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采苓觉得小伙计态度挺好,随手从包袱里拿出一个包子给他。这是江氏给她准备在路上吃的。
“野猪肉荠菜馅的,别嫌弃。”
小伙计受宠若惊,慌忙接过来:“谢谢叶姐,不嫌弃。”
他就是一个车马行跑腿的小伙计,不要说肉包子,就是白面馒头也舍不得吃好吧?怎么会嫌弃?
闻着好香!留着带回家给妹妹吃。
金山县城坐落在连接三个府城的岔路上,是去往胶州,宣陵,云州的必经之路。县城繁华,来自四村八乡的百姓络绎不绝。
马车进城交费,一辆马车十文钱。
县衙在县城偏东,马车走了两刻钟的时间,在一个巷子口停下。原来赵村长的大儿子赵大海就在这条巷子里住着。
叶传江和叶承志把野羊抬下车,跟着提着篮子的赵村长往里走。篮子里是袁氏积攒的鸡蛋,一个不舍得吃,全给大儿子带了过来。
叶采苓没有跟着进去,她在马车上等着。
过了一会儿,一个跟赵村长模样有几分相似的高大男人跟着走出来,他就是赵村长的大儿子赵大海。
也是巧了,今天正好赶上赵大海休班,所以他正好在家。
叶采苓正在马车旁边站着。赵大海一脸笑容走过来:“采苓,还记得大海伯吗?”
“记得,我那年出嫁的时候,大海伯还去送嫁了。”这件事原主记忆里有迷糊的印象。赵大海跟几年前的模样没有多大改变,再说跟赵村长模样相似,一猜就是父子。
赵大海更高兴了,感慨了一句:“哎呀!一转眼采苓都成大姑娘了。”随即想到爹刚才跟他说的采苓已经和离,赶紧转移话题,“我这就带你们去县衙,我跟冯主簿还能说上几句话。”
看到马车上的野鹿,赵大海眼中一喜:有野鹿开路,就更好办事了。
到了衙门口,赵大海让马车先停在路边一棵大树下,让老爹和叶采苓在门口等着,他先进去找主簿。
赵大海进去不久,就有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文人跟着走出来。
赵村长是认识冯主簿的,急忙行礼:“大河村村长赵福全见过主簿大人。”
叶采苓也跟着行礼:“民女见过主簿大人。”
冯主簿朝着赵村长颔首:“赵村长不用客气。”又问叶采苓,“你就是买荒地荒山的人?”
“是的。”叶采苓恭敬回答,“昨天偶然打到了一头野鹿,今天带过来送给大人,一点心意,还请大人笑纳。”
“大人,就在那边马车上。”赵大海低声说,带着冯主簿过去看了一眼。
冯主簿很满意。
县令大人明天生辰,他正愁不知送什么好,这头野鹿来得正好。
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叶采苓交了二十两的手续费,很快就拿到了两张盖着官印的地契。
冯主簿又立刻派了两名官吏跟着他们回去量地。
叶采苓让赵大海把几只野鸡野兔送给两名量地的官吏。两名官吏非常高兴,态度也比较热情。
回到小河村后,叶采苓又让叶传江偷偷给两个官吏一人五两银子。
家里正好杀了野羊,也没什么青菜,炖了一锅羊肉,凉拌了一个野菜,炒了一盘野菜鸡蛋招待两个官吏。
有前面的野味和银子打底,两个官吏根本不计较吃什么。再说,人家住着漏风的茅草屋,能拿出这样的饭食招待他们,已经很有诚意了。
两个官吏很识趣。骑着马围着荒地转了一圈,大约两百二十亩的荒地,直接算了一个整数——两百亩。
山地不好测量,说是一百亩,算上一圈的边边角角,大概有一百五十亩左右。官吏直接算了一百二十亩。
两个官吏走的时候,老族长拄着拐杖亲自相送。
傍晚,夕阳的余晖照在叶家院子里,散发着暖暖的金色。
老族长看着手中的图纸,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图纸是叶采苓临时画的,是小河村的整个房屋和田地布局。
房屋建在田地中间,东南西北建四条通往田地的村道。村口建围墙,立栅栏。这样可以拦住企图进村的陌生人。
房屋一排排规划整齐,既节省占地面积又整齐美观。祠堂盖在西北方向,连接村中心广场。
叶采苓对老族长说:“太公,以后琐碎的事我就不管了。我要把重心放在搞钱和修炼上。我们叶氏一族买了这么多地,眼红的人不会少,没有实力,我们什么都保不住。”
老族长眼睛发红:“采苓,你尽管去做你的事,让传江和承志给你跑腿。只要他们能做的,你都交给他们做,别浪费你的时间。”
“好,从明天开始,先让人把荒地里的杂草杂树运到村边上。太公,人力太慢,咱们先买两辆牛车,一辆驴车用吧!”叶采苓说着,掏出八十两银子。这是她明面上剩下的仅有的银子。
“好,明天一早让传根传义传宗去买车,他们三人都会赶车。”
“让叔伯他们坐马老汉的牛车去,太公,时间就是金钱,不要为了十文八文浪费时间。”
“行,听你的。”
又一个黑夜过去。
叶采苓没有去跑步,而是操控大地之力清理荒地上的杂草杂树。凡是大棵的草都没有逃过被连根拔起的命运。
只见荒地上的杂草杂树,灌木丛,就像有了生命一样,一片一片破土而出。然后,堆成一堆。
跟在后面的叶采欣看着这神奇的一幕,震惊地捂住嘴巴。
大姐,是神仙吗?
胸中涌起一股莫名的骄傲与自豪。
等太阳冒出地平线,叶采苓已经清理了一半荒地,体内力量也耗光了。她吃完早饭修炼了一会,又去继续清理。
光荒地清理,就费了叶采苓整整一天的时间。
叶传根三人买回来两辆牛车,一辆骡车。叶氏一族除了不能动的和婴幼儿外,大人小孩全部出动,运送叶采苓清理出来的杂草杂树。这些晒干当柴烧,都不用专门去砍柴了。
小河村这么大的动静自然瞒不过大河村。很多好事的村民在村口探头探脑。
赵村长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