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七,太极宫,太极殿。
太极殿为太极宫的主殿,是举行大朝会的场所。每月朔望(初一、十五)及重大典礼(如登基、册封、元日朝贺)在此举行,皇帝接受百官朝拜,象征皇权的最高仪式性空间。
既要封李世民为太子,自然要在此进行权力的交接仪式。
大朝会的进度很平稳,有条不紊的按照李世民所描绘的剧本向后推进。
殿内衮衮朱紫无一人有反抗之念,他们能做的,就是安安静静的等着大唐帝国权力的交接。
“即日起,不论军事,政治以及其他一切大小政务,皆交由太子裁决!”
“陛下圣虑!”
瞧瞧,这就圣明了嘛!
早点来多好?
至此,李世民登临太子位!
但李世民根本休息不下来,真的休息不下来,饶是秦王府那些老人能喘口气儿休息休息,李世民也停不下来啊!
——
东宫。
连续多日,直到今日,李承乾这才看见自己老爹有些疲惫的回到了东宫。
啧,这当太子也不好当啊!更别说,李世民现在虽为太子,实则代行天子之权,更是累的一批!甚至连他李世民最喜欢的媳妇和儿子,都没怎么见过几次。
正当李承乾撂下手里演武用的唐刀之后,李世民这才突兀的出现。
“阿耶,今儿有空回来啦!”
李承乾露出个灿烂的笑容看向李世民乐道。
李世民看着练武之后正在擦汗的李承乾,心中开心不少,可听见自家儿子说了这句话,又没能忍住翻了个白眼。
不知道为啥,自从上次秦王府遇袭之后,自己这个儿子的性格倒是改变了不少,身为父亲,他很开心。
身为太子,未来的天子,他也很开心。
只是偶尔,他才会怀念之前那个乖乖的李承乾。
真的只是偶尔,比如说现在。
“你母妃呢?”李世民走到李承乾面前,从他手里拿过汗巾给自己这个大儿子擦汗,一边擦一边问道。
这要是让其他的几个儿子看见了,铁定羡慕。
“典膳局那边送来了吃食,娘去看去了,就等阿耶你了。”
“走吧那就,正好,为父也饿了。”
李世民双手撂在李承乾脑袋上,狠狠的揉了两下,爽了之后这才乐呵呵的带着好大儿往后面走去。
他倒也没纠正自家老大对于他和长孙氏的称呼,在他看来,就该这么喊!
多好!
当然,私下里嘛,真要是到了正式场合,他儿子干的也是很不错的。
“最近这几日习惯么?”
“还行,除了人多了点,要看的书多了点,其他的都挺好!”李承乾乐呵呵的跟在李世民身边,一问一答。
对于一个成年穿越者来说,在八岁这个年纪学些东西,难度还真不见得多大。
你说儒家先生什么的?
不好意思,李世民还没给他安排,当然,就算是安排了也没什么用就是了。
他是李承乾,也不是李承乾。
“反倒是阿耶,我看您这几日累够呛啊!”
李世民砸吧砸吧嘴,这熊孩子,特么哪壶不开提哪壶!
“你要没事儿,明日去看看你祖父?”
李世民眨眨眼,看向自家好大儿,眼神儿中带着些许的期盼之色。
他现在也就能指望指望隔辈亲了。
“行啊,您给我安排俩人,明天我先去典膳局弄点祖父爱吃的,再给他送去太极宫。”
“好儿子!走,去吃饭!今天多吃点,哈哈!”
一大一小,伴随着夕阳的余晖踏在青石板上,准备来个一家三口的晚饭。
呃,也不是一家三口,还有几个小只呢,不过,问题不大。
翌日,卯时,东宫。
李承乾又早早的起来,然后开始在他的小院里面开始了锻炼身体。
想想以后这大唐十道三百五十八州的担子都得扛在他这个小身板上面,没有个强悍的身体素质,还是不行滴!
幸好,他那个出车祸的金手指,好歹给补偿了个四象不过之力,也算是底子不错了。
李承乾自己在心里嘀咕着,一边挥舞着手中唐刀,虎虎生风。
他不会什么技巧,能虎虎生风,全靠力气大。
有道是一力降百会,想来就是这么个道理了。
(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将全国划分为 10道,作为监察区,分别是: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到贞观十三年,全国十道下辖三百五十八个州,包括羁糜州。)
“小想子,跟孤去典膳局。”
李承乾收刀归鞘,顺势将刀挎在了腰间。
那个被他称为小想子的,是入东宫之后,他爹给他分配的一个小太监。
原名叫什么早就不知道了,只有一个小想子作为代号。
“殿下,今日您可是要去太极宫?”
“嗯,不给你说了?”李承乾瞥了一眼这小太监颔首道。
“殿下,这太极宫不能带刀兵的。”小太监哆哆嗦嗦的颤声道,不知道为什么,李承乾看他的时候,令他如芒在背!
好似被什么猛兽盯上一般!
可,明明李承乾才他娘的八岁啊!他岁数都比李承乾大些。
“行吧,怪让人没安全感的。”李承乾内心哀嚎一声,然后将唐刀收好,这才带着小太监直奔典膳局。
典膳局,负责太子膳食,设有专职官员监督饮食安全。
但李承乾昨日领了太子教令,可以去安排里面的专业人士给他那个爷爷做点吃的去。
不多时,李承乾便带着小太监自典膳局出来,太监手上拎着两盒吃食。
都是粔籹。
一种油炸的食品,用糯米粉或者面粉制成环形,再经过油炸而成。其口感酥脆,是当时较为受欢迎的点心类食物,在皇宫中也可能被作为茶点或者宴会小食。
再说了,这年头当真也没什么好吃的糕点之类的,能有的吃已经相当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