯定有哪里不对。
他自认对部队的要求很高,军纪也抓得非常严格,绝对是大汉首屈一指精锐之师,可面对鬼子却一直在吃败仗,他心里非常憋屈。
“不行,必须做出改变,既然找不到不对的地方,那就派人去青年师学,学不会就照猫画虎,只要能打赢鬼子,什么都可以改变。”
他想到这里,就亲手给王虎起草了一封电报,一是祝贺王虎这次大捷,二是跟王虎商量派军官团学习的事情,三是请王虎派教官指导他的部队整训。
王虎收到电报当然没有拒绝,亲自给他回了电报,告诉陈长官,等这次战役结束就派一个教官队帮他整训部队,同时也欢迎他派军官过来学习。
江南的薛长官收到转发捷报后,并没有过多的感慨,反而认真研究起了地图。
对于王虎麾下的战斗力,他在研究过九里湖大捷后,心里就有了大概的估算。
而且九里湖大捷,以及这次大捷所用的战术思路,跟他的老对手非常相似,只要把鬼子包进去,取得这样的战果不足为奇。
他现考虑的是消灭这近万鬼子后,王虎面对的局势。
半晌,他放下地图,哈哈大笑起来。
副官见他突然间的大笑,有些摸不着头脑。
“长官您这是?”副官疑惑的看着他。
薛峰大笑道:“金陵的战事,在这一阶段已经有利于我方了,就差一个反击的契机。”
“咱们这位小统领卸了唐长官的兵权,手里可调动的兵力达到二十几万,但现在他却只用了自己手里的八万多人,很明显有后手。”
“那反击的契机在哪?”副官不解的问。
薛峰微笑道:“就在咱们这里,他现在估计的就是鬼子句容那两个师团,在等我把他们吸引过来。”
“咱们这位小统领胸有谋略,不简单啊!”
说着,他敛去笑容,沉声道:“去给王长官发电,祝贺他这次曾济荡大捷,并告诉他,三天时间,我必引走句容的两个鬼子师团,但他要牵制住鬼子第四军那两个半师团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