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各怀心事,一路无话。
街上热闹却与他们无关。
不觉间已走到府门前,芝儿正在盯着家仆准备马车刚要去接秦子璎回府。
“您怎么自己回来了?”又见二人面色反应过来道“今日怎么这样早?是出什么事了?”赶忙将人迎进府。
简单和芝儿说了说今日的事,看芝儿小声抽泣心疼得紧,秦子璎宽慰好一会才好些。“你去把刘叔,张妈妈等人叫来。”再一想“你去给我收拾些…”本想说衣物和平日里常用的东西,又觉得宫里定是什么都有的,可一会怕是还要在和管家们说一遍情况,这芝儿水做的一般只怕还要再哭一会,于是说别人不如芝儿细心妥帖,还是叫她去暖阁收拾东西去了。又遣人去叫刘叔等人。
“宫里一应吃穿用度都齐备,你也不必特意带什么,打典的细软我这有”二人坐下秦子璎自顾说道:“长幼有序,一会还是兄长来交代吧。”毕竟秦枫明走前也交了不少管事之权给他,大致就是让秦昱清管家做主的意思。
大概是一路走来他有些乏了,又喝了口茶长舒一口气。
想着要不要提醒秦昱清一会不要提及林沐和二皇子打斗的事,最后还是没提。秦子璎觉得秦昱清未必就没有自己想得长远,他总是心思重又知分寸。
等管家刘叔领着几个管事婆子到了跟前,果然秦昱清只说是有人课上喧哗引陛下不悦,祸首姓名自然是隐去的。
景帝杖毙宫人就是为了威慑几人让他们回家后知道分寸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提半字。重臣之后哪个是傻的,自然知道轻重没必要多说些有的没的,平白的惹些事端。最没心机的丁家二子和那还沉浸在二皇子和林公子为自己争风吃醋大打出手的幻梦中的柳婕自有皇后派人去解释无需他们多开口。
“我与子璎入宫这些日子,府里就劳烦各位看顾。也没有其他的,如常就是,只闭门谢客不需闲杂的人多往来,每月十五开宫门时还要劳您跑一趟,将账本拿去给子璎过目。”若真有什么紧急的也可以给宫里传信,也不怕耽搁。
刘叔点头称好,又听秦昱清交代了些琐事。
芝儿又是一脸要哭的样子,她是家生子打出生就住在府里。芝儿十二岁那年秦子璎出世老太太就指了她在旁伺候,除了每年回庄子祭扫的那几日,二人简直每时每刻都待在一块。说是她亲手养大的孩子也不为过,哪里有过这么长时间的分别,偏偏这是圣意她违抗不了。
秦子璎拉过芝儿的手拍了拍算是安慰“我与兄长奉旨入宫,这是天大的福分,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家里的事你与刘叔多商量着来,刘叔年纪大,你多从边上帮衬些。”又看了一屋子的掌事婆子“刘管家最是心善脾气又是极好的,大家多帮衬,好处自然是少不了诸位。可谁要是想借机欺瞒就仔细了自己的皮。芝儿姐姐是我身边的人,眼里可容不得沙子。我们这一回是奉旨入宫,陛下仁德特让我们回来安排家中事务,我倒要看看谁胆子上了天敢抗旨耍滑!”
自己当一回红脸,借了圣旨的威严,谁也不敢为那芝麻绿豆大的小利担这欺君的罪名。
“不敢!不敢!”众婆子忙表忠心。
等他们都散了,秦昱清才有时间与秦子璎商量要不要给金川那边去信说明。秦子璎想着秦枫明比起自己还是更愿意看到秦昱清的消息,便躲懒将写信的事交给秦昱清,自己才悠悠的回了屋。
斜靠在柔软的暖阁上,困倦渐渐袭来。他闭着眼养神任由几人给自己拆了发髻、洁面净口。
芝儿拿了些小物件从门外进来,坐在边上边收拾,边小声抱怨,与刚才不同此刻心情已大好,不再掉泪。好似对秦子璎会去宫里的事倒不太在意了,只是不愿明天就分离。
秦子璎发现了芝儿的变化,却没多想,只是懒洋洋的靠着。想着这一去怕是‘凶多吉少’,反倒有些释然了。一回生二回熟,他又不是没死过,爱咋咋地吧!翻身盖了被子,有事睡饱再说。
而另一边的秦昱清却没什么早睡的闲情逸致。他斟酌着信的内容,既要说明情况,又不能让秦枫明着急上火。好不容易编出一段,那字却张牙舞爪。
秦昱清在边塞长大,说汉话倒是没什么问题。只是这一手字确实有点拿不出手。
让人连夜将信送出。
……
“没什么就给他寄过去吧。”景帝将信交给跪着的人,揉了揉眼睛,那如鸡爪挠出来的字实在看得耗神。
……
说是不用带东西,可秦昱清还是把那几件新衣带上来,心爱的短刀自然不能入宫,他找了个地方收好。这个还没住熟悉的院子如今又要空置,他也没什么好遗憾,这里本也不属于他,只是可惜了秦子璎当时的一番筹备。
另一厢,芝儿还是给秦子璎收拾了不少东西,她的小主子向来娇惯,宫里千好万好总不如平日用惯了的合心意。
天还没亮,二人就进了宫门。
秦子璎用手掩面打着哈欠,心想这大夏是没有教育局吗?孩子们睡眠严重不足,课业又那么繁重,就没有人投诉吗?
面对就要开始的‘住校’生活,瞬间觉得自己上一世那些为了备考而晚睡早起的经历已是神仙般的日子了。
也许是因为昨天的事,今日谁都不敢懈怠。还没到上课的时辰崔学士就带着,张、程、刘‘三师’在弘文馆外守着。而林沐、常如兰和丁家兄弟也先后到达,独不见柳婕到来。
崔学士看看时辰决定不等“今日晚一个时辰开课,你们先将东西归置好。”
吩咐了宫人领着几人到了嘉德门,门前已有宫女、太监、教习嬷嬷等十余人候着,几人各自带的东西此刻已经检查完毕被这些宫女太监拿着,向着明德殿行进。
明德殿占地广阔有前中后三进,各院间又有庭院相隔,庭院内玉竹苍松白梅交错、怪石穿插,除了池塘已经结冰,树上银装素裹,倒是看不出什么冬日衰败的样子。
男孩们分在了前院,而女孩们大概是要娇贵些,分得厢房最大景致也最好的中、后二院。领头的嬷嬷姓杨看着还算和气,带着常如兰和秦子璎向着里面继续走。边走边介绍各处,据说东宫就在明德殿后。本是安排秦子璎住在最靠里面的正房,他却回绝说喜欢热闹就和常如兰分了中庭的左右厢房。
宫人们将行李放好,又一一打开收拾。秦子璎坐在靠窗的大炕上,神色木然的看着窗外。明明已经初春前几日却下了一场小雪,微风吹过碎雪如银撒了一地,碎石小径旁是几西株打了包的玉兰。天边起了日头,天气却不知何时才能暖和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