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半个多月,开春的气息已悄然弥漫大地。谭师爷他们率领的商队风尘仆仆地归来,队伍显得格外庞大。只见队伍中各类马匹,战马、驮马、挽马等,足足有3000多匹,牛羊等牲畜更是达到了2万多头。同时,他们还带回了白银5000两、黄金500两。这一趟贸易,谭师爷、张德、苏怀玉和李师爷这几人堪称缺德奸商,用那些翻新的破烂货,狠狠坑了蒙古人一笔。而蒙古人却浑然不知,还将他们奉为好朋友,又是吃肉喝酒,又是安排女人伺候,甚至盼着他们下次多带些武器来,扬言有了这些武器就能称霸草原。
商队归来后,李明按照事先的约定,打算将这些马匹、牲口、金银等财物分三成给钱守庸,让李师爷带回巡抚衙门。李师爷却摆摆手,面露担忧地说道:“这么多马匹牲口带回巡抚衙门,动静实在太大,容易引起他人注意。咱们老爷在朝中根基不算深厚,要是引来政敌窥伺,借机攻击,那可就不妙了。依我看,不如就在此地找那些贩卖马匹牲口的贩子,通过走私的方式,将它们直接卖掉,换成金银、粮食和布匹这些东西。我再带着金银回去,如此一来动静小,不易引人察觉。”
李明思索片刻,觉得李师爷用走私方式将马匹牲口换成便于携带的金银再带回巡抚衙门的计策可行,既减少了动静,又能达到将收益带回的目的,便点头同意了。
随后,李明手下的谭师爷、张德以及苏怀玉纷纷行动起来,凭借各自的门路,联系上了私盐贩子、像王家这类的大商户等走私商人。他们将马匹、牲畜转手卖给这些商户,这些商户再将牲畜运往内地贩卖,预期能大赚一笔,各方都因此满心欢喜。李师爷顺利拿到属于巡抚的三成收益,满意地回去交差了。而李明也十分 “会办事”,私底下给了李师爷一大笔钱。在李师爷的默许之下,李明自己也悄悄地往兜里揣了不少挣来的钱,大家都沉浸在这丰厚收益带来的喜悦之中。
这一番买卖操作下来,又耗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此时已到3月份,正是春耕农忙时节。李明把卖剩下的牛,转手卖给了府谷县安置的流民。这些流民经过一年多快两年的休养生息,家里已有了些家底和余粮。李明采取半卖半借的方式,允许他们分三年还清买牛的钱,流民们对此感激不已,个个都很高兴。
通过这一系列操作,刨去路上的损耗、奖赏手下的费用以及分给巡抚钱守庸的那部分,李明净挣多达十几万两银子,着实收获颇丰,心情大好。
于是,李明考虑到军队的发展,决定将王大力的所部扩编为骑兵营。至于新扩编之后的骑兵人手问题,鉴于李明与蒙古这边贸易往来,关系良好。许多在蒙古活不下去的牧民,陆续纷纷前来投奔。李明下令从这些投奔的牧民当中,挑选善于骑射之人,编入骑兵队,以充实2000人的员额。当然,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目前骑兵还是1000人,只是在持续挑选补充,最终要达到满员2000人。
至于钱守庸手下负责管理库房的孙主事,同样满心欢喜。他将库房里的破烂货卖空后,为了平账,以报废、军阵领取使用等名目办理了出库手续。之后,又安排卫所的匠户们紧急赶造了一批破烂军械,重新填充进库房,如此库房看起来便不显得少了多少东西。钱守庸也如约弹劾了一个送钱送得少、不开眼的知县,让孙主事升任知县去了。孙主事平完账后,高高兴兴地去上任了,大家皆大欢喜,个个赚得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