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镇上还有一个曹氏糕点铺,生意似乎不太好,门口冷冷清清的。
看来离关门不远了。
金山镇上属于曹家的产业正在慢慢消失。这些都不需要叶采苓刻意关注。她只要强大自身,壮大叶氏一族,让叶族有自保能力,她就能无后顾之忧去为原主报仇了。
借用了人家的身体,总得为人家做点什么作为回报。
叶采苓进了杂货铺。
“掌柜的,有没有这么小的瓷瓶,精致好看一点,瓶壁尽量薄一点。”叶采苓拿出一张纸,上面是她画的瓷瓶形状。
说实话,她不会画画,她尽量表达她想要这样的形状,而不是她画的线条弯曲,有点像发育不良的南瓜蛋子。又或者是椭圆不像椭圆,圆柱不像圆柱的抽象线条。
掌柜的拿着图纸看了看,听了叶采苓的诉求后,拿出纸笔,“刷刷刷”几笔勾勒出一个细颈圆肚瓷瓶。
叶采苓:……
果然,高手在民间。
“是这个形状吗?”掌柜的问。
“对对对!”叶采苓连连点头。
掌柜的又几笔勾勒出一个接近椭圆的瓶身:“这个是这样的?”
叶采苓只有不停点头的份,顺带提要求:“瓶身不需要太繁复的花纹,只描上几笔兰草就行。瓶底印上‘叶’字。”
“你这是定做,价钱会高一点。”
“我要的多,大小号各两千个。”
最后叶采苓以平均十二文一个的价格,定下了四千个细瓷瓷瓶。说好三天后来拿一批。
她今天来主要就是定制装药液的瓷瓶。
回来经过大河村时,大河村的几个妇人老远就跟叶采苓打招呼。
“采苓,去镇上了啊?”
“几天不见,采苓变得越来越白,越漂亮了!”
“采苓,有时间来我家玩啊!以前你跟小花玩得最好了。”
四个妇人有三个热情招呼。没打招呼的圆脸妇人眼中闪过不屑,对叶采苓有隐隐的敌意。
叶采苓挨个叫大婶伯娘,回应了一声回来了,脚步未停走了。
身后传来那个有敌意妇人的酸言酸语:“人家现在发达了,就是上赶着贴人家冷屁股,人家也不愿意理你们。”
“尹家的,你怎么说话这么难听?以前都是一个村的,打声招呼怎么了?”
“就是,你们尹家把人得罪死了,就不许别人跟叶氏来往?”
“叶氏招工没收尹家的一个人,说明叶氏不原谅尹氏当年的逼迫呗!”
“当年逼迫叶氏,就尹家蹦哒得最欢。”
“你们是什么好东西?不就是看着叶氏发达了,拼命巴结当狗腿子。”尹氏妇人也是一个嘴巴厉害的。
一个妇人白眼一翻:“只要有钱赚,当狗腿子咋了?你尹家的人想当狗腿子,人家要你们吗?”
本来正好好聊着闲话的几个妇人,因为叶采苓路过,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叶采苓已经知道,当年叶氏被迫从大河村搬出来,就是因为尹氏一族闹得最狠。
尹氏一族在大河村算大族,有三十户左右。且尹氏有好几户人家跟曹家庄有姻亲关系。
叶采苓怀疑当年尹氏不余遗力驱赶叶氏,应该是受了曹家的指使。
叶氏刚开始招工时,尹氏族长还亲自找到小河村要说法,质问为什么要区别对待他们尹氏族人。被大力哥扔出去之后,尹氏族人再也不敢来小河村闹。
后来,尹氏族长又找赵村长从中说和,想和叶氏冰释前嫌,老族长说:“行啊!让尹氏族长带着全族人,从大河村三叩九拜到小河村赔礼,说他们当年往叶氏头上泼脏水,欺负叶氏族人错了,我就代表全族原谅他们。”
尹氏族长听了赵村长传回来的话,就明白叶氏这是不愿意原谅他们,故意给尹氏出难题,只好悻悻作罢。
尹氏可不是那几个偷鸡摸狗的赖子。从大河村跪到小河村?可丢不起那么大的人。
叶采苓回到小河村,发现盖房子的地方乱糟糟的。很多人都往那边跑。
叶青山从人群里跑出来,大喊:“快把骡车赶过来,去镇上找采苓。”
“爹,我回来了。”叶采苓身形一晃,就站到了叶青山面前。
叶青山大喜,一把抓住叶采苓,就往人群那边拉:“你快去看看。有个人从屋顶上摔下来了,脑袋破了一个大窟窿,怎么止血都止不住,徐大夫说没救了,就是送到镇上医馆也来不及了。”
“快让开!采苓回来了。”叶青山一声大吼,聚集的人群立刻散开了。
“采苓,你快看看,还有没有救?”叶传江说着让开位置。
旁边,站着一个满手血的清瘦老头,正是野沟子村的徐大夫。
徐大夫见叶采苓蹲下查看,摇头叹气:“别费力气了,没救了,脑袋上的伤口太大,根本止不住血。”
地上的伤者已经陷入昏迷,头部的血洇湿了一片土地。
叶采苓把手笼罩在他的伤口上,一片绿色荧光没入他的伤口,伤口的血立刻止住了。并以飞快的速度愈合。
叶采苓拿开手,有人惊呼:“不流了!血止住了。”
“传江叔,把他扶坐起来,掰开他的嘴。”叶采苓端出那半碗小还丹药液。
没有专门装药液的瓷瓶,真是太不方便了。
她用竹勺给伤者喂了一口。
徐大夫震惊地看着,虽然他早就听说小河村的叶氏采苓是一位奇人,有些神奇的手段。但那不是听说吗?他从不信传言。今天,亲眼目睹了叶采苓的神通,他终于信了。
就看这个只剩一口气的重伤员能不能救回来吧!
众人心焦地等了一会儿,就见叶传江扶着的人睁开了眼睛。他茫然了一瞬,手下意识去摸脑袋。结果摸了一手血。但是却没有摸到伤口。
徐大夫失态地扑到他跟前,扒拉他头部的伤口:“伤口没有了!太神了!这是神仙药啊!”
叶青山赶紧把他拉起来:“徐大夫,你先起来。看看他能站起来不?”
叶传江扶着伤员站起来。
大工头老吴松了口气。
这个叫小根的瓦工三代单传,上头有六个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