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开!都让开!你们这些刁民,竟敢在这里聚众闹事!”
这声音尖利得像一把生锈的锯子,在嘈杂的人群中划过,硬生生撕开一道口子。
马管家得意地笑着,脸上的褶子都挤在了一起,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他转过身,满心期待地迎接他预想中的“援军”——那些被他收买的、准备来助他一臂之力的地痞流氓。
然而,他脸上的笑容却突然僵住了,像被施了定身法一样,菊花瞬间变成了焉了吧唧的烂菜叶。
因为他看到的,根本不是什么凶神恶煞的地痞流氓,而是一群……书生?
为首的,正是王夫子!
他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形象荡然无存,此刻的他,胡子都气得翘了起来,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书,像挥舞着一把利剑。
他身后,跟着一群年轻的学生,一个个都涨红了脸,眼神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你们……你们怎么来了?”马管家结结巴巴地问道,声音都有些颤抖。
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些平日里只会埋头读书的书呆子,竟然会出现在这里,还一副要跟他拼命的架势。
“我们怎么来了?!”王夫子怒吼一声,声音洪亮得像寺庙里的钟声,“我们再不来,这天下就要被你们这些奸佞小人给毁了!”
他猛地一挥手中的书,指向马管家,厉声喝道:“你!马管家!你身为朝廷命官,不思为国为民,反而在这里妖言惑众,挑拨离间!你可知罪?!”
马管家被王夫子这突如其来的气势给震慑住了,他后退了几步,色厉内荏地喊道:“你……你胡说!我……我这是为了维护祖宗的传统!”
“维护祖宗的传统?!”王夫子冷笑一声,“你所谓的传统,就是愚昧!就是落后!就是让我们的百姓永远活在黑暗之中吗?!”
他转过身,面向那些原本犹豫不决的百姓,声音变得缓和了一些,但依旧充满力量:“乡亲们!你们好好想想!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们读书?不就是为了让他们明事理、知荣辱、有出息吗?!”
他指着身后的学生们,说道:“看看这些孩子!他们都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如果我们的文化永远固步自封,不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那我们的孩子们,永远只能学到那些陈旧的、过时的知识!他们永远也无法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而陶大人提出的文化融合政策,正是为了打破这种局面!他要让我们的孩子们,能够学习到更多、更先进的知识!他要让我们的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王夫子的话,像春风一样吹进了百姓们的心田。
他们开始思考,开始反思。
是啊,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呢?
谁不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呢?
一些人开始窃窃私语,一些人开始点头赞同。
原本凝固的气氛,开始慢慢融化。
马管家看到这情景,知道大势已去。
他眼珠子一转,就想趁着人们不注意,偷偷溜走。
然而,陶毅早就料到了他这一手。
他轻轻一挥手,几个侍卫立刻上前,将马管家牢牢按住。
“马管家,你想去哪儿啊?”陶毅冷冷地看着他,声音中带着一丝嘲讽。
马管家被抓了个正着,脸色惨白,浑身颤抖。
他知道,自己这次是彻底栽了。
百姓们看到马管家这副狼狈的模样,顿时明白过来,原来自己一直都被这个道貌岸然的家伙给欺骗了!
他们心中的愤怒,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打死他!这个骗子!”
“把他送官查办!”
“陶大人英明!我们支持陶大人!”
与此同时,在城中最大的寺庙里,哈雅高僧正站在高高的法台上,向着下面黑压压的信众们宣讲着佛法。
他的声音,低沉而庄严,像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带着一种神秘的力量。
“……佛法无边,普度众生。佛祖教导我们,要慈悲为怀,包容一切。世间万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不同的文化,就像不同的河流,最终都会汇入大海……”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下方的信众,缓缓说道:“近日来,朝廷提出的文化融合政策,正是符合佛法精神的。它不是要消灭我们的传统文化,而是要让我们的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哈雅高僧的话,像甘露一样滋润着信众们的心田。
他们原本对于文化融合政策还有些疑虑,但听了高僧的讲解,顿时豁然开朗。
“高僧说得对!我们应该支持文化融合!”
“佛祖保佑!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
消息传到朝堂上,那些原本还对陶毅冷嘲热讽的大臣们,一个个都傻眼了。
他们没想到,陶毅竟然有这么大的能量,能够让百姓和信众都支持他。
陶毅站在朝堂之上,环视四周,目光如炬。
他知道,自己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诸位大臣,现在你们还有什么话说?”陶毅的声音,平静而有力。
那些原本还趾高气扬的保守派贵族们,一个个都低下了头,不敢与陶毅对视。
尤其是察合台,他的脸色铁青,像吃了苍蝇一样难看。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反击,竟然会如此轻易地就被陶毅给化解了。
“陶大人,您……您这是要违背祖宗的规矩啊!”察合台依旧不死心,试图做最后的挣扎。
陶毅冷笑一声,他早就料到察合台会这么说。
他缓缓地从袖子里掏出一卷古老的羊皮卷,说道:“察合台大人,您口口声声说要维护祖宗的传统,那您可知道,我们元朝的建立,本身就是文化融合的结果?”
他打开羊皮卷,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说道:“这上面记载着,当年成吉思汗征服中原时,是如何吸纳汉族文化的。如果没有汉族文化的融入,我们元朝又怎么可能建立起如此庞大的帝国?”
陶毅的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朝堂上的阴霾。
那些原本还对文化融合政策有所怀疑的大臣们,此刻都恍然大悟。
是啊,元朝的建立,本身就是文化融合的最好证明!
“陶大人所言极是!”
“臣等支持文化融合政策!”
“陶大人英明!”
大臣们纷纷表态,支持陶毅的政策。
察合台彻底傻眼了,他呆呆地站在那里,像一尊石像。
陶毅看着他,淡淡地说道:“察合台大人,时代变了。如果我们还固守着过去的那些陈旧的观念,那我们迟早会被历史淘汰。”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坚定而锐利:“我意已决,文化融合政策,势在必行!”
最终在陶毅的强力推动和铁证如山的事实面前,文化融合的政策在朝堂上算是敲下了第一记重锤,算是通过了。
下了朝,陶毅独自走在回府的路上,夜风拂过他的脸颊,带来一丝凉意。
“大人,您真的相信……文化融合能够成功吗?”一个声音在他身后响起,带着一丝犹豫和不安。
陶毅停下脚步,转身看到江瑶款款走来,月光在她身上镀上一层银色的光辉,像一尊精美的瓷器,却又带着一丝让人心疼的脆弱。
他看得出,江瑶眼中的崇拜并非全然的喜悦,还夹杂着一丝复杂的愧疚。
她之前对他推行文化融合的激进手段有所保留,甚至可以说是反对,现在看到他成功了,心里难免五味杂陈。
“瑶儿,你来了。”陶毅的声音很轻,仿佛怕惊扰了这夜的宁静。
江瑶走到他身边,夜风吹起她额前的碎发,露出她光洁的额头。
她轻轻地将头靠在他的肩膀上,像一只疲倦的小鸟找到了栖息的港湾。
“对不起,之前是我太保守了……” 江瑶的声音很低,带着一丝自责。
陶毅轻轻搂住她的肩膀,感受着她身体的温度。
“我知道,你也是为了我好,怕我操之过急,惹怒那些老顽固。”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宠溺,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依偎着,任由夜风吹拂,仿佛时间都静止了。
远处传来几声狗吠,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也惊醒了陶毅心中潜藏的不安。
更让他不安的是,一种莫名的危机感正笼罩着他,像一张无形的网,将他紧紧缠绕。
这种感觉,自从他穿越过来就一直存在,时隐时现,让他寝食难安。
他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暗处注视着他,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玉佩,这块玉佩是他穿越过来时就带着的,他总感觉这块玉佩隐藏着什么秘密,但却始终无法参透。
“大人,您在想什么?” 江瑶的声音将他从沉思中拉了回来。
陶毅回过神来,看着江瑶关切的眼神,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没什么,只是在想……下一步该怎么走。”
他抬起头,看着天空中那一轮明月,心中充满了迷茫和不确定性。
文化融合政策的推行,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不知道自己最终能否取得胜利,也不知道自己将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瑶儿,你说……我们真的能改变这个时代吗?” 陶毅的声音很低,几乎听不见。
江瑶抬起头,看着他的眼睛,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她的声音,像一股暖流,流淌进陶毅的心田,驱散了他心中的迷茫和不安。
他紧紧地握住江瑶的手,感受着她手心的温度,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夜的寂静。
陶毅心中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大人,不好!宫里出事了!” 一个侍卫骑着快马,飞奔而来,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惊恐。
“什么事?” 陶毅的心猛地一沉。
“陛下……陛下他……” 侍卫脸色苍白,说话都有些结巴。
“陛下怎么了?!” 陶毅厉声喝道。
侍卫深吸一口气,颤声说道:“陛下……驾崩了!”
陶毅只觉得眼前一黑,险些晕倒过去。
他紧紧地抓住江瑶的手,手背上青筋暴起。
“不可能……” 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怀疑。
他明明记得,历史上元朝的皇帝在这个时期应该还活得好好的,怎么会突然驾崩了呢?
难道……是有人故意为之?
这个念头像一道闪电,划过他的脑海,让他不寒而栗。
“走!回宫!” 他猛地甩开江瑶的手,转身朝着皇宫的方向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