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草的别名:
以历史典故命名
1.九畹:出自屈原的《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2.郑女花:春秋时郑文公妾燕姞梦见天使授己兰花,后生穆公,后即以“郑女花”指兰花。
以兰花的品质和特点命名
1.国香:指兰花,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兰有国香”。
2.王者香:兰的别称,汉·蔡邕《琴操·猗兰操》中提到“夫兰当为王者香”。
3.香祖:兰花的别称,因其幽香清远,馥郁袭衣,弥旬不歇,常开于春初,虽冰霜之后,高深自如,故江南以兰为香祖。
4.第一香:《广群芳谱》中称“兰无偶,称为第一香”。
5.幽客:宋·姚宽《西溪丛语》中提到“兰为幽客”。
6.媚世:兰花别名,谓其清香四溢,悦人媚世,故称。
7.秀质:喻兰花,唐·颜师古《幽兰赋》中提到“咏秀质于楚赋,腾芳声于汉篇”。
以兰花的生长环境和形态命名
1.幽兰:生于幽谷的兰花。
2.空谷仙子:因兰花常生长在空谷之中,且姿态优雅,如仙子般美丽,故而得名。
3.兰苕:指兰花。
4.兰英:也是兰花的一种称呼。
5.兰黄:因兰花蕊黄,故称。
6.朱蕤:喻兰花,唐·陈子昂《感遇》中提到“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其他别名
1.侍女:《采兰杂志》中提到“兰待女子因种则香,故名侍女”。
2.心馨:兰的馥香沁人心脾,舒畅愉悦,故谓兰为“心馨”。
3.引凤雏:兰之雅称,唐·杨炯《幽兰赋》中提到“复道兰林引凤雏”。
4.馨烈侯:《清异录》中记载,唐保大二年,国主幸饮香亭,赏新兰,诏苑令取沪溪美土为馨烈侯拥培之具,于是“馨烈侯”成了兰花的一个雅号。
5.孩儿菊:兰的一种,元·方回《订兰说》中提到“古之兰,即今之千金草,俗名孩儿菊者”。
6.红荣:喻兰花,唐·李白《赠友人三首》中提到“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7.静姿:喻兰花幽静娴雅的姿容。
8.水香:泽兰的别名,宋·洪刍《香谱·兰香》中提到“一名水香,生大吴池泽,叶似兰,尖长有岐,花红白色而香,煮水浴以治风”。
9.古香:兰的别名,兰以清香文静,古朴雅洁而着称,故有此说。
10.十步:唐·韩伯庸《幽兰赋》中提到“芬芳十步之内,繁华九畹之中”,故以“十步”作为兰的别称。
11.祖香:兰花别称,谓其馨香远溢,经久不散,堪为花香之祖,故称。
12.轻重香:也是兰花的别名之一。
13.如美人:兰花的一种雅称。
14.与善人居:同样是兰花的别名。
15.天下第一香:突出了兰花的香气在众多花卉中独一无二的地位。
功效作用
1.清热解毒:兰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等病症。
2.调气和中:兰草能够调节气血,使气血通畅,可用于治疗胸闷、腹泻等症状。
3.止咳明目:兰草有止咳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久咳不愈;同时,还具有明目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青盲内障等眼部疾病。
4.活血疏风:兰草能够活血散瘀,对于跌打损伤、瘀血不散等情况有一定的疗效。
5.散瘀消肿:兰草可用于治疗痈疽初起、瘀血肿痛等症状。
6.祛痰止咳:兰草有祛痰止咳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寒闭塞、咳嗽痰多等病症。
7.补肝肾,和气血,利小便:兰香草具有补肝肾、调和气血、利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云翳遮睛、夜盲、水肿、气肿、血肿等病症。
禁忌
1.孕妇禁用:兰草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孕妇服用可能会导致流产或早产,因此孕妇应禁用。
2.体质虚寒者慎用:兰草性凉,体质虚寒者服用后可能会加重体内的寒气,引起不适,如腹痛、腹泻等,因此应慎用。
中医药理
1.性味:兰草味辛、甘,性凉。
2.归经:兰草归心、脾、肺经。
3.功效分类:兰草属于理气药。
4.主治病症:兰草主要用于治疗胸闷、腹泻、久咳、青盲内障、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寒闭塞、痈疽初起等病症。
5.用法用量:兰草内服可泡茶或水炖,一般用量为3-9克。外用可适量捣敷。
需要注意的是,兰草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合理用药。
《兰草的食用方法》
直接食用
1.鲜食:部分兰草如石斛的新鲜茎枝可以直接咀嚼食用,能品尝到其原汁原味,有一定的滋补功效,但要注意适量,如鲜石斛每日服用量不宜超过5克。
2.泡茶:将兰草的花朵或叶片洗净后,用开水泡饮,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蜂蜜、冰糖等调味,如石斛花泡茶,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等作用。
烹饪食用
1.煲汤:兰草可与排骨、鸡肉、瘦肉等食材一起煲汤,如铁皮石斛与排骨煲汤,能滋阴润燥、增强免疫力;石仙桃炖鸡,有润肺止咳、清热利湿的功效。
2.炒菜:一些兰草如夜兰花可用于炒菜,如夜兰花炒鸡蛋,将夜兰花洗净后与鸡蛋一起炒制,口感清香。
3.煮粥:把兰草与大米一起煮粥,如金线莲煮粥,可增加粥的营养价值,有一定的滋补作用。
加工食用
1.制作酱料:将兰草加工制成酱料,如兰草酱,可用于涂抹面包、馒头等,增加风味。
2.制作糕点:把兰草作为馅料或配料加入糕点中,如兰草饼、兰草糕等,使糕点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兰草都可食用,在食用前应确保其为可食用的品种,且食用时要注意适量,避免过量食用引起不适。
《兰草的丹方》
养魂丹
1.主药:弗兰草*6
2.辅药:鬼臼草*2
3.药引:灯心草*4
三阳丹
1.主药:夏枯草1个(可替换为火精枣、百草露、剑芦)
2.辅药1:火精枣1个
3.辅药2:玄参1个
4.药引:夜交藤1个(可替换为轻灵草、龙葵、弗兰草)
葵水丹
1.主药:夏枯草1个
2.辅药:弗兰草1个、玄参1个
3.药引:风灵花1个
御剑丹
1.主药:夏枯草2个
2.辅药:剑芦4个
3.药引:弗兰草1个
生水丹
1.主药:夏枯草3个
2.辅药:弗兰草2个
3.药引:红绫草1个
《兰草种植技术》
选种与选盆
1.选种:根据当地气候和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兰草品种,如国兰中的春兰、蕙兰、建兰、墨兰等,或洋兰中的蝴蝶兰、卡特兰等。
2.选盆:选择透气性好、排水良好的花盆,如紫砂盆、瓦盆或侧面有孔的塑料盆。盆底需有排水孔,以防止积水。
土壤准备
1.基质选择:兰草喜欢疏松、透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常用的基质有腐叶土、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树皮、蛇木、椰丝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混合搭配。
2.土壤消毒:为了防止病虫害,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如暴晒、蒸煮或使用杀菌剂。
种植方法
1.上盆:在盆底放入碎瓦片、陶粒或其他排水材料,以提高排水性。将兰草植株放入盆中,使根系舒展,然后填入土壤,轻轻压实。注意不要将假鳞茎全部埋入土壤,应露出一部分。
2.浇水:种植后立即浇透水,使土壤与根系充分接触。之后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光照与温度管理
1.光照:兰草喜阴,避免阳光直射。可将其放置在有散射光的地方,如室内窗台、阳台或庭院中的树荫下。不同品种对光照的需求有所差异。
2.温度:兰草适宜生长的温度一般在15c至30c之间。冬季需注意防寒,夏季需注意防暑。
施肥管理
1.施肥原则:兰草施肥应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避免浓肥。生长期可每隔10至15天施一次稀薄的液肥,如腐熟的饼肥水、复合肥溶液等。
2.施肥时间:春季和秋季是兰草生长旺盛期,可适当增加施肥次数。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时,应减少施肥或停止施肥。
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常见的病害有腐烂病、黑斑病等,多因浇水过多、通风不良引起。发现病株应及时剪除,并喷洒杀菌剂。
2.虫害防治:常见的虫害有介壳虫、蓟马、红蜘蛛等,可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治。同时,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检查植株,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
日常养护
1.修剪:及时剪去枯黄、病弱的叶片和花茎,以保持植株的美观和通风。
2.换盆:兰草一般每隔1至2年换盆一次,换盆时可同时进行分株繁殖。
3.清洁叶面:定期用湿布擦拭叶面,以保持叶面清洁,促进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