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军众高官获悉此消息,不禁心中炽热。
这伙粤贼自长沙一路行来,沿途劫掠衙门府库,掘开无数豪富显贵的地窖,手中财富堪称金山银海。
怎能任由这些粤贼,如此从容地撤回广西?
在此心态驱使下,各级军官不由自主地催促队伍,加快行军速度。
基层士兵听闻怀化城内的粤贼正带着数十车金银珠宝,打算逃回广西,顿时人人摩拳擦掌,步伐轻快,一日内在蜿蜒起伏的山间官道竟行进了三十余里。
这日,除文三等人外,沿途竿军不时遇见三五成群从怀化赶往麻阳的旅人。
有走亲戚的、做生意的、贩夫走卒,皆是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一切看似平常。
邓绍良留了个心眼,多次派人拦下询问,得到的回答大多是因粤贼盘踞怀化,所以滞留在城内。
如今怀化城通行无阻,自然出城继续行程。
邓绍良记得途中碰到一伙十来人的队伍,领头的是个三十来岁、身材高大的汉子。
叫过来一问才知,原来是一伙从南边靖州来的桐油贩子,前日刚从怀化城经过。
据那领头的讲,他们在怀化南面的黄岩山,见过粤贼的前军,正气势汹汹地扑向黔阳城。
“哎呀,幸好我们发现得早,躲到山上树林里,不然就没命了。”
这汉子操着一口湘南口音,心有余悸地说道。
邓绍良又盘问了其他几人,果然都带着湘南口音。
放走那伙桐油贩子后,邓绍良心中暗自自嘲。
看来人上了年纪,想多了,胆子也变小了。
综合各方信息,粤贼向黔阳行进数日,后队辎重估计此时已离开怀化。
再迟疑就追不上了。
况且距离怀化城尚有六七十里,且山路崎岖,大军赶过去至少需要两日。
明日需加快赶路,不能让其他朝廷军队抢先追上粤贼。
晚上休息前,邓绍良将诸事思虑通透,心情舒畅,一觉睡到天亮。
次日清晨,邓绍良颁布将令,全军今日务必加快赶路,天黑前要赶到怀化城北二十里的长胜坡。
后日全军戒备,进入怀化城。
届时即便城内有粤贼余党,也定能杀个干净。
粤贼的财货大家一同瓜分。
将士得令,全军欢呼,朝着怀化城疾行而去。
一路上,冬日的太阳从东南边山头升起,山间薄雾渐渐消散。
全军又行了一小时,来到一个叫竹林坪的地方。
南北走向的官道在此转弯,沿着两山之间向东绵延十余里。
官道左侧分布着一块块平整的稻田。
稻田里的水早已放干,种上了可喂猪、可肥田的芦荟,一撮撮收割后的枯黄稻根,点缀在碧绿的芦荟丛中。
四五十米外的山坡上,是满山茂密的竹林。
官道右侧是一条小河。
冬季水浅,靠近官道一侧大片河滩裸露,铺满了大小不一、横七竖八的鹅卵石。
再过约一百米,是宽一二十米的河面。
小河对岸,是一道被河水冲刷出的陡坡,陡坡上面,是一块沿河岸分布的狭长荒地,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茅草。
再往后,又是满山的竹林。
田大榜骑着马,率领本队行至竿军最前方。
“文三,我记得前方有个叫杨柳溪村的小村子,这条小河是不是叫杨柳溪?”
不知为何,田大榜有些心神不宁,随口向身后的文三问道。
“姐夫记性真好,过了这个村子,道路又向南拐了。”
文三立即高声回应。
“到村里抓几个村民来。”
田大榜刚说完,随即心中一惊。
今日上午这条道路太过安静。
从清晨赶路至今,负责开路的他,一个人都没见到。
莫说赶路的旅人行商,就连平常打柴、放牧、在田间劳作的村民都不见踪影。
甚至冬日常听到的噪鹃、斑鸠等鸟鸣,今早也一声未闻。
想到此处,田大榜心脏“咚咚”直跳。
他不由勒住马,环顾四周,只见两边茂密的竹林在山风拂动下,发出“哗哗”如海浪般的山涛声。
前方探路的数十哨骑并未传回异常消息。
看似一切正常。
田大榜心中稍定,朝身后队伍望去。
突然,路边竹林里传来一阵悠长嘹亮的号角声。
正惊疑间,只见一阵阵青烟在竿军队伍中升起,伴随着刺鼻气味。
是燃烧的火药!
田大榜大喊一声:“不好!”
话音未落,“轰隆隆”的连环爆炸在竿军队伍中炸响。
胯下战马受惊,人立而起,将猝不及防的田大榜甩落在地。
田大榜赶忙爬起,只见绵延三四里的竿军队伍中不断升起爆炸黑烟。
官道地面被炸出一个个小坑,还有些陶瓷碎片、竹片被炸飞。
而竿军士兵被爆炸裹挟的碎石、铁钉、陶瓷碎片一片片击倒。
事已至此,田大榜悍不畏死的性子发作,也不顾仍有陶瓷罐在身边不断爆炸,大声呼喊身边士兵向自己靠拢。
路边竹林里火光一闪,“轰隆”一声巨响,一片铁雨从竹林中喷射而出,将田大榜周边的竿军扫倒。
“火炮!”
田大榜大叫,头上官帽早被打落,身上、胳膊上被铁砂打出数个血洞。
但他全然不顾,依旧呼喊还能站立的士兵向自己靠拢。
因为他明白,行军炮开火后装填需要时间。
只要能集合数十人,他就敢冲入竹林与粤贼拼杀。
没错,此时他已完全确定,对手就是粤贼。
如此熟练且大量地使用火药火炮,还敢伏击齐装满员的竿军。
唯有能攻破长沙城的粤贼有这胆量与能力。
他们中埋伏了!
萧云骧望着被土地雷炸得七零八落却未溃逃,反而三五成群集结的竿军,冷冷下令:“吹号,出击!”
亲卫韦家耀拿起号角,“呜呜”吹响。
一队队太平军从竹林中涌出,在道边田地上排成整齐阵列,缓缓向竿军逼近。
阵型散乱的竿军呼号怪叫,凭借一股血勇凶悍之气,挥舞着刀枪朝太平军杀来。
“开火!”
一阵火枪爆鸣声中,冲在队伍前列的竿军纷纷倒下。
萧云骧率领亲卫团堵住竿军前路,赖文光率领三旅截断后路。
林凤祥、李开芳率领一旅、二旅居中冲杀,将竿军阵型截成数段。
太平军保持排枪阵列,缓缓向竿军压去。
行军炮随阵型推进,只要竿军士兵集结超过十人,对着人群就是一发霰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