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首先就是水源问题。目前城市里仅有一个水源,这在和平时期或许还能应付,但从战备的角度考虑,这是绝对不行的。一旦敌人切断了我们唯一的水源,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我建议应该多挖一些水井,这样即使遇到紧急情况,我们也不至于无水可用。”
卫申顿了顿,继续说道:“还有一点,我觉得粮仓的规模似乎有些偏小。您看,现在城区里就有好几万人,每天消耗的粮食可不是个小数目。如果遇到灾年或者战争,粮食供应肯定会出现紧张。所以,我认为我们需要一个更大的粮仓来储备足够的粮食,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龙森一听,心中暗自思忖:这两个问题自己确实没有考虑到啊!毕竟他从未想过会有人能够将他困住,但如今仔细想来,这种情况并非完全不可能发生。一旦真的出现这样的局面,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绝对是一场灭顶之灾!
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嗯,你说得没错,这确实是我们规划上的一个重大失误。谢部长,你立刻去安排人手,务必把这两个漏洞给补上。”
宋明在一旁观察着,见卫申提出的建议不仅实用,而且极具针对性,不禁对他心生敬佩。于是,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容,说道:“建设部虽然在某些细节上略有疏忽,但整体而言,确实令人赞叹不已。就算换作是我,恐怕也难以做到如此出色。不过呢,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同的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往往有所不同。所以,我这里也有一些小小的建议。”
宋明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目前建设工人数量众多,我们应该对他们进行合理的组织和调配。可以先将城市划分成若干个区域,然后让下面的人各自负责其中一块。接着,再把这些工人编成小组,根据每个区域的用工量,分别派遣到不同的工地上去。这样一来,整个工程的推进或许就能更加有条不紊了。”
说到这里,宋明似乎想起了什么,突然话锋一转:“哦,对了,我还有一个疑问,不知道该不该问呢?”
龙森笑着说:“宋先生请说!”宋明也不客气,看着龙森问:“我看这城市没有修城墙的打算,却不知道为什么?”
龙森听了看了一眼周围的人,发现这些人都有同感的样子,就笑着说:“我确实没打算修建城墙,因为我们未来城是一个开放的城市,要方便外来人进入,而且城市会不断发展,如果有城墙就会限制城市的扩张。”
宋明疑惑的问:“那你怎么收税呢?”在古代,农村收丁税,城市收城门税,城门税是一种常见的税收形式。然而,这种税收实际上是以人头为依据征收的,也就是说,每个人进出城门都需要缴纳一定的税款。这种征税方式一直持续了数百年,直到后来才出现了“摊丁入亩”的改革。
龙森面带微笑地说道:“我们不会收取城门税。相反,我们的税收将以土地为依据征收。对于商业活动,我们会在生产地征收相应的税款,而对于进出境内的货物,我们会在边境设立关卡进行征税。”
他接着解释道:“我们鼓励更多的人员和物资进入我们的境内,因为这将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许当我们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甚至连农业税都可以不再征收。”
关于防御问题,龙森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观点。他主张加强境外防御,让战火在敌人的土地上燃烧,而不是仅仅依靠城墙来阻挡敌人的入侵。
“城墙不仅禁锢了人口,限制了人们的自由流动,同时也使得我们自己不敢走出城墙去面对敌人。”龙森强调道,“我们应该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这样即使敌人来犯,我们也能够主动出击,将战火引向敌人的领土。”
原未来城的众人听到这句话后,精神瞬间被提振了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兴奋的神色,尤其是那几个保安军的军官,他们的胸脯挺得高高的,仿佛要将自己的胸膛撑破一般,身板也绷得笔直,就像是一根根直立的标枪。
然而,在这一片兴奋之中,宋明和卫申却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他们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表现出过度的兴奋,而是若有所思地沉默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问题。
龙森见城建工作已经看得差不多了,便果断地决定带着所有人登上马车,沿着宽阔的大道向工业园区驶去。车轮滚滚,马蹄声响,一行人渐行渐远,消失在了道路的尽头。
龙森所乘坐的马车不仅宽敞,而且长度惊人。车内空间充裕,足以容纳许多人。众人分坐在两排,彼此相对而坐,中间留出一条通道。
宋明刚登上马车时,并未察觉到有何特别之处。然而,当他环顾四周,惊讶地发现这辆马车的长度超乎想象。他不禁对这一独特之处感到好奇。
随着马车的行驶,宋明开始注意到其他过往的马车。他惊讶地发现,其他马车都是两轮的,而他们所乘坐的这辆却是罕见的六轮马车。这一发现让他越发觉得这辆马车与众不同。
出于好奇,宋明不由自主地探出身子,向前方和后方张望,试图更仔细地观察这辆特殊的马车。这个动作恰好被龙森注意到了,他嘴角微扬,露出一抹微笑,轻声问道:“宋先生,您可是在研究这辆马车呢?”
宋明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毕竟这样的举动在他人眼中或许显得有些突兀。龙森见状,却并未在意,反而乐呵呵地说道:“宋先生真是个善于观察的人啊!这马车确实与其他的有所不同。”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发现所有人都用充满好奇和探究的眼神盯着他看。龙森心里有些无奈,但还是决定继续讲解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