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卫气失常趣谈(上)
角色:
1. 逗哏:小岳,性格活泼,爱开玩笑,对中医知识感兴趣但了解不深。
2. 捧哏:老孙,沉稳博学,精通中医经典,耐心给小岳讲解知识。
小岳(满脸笑容,拱手):“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啊!今天又和我身边这位,给大伙说段相声。”
老孙(微笑回应,拱手):“是嘞,希望能给大伙带来点欢乐,顺便长点见识。”
小岳(突然凑近老孙,神秘兮兮):“老孙啊,我最近研究《黄帝内经》可入迷了,那里面的门道可真多。”
老孙(挑眉,略带怀疑):“哦?是吗?那我考考你,知道《灵枢·卫气失常》这篇吗?”
小岳(眼睛一亮,拍着胸脯):“嘿!这我能不知道嘛,不就是讲卫气出问题的事儿。”
老孙(点头):“行啊,看来你还真看了点。那我问你,黄帝一开始问伯高啥问题?”
小岳(挠挠头,想了想):“嗯……黄帝好像问,卫气留在肚子里,不往正常地方走,让人胁部、胃里胀满,还直喘粗气,这可咋整?”
老孙(笑了笑):“对喽!原文是‘黄帝曰:卫气之留于腹中,蓄积不行,菀蕴不得常所,使人支胁胃中满,喘呼逆息者,何以去之?’ 那伯高咋回答的?”
小岳(皱着眉头,努力回忆):“伯高说,气积在胸里,就扎上面的穴位;积在肚子里,就扎下面的穴位;上下都满的,就扎旁边的穴位。”
老孙(竖起大拇指):“没错!‘伯高曰:其气积于胸中者,上取之,积于腹者,下取之,上下皆满者,旁取之。’ 那黄帝又追问啥了?”
小岳(一拍大腿):“黄帝问,具体扎哪些穴位啊?”
老孙(接着问):“那伯高咋说的?”
小岳(自信满满):“积在上面,就泻人迎、天突、喉中;积在下面,就泻三里和气街;上下都满的,上下都扎,再加上季胁下一寸的穴位;病严重的,用鸡足取法。不过要是脉象又大又弦急,或者脉都没了,还有肚子皮特别紧的,就不能扎针。”
老孙(哈哈一笑):“完全正确!看来你下功夫了。‘伯高对曰:积于上,泻人迎、天突、喉中;积于下者,泻三里与气街;上下皆满者,上下取之,与季胁之下一寸;重者,鸡足取之。诊视其脉大而弦急,及绝不至者,及腹皮急甚者,不可刺也。’ 黄帝听完咋说?”
小岳(模仿黄帝语气):“黄帝说,善!”
老孙(点头):“对咯。那黄帝接着又问伯高啥问题?”
小岳(想了想):“黄帝问,咋知道皮肉、气血、筋骨有没有病呢?”
老孙(追问):“那伯高咋判断的?”
小岳(认真回答):“伯高说,两眉之间颜色起来了还没光泽,病在皮;嘴唇颜色青黄赤白黑的,病在肌肉;营气湿湿的,病在血气;眼睛颜色青黄赤白黑的,病在筋;耳朵干巴巴还老有尘垢,病在骨。”
老孙(肯定道):“说得好!‘伯高曰:色起两眉薄泽者病在皮;唇色青黄赤白黑者,病在肌肉;营气濡然者,病在血气;目色青黄赤白黑者,病在筋;耳焦枯受尘垢,病在骨。’ 黄帝又问啥了?”
小岳(回答道):“黄帝问,病的样子咋样,咋治呢?”
老孙(笑着说):“对,那伯高咋回答的,你还记得不?”
小岳(回忆着说):“伯高说,病变化可多了,数都数不过来,但是皮有皮的分区,肉有肉的结块地方,血气有输送的地方,骨有连着的地方。”
老孙(接着说):“没错,‘伯高曰:夫百病变化,不可胜数,然皮有部,肉有柱,血气有输,骨有属。’ 黄帝想进一步了解,又咋问的?”
小岳(说):“黄帝说,愿闻其故。”
老孙(点头,继续引导):“那伯高就开始解释了,他咋说的?”
小岳(努力回想):“伯高说,皮的分区在四肢末梢;肉的结块在胳膊、小腿那些阳经分肉之间,还有足少阴经分肉之间;血气输往各个络穴,要是气血留在那,就会盛起来;筋的地方不分阴阳左右,看哪有病就行;骨连着的地方,是骨节间隙,能接受髓液补脑子。”
老孙(肯定道):“完全正确!‘伯高曰:皮之部,输于四末;肉之柱在臂胫诸阳分肉间,与足少阴分间;血气之输,输于诸络,气血留居,则盛而起,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骨之属者,骨空之所以受益脑者也。’ 黄帝听完就问关键的了,咋治疗呢?伯高咋说?”
小岳(回答):“伯高说,病变化多,有浮有沉,有深有浅,数都数不清,病轻的扎浅点、穴位少点,病重的扎深点、穴位多点,跟着变化调气,这才是好医生。”
老孙(笑着竖起大拇指):“太对了!‘伯高曰:夫病变化,浮沉深浅,不可胜究,各在其处,病间者浅之,甚者深之,间者小之,甚者众之,随变而调气,故曰上工。’ 你这学得真不错,下集咱们接着聊这篇里人的肥瘦、寒温这些事儿。”
小岳(面向观众,拱手):“好嘞,今天这上半场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老孙(也拱手):“请各位稍候!” (两人鞠躬下台)
相声:卫气失常趣谈(下)
小岳(满脸笑容,拱手):“各位观众朋友们,咱们又见面啦!接着上回,继续聊《灵枢·卫气失常》。”
老孙(微笑回应,拱手):“没错,上次聊到判断疾病和治疗方法,这回聊聊人的各种情况。”
小岳(突然凑近老孙):“老孙啊,我记得黄帝还问了人的肥瘦、大小、寒温,还有老壮少小咋区分呢。”
老孙(点头):“对,那你说说,伯高咋回答年龄划分的?”
小岳(想了想):“伯高说,人五十岁以上算老,三十岁以上算壮,十八岁以上算少,六岁以上算小。”
老孙(肯定道):“没错!那黄帝又问啥了?”
小岳(回答):“黄帝问,用啥办法知道人是胖是瘦呢?”
老孙(追问):“伯高咋说人有哪几种类型?”
小岳(拍着胸脯):“伯高说,人有肥、有膏、有肉三种类型。”
老孙(接着问):“那咋区分这三种类型呢?”
小岳(认真回忆):“伯高说,腿上肉结实,皮肤饱满的,是肥;腿上肉不结实,皮肤松弛的,是膏;皮肉紧紧连一起不分离的,是肉。”
老孙(笑着点头):“完全正确!那黄帝又好奇身体的寒温情况,伯高咋说?”
小岳(回答):“伯高说,膏型的人,要是肌肉湿润,纹理粗的身寒,纹理细的身热;脂型的人,肌肉结实,纹理细的身热,纹理粗的身寒。”
老孙(继续引导):“那关于肥瘦大小,伯高又咋描述的?”
小岳(说):“伯高说,膏型的人多气,皮肤松,所以肚子大还下垂;肉型的人,身体胖大;脂型的人,身形小。”
老孙(肯定道):“没错!‘伯高曰: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肉者,身体容大。脂者,其身收小。’ 黄帝又问关键问题了,这三种人的气血情况咋样?”
小岳(努力回想):“伯高说,膏型的人多气,气多就热,就耐寒;肉型的人多血,血能充养形体,形体就平和;脂型的人,血清,气滑还少,所以身形不大。”
老孙(点头):“太对了!那黄帝还问了一般人啥情况,伯高咋回答?”
小岳(回答):“伯高说,一般人的皮肉脂膏、血气都平衡,形体不大不小,各部分匀称,这就是一般人。”
老孙(接着说):“没错!黄帝最后问,那咋治疗这三种人呢?伯高咋说?”
小岳(回忆着讲):“伯高说,得先分清这三种体型,还有血的多少、气的清浊,然后再调治,治疗可不能违背常理。”
老孙(笑着总结):“对咯!‘伯高曰:必先别其三形,血之多少,气之清浊,而后调之,治无失常经。’ 你看,这一篇《卫气失常》里学问可不少吧。”
小岳(感慨道):“是啊,这中医经典里到处都是宝贝,越学越有意思。”
老孙(点头):“那可不,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以后有得你学呢。”
小岳(面向观众,拱手):“好嘞,今天关于《灵枢·卫气失常》就跟大伙聊到这儿,谢谢大家!”
老孙(也拱手):“各位咱们明天接着聊!” (两人鞠躬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