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诗之五
唐享昊天乐第四
祭天颂恩:《唐享昊天乐·第四》的神圣礼赞
巍巍睿业广,赫赫圣基隆。
菲德承先顾,祯符萃眇躬。
铭开武岩侧,图荐洛川中。
微诚讵幽感,景命忽昭融。
有怀惭紫极,无以谢玄穹。
《唐享昊天乐·第四》是武则天创作的一首意义深远的祭祀乐章,在庄严肃穆的祭天仪式中,它承载着武则天对昊天上帝的无限崇敬,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祈愿。这首乐章不仅是对神灵的虔诚致敬,更是她对自身统治的深刻感悟与对未来的殷切期许。
“巍巍睿业广,赫赫圣基隆”,开篇便气势恢宏,“巍巍”“赫赫”两个叠词,如黄钟大吕般奏响,震撼人心。“巍巍”形容武则天的功绩高大巍峨,令人仰止,展现出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些成就犹如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屹立于历史长河之中。“赫赫”则凸显其统治根基的稳固与威严,她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坚定的决心,奠定了武周政权的坚实基础,让国家在她的治理下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这一句既彰显了武则天的政治抱负与自信,也为全诗奠定了庄重宏大的基调,仿佛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菲德承先顾,祯符萃眇躬”,笔锋一转,尽显谦逊之意。“菲德”是武则天自谦德行浅薄,她深知自己的成就并非仅凭一己之力,而是承蒙先辈的眷顾与庇佑。先辈们开创的基业和积累的智慧,为她的统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宝贵的经验。“祯符萃眇躬”,“祯符”代表吉祥的征兆,寓意着上天的认可与恩赐,这些祥瑞汇聚在她这个“眇躬”(微不足道的身躯)之上。此句生动地表达了武则天虽成就斐然,却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感恩先辈的付出和天命的眷顾,展现出她的敬畏之心和对历史传承的尊重。
“铭开武岩侧,图荐洛川中”,描绘了具体而庄重的祭祀场景。“铭开武岩侧”,她选择在武岩之侧刻下铭文,将自己的功绩与对天地神灵的感恩之情铭刻于此,希望这些文字能够历经岁月的洗礼,成为历史的见证。“图荐洛川中”,在洛水之畔献上精心绘制的图腾,洛水在古代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被视为天地灵气汇聚之地。在这片神圣的水域献上图腾,表达了她对天地神灵的至高敬意,希望通过这些祭祀行为,能够得到神灵的庇佑,让国家长治久安。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武则天对祭祀仪式的重视,更体现了她对天地神灵的虔诚与敬畏,将她的信仰与治国理念紧密相连。
“微诚讵幽感,景命忽昭融”,深刻地表达了她对天命的感悟。“微诚”是她自认为微薄的诚意,在面对浩瀚无垠的天地和神秘莫测的天命时,她深感自己的渺小与微不足道。然而,“景命忽昭融”,天命的光辉却突然降临,照亮了她的统治之路。这让她坚信,即使自己的诚意有限,但只要心怀敬畏,就能得到上天的垂怜与眷顾。这种对天命的感激之情,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她统治的精神支柱,激励着她为国家和人民不懈努力。
“有怀惭紫极,无以谢玄穹”,以谦逊与感恩收尾。“紫极”象征着天宫,那是神灵的居所,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存在;“玄穹”同样指向浩瀚的天穹,是天命的象征。“有怀惭紫极”,她怀着敬畏之心,深感自己的所作所为与神灵的期许相比,仍有不足,心中满是惭愧之意。“无以谢玄穹”,则表达了她对天命的感恩之情,言语间流露出无尽的谦逊。她深知,自己能有今日的成就,离不开天地神灵的庇佑,却又觉得任何方式都不足以报答这份恩情。这种谦逊与敬畏,让我们看到了武则天作为一位女性统治者的独特魅力与宽广胸怀。
从整体上看,这首祭祀乐章语言庄重典雅,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文化内涵。武则天巧妙地将自己的政治抱负、谦逊态度、敬畏之心以及对国家的责任感融入其中,通过对自身功业的回顾、对先辈和天命的感恩、对祭祀仪式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高远肃穆的意境。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她作为统治者的气度与智慧,更体现了唐代祭祀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透过文字,感受到那个时代对天地神灵的尊崇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它不仅是一首祭祀乐章,更是武则天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以及她对历史、对未来的深刻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