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什么意思!\"白夜叹息道:\"我每周做这么多菜是为了什么?你们一个个的,不是不回来就是急着搬出去。结果结婚这么大大的事你领证了以后才和我说,有没有拿我当爹啊。老二买房子要走,老大要走,老三你是不是也要走啊?\"
家宁吓得缩在椅子上,小声啜泣起来。
小声说道:“爸,我怀孕了,我也要搬出去住,我男朋友就在外面等我”。
\"好,都走!都走!\"老朱一把掀翻了餐桌,精心准备的菜肴洒了一地,瓷盘碎裂的声音刺耳至极。
家珍尖叫一声护住家宁,两个女儿惊恐地看着从未发过这么大脾气的父亲。老朱喘着粗气,看着满地狼藉,突然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疲惫。
\"对不起...\"白夜踉跄着后退几步,转身走进厨房,重重关上了门。
厨房里,白夜靠在灶台边,他虽然看过电影知道结局,但是还是忍不住的愤怒,可能这就是一个父亲的情感体验吧。
悲从中来是忍不住的,有一种说法是人是情绪的产物,也就是动物本能,大多数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辈子都被激素控制着行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可以通过理性、教育和自我管理来超越本能,但是有时候行为还是被情绪左右,特别是当身体不好的时候。
门外传来女儿们收拾残局的声音和低声的交谈。白夜没有出去帮忙,他需要时间平复控制老朱的情绪,当他推开厨房门时,客厅已经恢复了整洁,女儿们也不见了踪影。
餐桌上放着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和一张卡片。白夜走过去,发现是一套崭新的厨师刀,卡片上写着:\"生日快乐爸爸,爱你的女儿们。\"
白夜这才想起,今天是老朱的生日。他苦笑着摇摇头。白夜当然明白,这个家庭的问题,是大多数传统家庭的父权问题,父女之间缺少沟通和理解,都不知道对方想要什么。饮食男女,食色性也,人都在压抑自己的本能欲望。不过,知难行易,他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他想到的只能是慢慢来,按照老朱的生活方式来,她们就会理解他这个父亲,毕竟电影也算是大团圆和解结局。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白夜已经完全融入了老朱的身份。
清晨五点,天还没亮,白夜就已经起床,开始准备一天的食材。他系上那条用了二十年的蓝布围裙,站在厨房里,刀光闪烁,砧板上的节奏清脆而有力。
\"哒、哒、哒——\"
鸡胸肉被切成细丝,再改刀成米粒大小的丁,这是\"鸡茸玉米羹\"的基础。白夜的手稳如磐石,每一刀下去,肉丁的尺寸都分毫不差。
他熬了一锅高汤,用的是老母鸡、金华火腿和干贝,小火慢炖六个小时,直到汤色澄澈如琥珀。这是他的\"开水白菜\"的底汤——看似清汤寡水,实则鲜味浓郁到能让人舌尖发颤。
可问题是,没人吃。
大女儿家珍自从宣布领证后,就搬去和体育老师同居了,偶尔回来一趟,也只是匆匆拿点东西就走。三女儿家宁宣布怀孕以后也搬走了,几乎不回家。
至于二女儿家倩……她倒是偶尔回来,但每次都是深夜,冰箱里的菜热一热就吃,吃完倒头就睡,第二天一早又不见人影,嗯说一句,她买的那个房子被骗了,没搬出去。她想去阿姆斯特丹工作,只不过顾忌他这个父亲,一直没走。
白夜站在厨房里,看着满桌的菜,他叹了口气,拿起筷子,自己尝了一口。味道依旧完美,可心里却空落落的。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
白夜擦了擦手,走去开门。
门外站着锦荣。她今天穿了一件素雅的旗袍,手里拎着一个食盒,笑意盈盈地看着他。
\"朱师傅,我做了些点心,想着您一个人在家,可能懒得做饭,就带了些过来。\"
老朱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进来吧,正好我做了菜,没人吃。\"
锦荣走进厨房,看到满桌的菜肴,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这么多菜,您一个人吃?\"
老朱苦笑:\"习惯了,每周都做,可孩子们都不回来了。\"
锦荣没说话,只是拿起筷子,夹了一块\"东坡肉\",轻轻咬了一口。
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天啊,这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腻,甜咸刚好!朱师傅,您这手艺,真厉害!\"
老朱看着她满足的表情,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
\"你喜欢就好。\"
锦荣又尝了\"松鼠桂鱼\",外酥里嫩,酸甜适口;再喝一口\"鸡茸玉米羹\",鲜甜滑嫩,暖胃又暖心。
\"朱师傅,您这手艺,不开餐厅真是浪费。\"锦荣笑着说。
老朱摇摇头:\"老了,退休了,不想折腾了。\"
锦荣看着他,忽然轻声说:\"可您做的菜,不该没人吃。\"
老朱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开口:\"那……以后我做的菜,你都来吃?\"
锦荣笑了:\"好啊,那我就不客气了。\"
从那以后,老朱每周的家宴,锦荣成了唯一的食客。
他做\"佛跳墙\",她就带一瓶陈年花雕;他炖\"清炖甲鱼\",她就熬一锅\"红枣银耳羹\"当甜点。
有时候,老朱会教她一些技巧——\"红烧肉要先用冷水焯,去腥;蒸鱼要等水开了再下锅,肉质才嫩。\"
锦荣学得很认真,偶尔也会尝试做几道菜给老朱品尝。虽然比不上他的水准,但老朱每次都会吃完,然后笑着说:\"有进步。\"。
渐渐地,厨房里不再只有老朱一个人。
有时候,锦荣的女儿小珊也会来,老朱会特意给她做\"糖醋排骨\"和\"蛋炒饭\",小姑娘吃得满嘴油光,笑嘻嘻地说:\"朱爷爷做的饭比我妈妈做的好吃多了!\"
锦荣听了,假装生气:\"小没良心的,以后不给你做饭了!\"。
老朱哈哈大笑,心里却莫名满足。
直到有一天,家珍突然回来了。
她推开门时,正看到老朱和锦荣在厨房里,锦荣站在他身后,手把手教她切\"文思豆腐\"——豆腐要切得细如发丝,入水不散,是老朱的拿手绝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