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月16号,建交《公报》发表,震惊了世界,标志着中美即将结束敌对,关系开始正常化。
虽然因为正式生效日期在下年1月1日,现在还不算建交,但这种影响美苏实力对比、冲击两极格局的重大事件,还是被世界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美国民众自然乐见其成,上层意志也持肯定态度,媒体自然也改变了过去只报道负面的潜规则,各种关于中国的报道见诸报端,真真假假的消息乱窜,但大方向和基本面是向上的。
就在此时,一则媒体报道轰垮了所有媒体人和公众,该报道标题十分惊悚:震惊,莎士比亚涉嫌抄袭,将被起诉!
“起诉你妹啊,挫骨扬灰吗?”一位读者看到标题一阵失笑,但还是好奇地掏钱买下了报纸,细细品读。
“真尼玛无良啊,怎么起这么个标题!”一位媒体从业者吐槽道,然后买下了报纸,又一寻思,“不过,效果很好,可以借鉴。”
从此,美国小报走上了标题党的不归路。
由于该期新闻火爆,《芝加哥洞察报》一度卖到脱销,连续加印了两次,才堪堪满足需求。
于此,帮布朗发表文章,并且自己署名的前同事,已经得到了报社嘉奖,还收到了一麻袋一麻袋的读者来信。
信中,他们有的抨击英国文学,讨论抄袭的可能;也有的破口大骂,认为无稽之谈;还有的从学术方面,讨论东西方差异;还有的认为东方的《梁祝》中的爱情也很凄美,索要更加完整的故事……
看着成千上万的读者来信,他痛并快乐着。
而且,不止如此,多个大报编辑打来电话,想进行转载,蹭他们的热度。
这是很稀罕的事儿,整个《洞察》报社都面上有光。
不过,李誉和布朗置身事外,站在了机关枪都扫不到的地方,欣喜地关注着事态发展。
“现在,加把火,开始炒作‘史上首次电话营销’的活动。”李誉振奋道。
“放心!”布朗拍拍胸脯,“我已经联系好多家报社前来报道,也联系了数个我之前‘采访’过的礼品连锁经理,他们将下单支持这种营销形式,不过,他们希望,能在后续的跟踪报道中,出现他们公司的名字。”
“干得好。”李誉让布朗联系媒体,没想到这家伙还联系了连锁经理——有了这种暗箱操作,活动哪里有失败的道理?!
“你再沟通一下媒体,引导一下针对事件的专访,将他们公司用跟踪采访形式加进去。”李誉想了下说道,“给你1万美元的公关费用,给前来的媒体朋友封个红包,或者买成礼品。”
“这,不合规矩吧?”布朗说道,他做媒体人时,也没收过礼物啊。
“以后就是规矩了。”
李誉的语气很光棍,毕竟,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
一场事先张扬的营销事件!
卡耐基培训,带着多重光环,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机构,其芝加哥中心要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电话营销。
该报道一出,就迅速吸引了很多关注的目光,到底什么样的营销,可以冠以“史无前例”的称号?!实际上,还有很多人质疑此次活动,并非“史无前例”,质疑的原因是:电话营销很多公司用过,比如华尔街,现在都用喊的。不过,如此张扬,如此具有标志性事件,如此借用一个体育场的大活动,并且只针对一款生活产品,确实是“史无前例”的。
质疑一起,也有大咖发声,支持与反对互怼,加上卡耐基的影响力,这活动就火了。
在和卡耐基培训方面沟通的时候,李誉就拿着卡耐基的鸡毛令箭,联系了电话公司,要求赞助。虽然,最后没看到现金,但对方以“1美元”的价位,租赁给自己50部电话,并负责活动现场的安装调试,还免除了当日话费。这已经将李誉的成本压缩到了最低。
电话公司方面是举双手双脚赞成这个活动的,因为活动一旦成功,就会迎来诸多公司的纷纷效仿,不光安装电话,还有可见的巨额话费的产生。
媒体方面也乐见其成,能够亲历历史,成为现场的一份子,也是与有荣焉,而且,炒作事件本来就是媒体乐意的。就像后世足坛的魔力鸟,在英超的时候,媒体天天跟他干架,后来出走意大利,舰队街面临报纸销量的下滑,又纷纷想念起来。
民众也开心,电话虽然还没有全民普及,但关于电话的用处一直没有开发彻底,现在多了个“营销”用途,大家也关注着此事能否成功。
……那几个被布朗提前打电话安排好的经理也很开心,他们已经得到了布朗的承诺,将会有针对电话营销的跟踪采访,能否露脸和宣传到自己,就看到时候他们自己了。
这是汇聚八方目光的一次历史性活动。
活动现场指挥的美名,戴到了布朗的头上。
李誉表示:我闷声发大财就好。
“李誉,现场收门票是怎么回事?”活动即将开始,布朗志得意满地查看着活动准备,却碰到各处入口的收款箱,便向李誉求解。“呃,只面向公众。包括媒体、卡耐基培训的学生等都分文不取。”李誉做出解释,“租赁体育场、媒体公关、活动现场准备都得花钱吧,对学生们,咱也不能一点也不意思一下吧,请个外卖什么的不过分吧,这些都得花钱。再说了,门票才5美元,也不多,还可以用门票控制下进场的人员数量,否则现场太吵总是不好。”
布朗又指了指场中穿插往来卖东西的一些人:“那么,那些卖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火腿肠的怎么回事?”
李誉耐心解释:“公众进来了,也不能不提供服务吧。那是专门服务公众的。”
好吧,算你有理。布朗翻着白眼:肯定他娘的收钱了。
“……这是一次崭新的尝试,借此活动,我们宣告一个新的营销方式,一个时代的来临……”
巴拉巴拉,台上的布朗专门准备了讲稿,讲得感觉自己踏上了人生巅峰。
除了李誉布朗和学生们,芝加哥卡耐基的大佬们也来了,电话公司的头头们也到了,媒体人也都架起了采访的长枪短棒,台上还坐了数百的观众。
李誉最满意的就是这些充值才变强的观众了,每人5美元,数数人数,差不多能收入1000美元了。
可惜的是,今天是周二,人们都在上班,体育场不可能来再多人了。
50部电话被安装在体育场上的50张桌子上,脚底下遍布电线,打电话的同学起身时,还得先检查一下,会不会绊到各种线路。
不过,营销效果还行。
事先准备的话术,突出了产品绿色安全、柔软舒适、情侣、中国风等等突出卖点;事先张扬的营销活动,电话那头也有耳闻,说话比较客气,都表示想看一下;事先安排的“托儿”也电话里下单,表示让跟进一下;事先封的大红包,令活动开始之前就有了“圆满落幕”的一致口径……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成功的,各方都很欣喜的营销活动。
与此同时,与场上电话内容做接洽的,还有一部分卡耐基的学生,他们接受了李誉临时雇佣,根据电话需求,带上了样品和宣传彩页,踏上了签署合同的路程。
李誉报销差旅费用,还承诺了不错的销售提成,还拐弯抹角提点了梁祝“定情信物”的另一种销售策略。
整个事件里的所有人,所有机构,都沿着李誉的事先计算,在运行着。
圣诞购物季,我来了!李誉眼中迸出自信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