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头很大,自己只是出手救了皇后的丫鬟而已,有必要生这么大的气。
就为了杜鹃,完全没有必要嘛!
都说一入侯门深似海,看来进入这坤宁宫,可是比海水还要深啊。
不过,崇祯也没有做什么啊。
看见杜鹃被烫伤,虽然他是皇帝,还是出于本能的英雄救美冲了上去。
还是有点冲动了。
没想到,用力过猛,直接掀翻了醋坛子。
“陛下,杜鹃的伤势已经好多了,让太医上点药应该就没事了。”
周皇后把杜鹃的胳膊拿了出来,只见手上起了一个很大的燎泡。
“嗯,皇后有心了。”崇祯点了点头,眸子里闪过一抹神秘,“走,朕让你看一件东西。”
崇祯说着,上前拉起了皇后,向坤宁宫走去。
“陛下,您要给臣妾看什么东西?”
周皇后的兴致很浓,顿时来了精神,一脸期待地看着崇祯,嘴角挂着笑容。
“当然是这个...”崇祯笑呵呵地从怀里拿出了一个非常精致的手镯,“来,皇后,让朕给你戴上。”
周皇后脸一红,顿时觉得不好意思起来,“陛下有心了,如今大明很难,不要为臣妾破费。”
不过,周皇后的嘴上说得很清楚,身体却很诚实,手不觉间伸了出来。
崇祯轻轻托起了周皇后的胳膊,把一个雕着凤凰图案的手镯,给周皇后戴上了。
此时,周皇后顿时惊喜不已,嘴角浮现出属于小女人的可爱与娇羞来。
黄金的雕凤手镯,戴在周皇后白皙的胳膊上,刚刚好,简直是太美了。
仅仅只是一瞬间,所有的好全都展现了出来。
“皇后,你这么美,应该佩戴这样的手镯。”崇祯说着,托着周皇后的手,不觉间看得入迷。
本来周皇后的脸就娇羞无比,如今更红了,但是呈现出来的,却是幸福的模样。
幸福来得太突然,周皇后还没来得及准备好。
“多谢陛下,还是陛下懂臣妾,不过下次别送臣妾这样贵重的东西了。”周皇后略显嗔怒。
此时此刻,周皇后心中满是欢喜。
尽管嘴上说的不要,但是诚实的身体还是选择了接受这一切。
周皇后也是女人,当然也喜欢一个宠爱自己的丈夫。
崇祯贵为一国之君,竟然能在百忙之中疼爱自己,这对于周皇后来说极其难得。
“不!一定要送,朕是大明的皇帝,同时也是你的丈夫,这是朕应该做的事情。”
崇祯一把搂住了周皇后,语气坚定。
“多谢陛下。”周皇后抬头看着崇祯,眸子里满是柔情。
突然,周皇后好像是意识到了什么,腾地起身,“陛下,让臣妾给你剥红薯皮吧。”
此时,周皇后沉浸在幸福之中,完全没有了母仪天下的那种盛气凌人,而是变成了一个乖乖女。
看着眼前的周皇后,崇祯感慨不已。
他明白了,什么是佳人?
这才是佳人,上得了厅堂,剥得了红树皮。
真正的佳人,是敢于放下身段,相夫教子的那种。
“皇后有心了。”崇祯说着,从背后一把环住了周皇后的腰。
崇祯接触到周皇后那纤细的腰身之际,顿时动容不已。
崇祯的双手突然快速上下游走。
周皇后的心脏也是砰砰跳个不停。
在崇祯双手向上游走的刹那,突然周皇后手中剥好皮的红薯竟然掉落下来。
周皇后顿时吓得花容失色。
这么好的红薯,本来她剥出来准备送给崇祯吃的。
看着红薯急速向地面掉落,周皇后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此时,周皇后本能地伸出双手,惊呼起来。
不过意外的一幕出现了。
只见崇祯,手中不知道何时竟然稳稳地接住了那块红薯,然后轻轻放在周皇后的嘴边,声音轻柔:
“皇后,快趁热吃,这是朕给你精心准备的。”
周皇后彻底绷不住了,这一刻,来自崇祯的体贴、温暖,让她感受到了人间美好。
在这一瞬间,她们仿佛不是皇帝和皇后,而是寻常百姓家中的一对夫妻。
更是让她想到了一句古诗,“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这句诗,此时也正好是对她们的最为真实的写照。
周皇后激动的泪水缓缓流淌,张开嘴,感受着来自崇祯皇帝的温暖。
在红薯被送入周皇后嘴中的那一刻,她彻底明白了。
这个烤出来的红薯,比让他御膳房做的红薯要好吃100倍。
周皇后拿起了红薯,非常着急地开始吃了起来。
不大一会儿,一整只红薯,直接进了肚。
此时的周皇后,完全顾不上什么淑女形象了,化身为了一个吃货。
“陛下,这个红薯也太...太...太好吃了...”周皇后眼睛都瞪大了,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这个自然,这是朕特意为皇后准备的爱心红薯。”
崇祯笑呵呵地看着周皇后,眸子里闪过一抹自信的神色。
“陛下,您看刚剥出来的红薯都被臣妾吃了,让臣妾再给您剥一个吧?”周皇后的脸一红,羞涩地看向崇祯。
周皇后说着,缓缓起身,去桌子上拿起了红薯,为崇祯剥红薯。
“陛下,让臣妾喂你。”周皇后说着,拿起了红薯递到崇祯嘴边。
这一刻,崇祯的心瞬间感觉到甜蜜无比。
这可是皇后亲自递给自己的,自然要格外珍惜。
这对于崇祯来说,极其重要。
皇后端庄贤淑,就可以让崇祯后顾无忧,这对于崇祯来说,当然非常重要。
这一天两人是夫唱妇随,琴瑟和鸣,自然是甜蜜无比。
第二天,崇祯一觉睡到自然醒。
可急坏了王承恩。
因为朝中有大事正等着崇祯处理,崇祯特别交代,有事儿等他睡醒之后再禀告。
看着时间差不多了,王承恩急忙轻轻叩响了大门。
“皇爷,奴婢有要事禀告。”
王承恩说着,声音有些忐忑。
他当然清楚,这个时候可不能随意打扰皇爷,否则皇爷发起火了,他可承担不起责任。
崇祯最近很是疲惫,好不容易跟皇后在一起,正是要好好放松一番。
王承恩自然非常清楚,所以他不敢轻易打扰。
只是看着时间差不多了,第二天日上三竿之后,这才小心翼翼地叩响大门。
“朕知道了,大伴,在外面候着。”
崇祯说完,抱了抱周皇后,转身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坤宁宫寝宫。
“臣妾恭送陛下。”周皇后与宫女们,一起送了出来。
崇祯摆了摆手,上了龙辇,离开了坤宁宫。
很快,崇祯来到了乾清宫。
“大伴,到底是什么事?”
崇祯刚到乾清宫,直接一屁股坐了下来,脸色阴沉地询问。
此时,崇祯有一些疑问。
这段时间,大明的事儿不断啊。
难道是又有什么坏事不成?
“启禀皇爷,韩大人、李大人,毕大人都在外等候。”
“宣!”崇祯拿起水杯,猛灌一口,缓缓出声。
王承恩答应着,转身出去了。
没多大一会儿,韩爌、李标、毕自严走了进来。
“臣等参见陛下。”
众人一起跪了下来。
崇祯缓缓抬头,看着众人,感慨不已。
“都平身吧。”崇祯放下了水杯,抬头看着众人。
众人叩谢后站在一边。
“说说吧,有什么重要的事儿。”崇祯嘴角抽出一抹弧度,看着众人。
“启禀陛下,全国的灾民减少了很多,陛下让百姓们种植的红薯、土豆极大地解决了当下的粮食问题。”
韩爌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急忙站了出来,拱手向崇祯说道。
“这倒是个好事,只要百姓们的衣食住行得到解决,大明的流寇们,兵员很快就无法补充。”
崇祯拍了拍桌子,眼神开始犀利起来。
“陛下,还有一件事儿。”韩爌有些犹豫。
“有话但讲!”崇祯摆了摆手。
“陛下,吴三桂被送到了京师,还请陛下裁处。”韩爌嘴巴张得很大,努力着还是说了出来。
“哦,这倒是个新鲜事儿,暂时关押,朕有空亲自处理这事。”崇祯眼神犀利,语气之中带着一抹怒气。
提起吴三桂父子,崇祯的心中不是滋味。
大明的掘墓人是李自成不假,可是把满清放进关内的,正是这个吴三桂。
别的不说,至少崇祯不敢让他扼守山海关了。
华夏生灵涂炭,与吴三桂也是托不了关系。
至少他的责任也很大。
所以,此时提起这个吴三桂,崇祯的暴脾气立即就上来了。
这件事儿,他必须慎重处理,毕竟此时吴三桂也没犯多大的事儿,只是孙承宗利用的工具而已,如果从表面来看,他非但无罪,反而有功。
在这种情况下,崇祯当然不能随意处置他。
韩爌闻听此言,还是听出了一些不对来,不过他也不敢多说。
毕竟人家崇祯也只是随口提了一嘴,并没有表态。
“是,陛下,微臣遵旨。”韩爌长出了一口气,这两件事儿都禀告完毕,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儿。
这件事,韩爌此时开始犹豫了起来。
不过,这件事儿,韩爌还是要说的,只是他要酝酿一下,这件事到底该如何说。
韩爌的额头上已经沁出了些许汗珠,眉宇之间满是愁容。
不仅仅是他,毕自严、李标也是一样。
这两人,此时也是愁容满面。
这第三件事,可是非同小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们都不敢轻易说出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么大的事儿,当然不能随意禀告了。
“还有事吗?”崇祯很快就发现了他们的端倪,微笑着看向了众人。
“陛下,这里有一封信,您看一下。”李标说着,从怀里拿出了一封信,然后往前一递。
王承恩急忙接了过来,然后双手恭敬地递给了崇祯。
崇祯拿起了这封信,感慨不已。
他明白,这封信很有可能是极其重要的东西。
“让朕看看。”崇祯看出了众人的为难,拿起了信件,打开之后仔细观看。
只是看了几眼之后,崇祯就把信件放在了龙书案上,轻声说道:
“朕已经看了,你们是怎么想的?”
崇祯抬头,冷冷地看着众人。
此时,崇祯当然清楚,这件事儿影响绝对是非同小可,必须非常慎重不可。
所以,崇祯并没有给出自己的看法,而是先询问众人。
“启禀陛下,微臣认为,这样的事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一旦出现问题,对大明来说,都是致命性的威胁。”
韩爌站了出来,义正言辞,作为当朝首辅,他责无旁贷。
“你们呢?”崇祯没有表态,而是看向了毕自严和李标。
“臣等附议。”两人一起拱手说道。
崇祯明白了,三人基本达成了一致。
“那你们认为朕应该如何做?”崇祯紧接着继续询问。
“臣不敢妄言,不过微臣有个建议,能不能把藩王们的位置调换一下,建议是一年一换,而且怎么换和谁换,都是陛下临时决定。”
李标站了出来,抬头看着崇祯,眸子里闪过一抹期待的神色。
崇祯顿时明白了,原来是在这里等着自己呢。
这确实是一个大招。
果然,这些藩王们都没有安好心。
大明帝国现在真的养不起这些藩王了,调换藩王们的驻地,能够在极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原来,这封密信上显示的内容是,最近藩王们频繁交往、沟通,恐怕是意图泄愤,对于大明来说极其不利。
不仅仅如此,有不少藩王还在他们的领地上私自增加了税收,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更是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上次的福王事件,幸亏崇祯当机立断,如果迟疑,很有可能逼反福王等藩王。
这才没过多久,这些藩王又有抬头的趋势。
“这个建议非常好,朕批准了,还要加上一条,没有朕的旨意,藩王们之间不允许来往。”崇祯点了点头,神色严厉起来。
“陛下英明!”
韩爌、李标、毕自严等人一起拱手答应着,眸子里满是敬佩的神情。
最近以来,陛下的决心他们都看在了眼里。
“还有事吗?”崇祯站了起来,走下了台阶。
“启禀陛下,微臣还有一件事要说。”
李标面色严肃,眸子里的焦虑已经非常明显。
崇祯就是一愣,不过随即微笑着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