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小岳:(满脸笑容,快步上台,鞠躬)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啊!我是个爱琢磨点传统文化的岳云鹏。
老孙:(慢悠悠跟着上台,鞠躬)大家好,我是孙越,站在这啊给小岳当个绿叶。
小岳:您可别这么说,您那是红花,我才是绿叶呢。
老孙:得得得,少贫嘴,刚才你说爱琢磨传统文化,今天打算给大伙说点啥?
小岳:嘿,今天给大伙讲一段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典——《灵枢·五音五味》。
老孙:嚯,这名字听着就挺高深,您给大伙好好讲讲。
正文讲解
小岳:好嘞,这《灵枢·五音五味》是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的一篇。咱先听原文啊,“右徵与少徵,调右手太阳上;左商与左徵,调左手阳明上;少徵与大宫,调左手阳明上;右角与大角,调右足少阳下;大徵与少徵,调左手太阳上;众羽与少羽,调右足太阳下;少商与右商,调右手太阳下;桎羽与众羽,调右足太阳下;少宫与太宫,调右足阳明下;判角与少角,调右足少阳下;钛商与上商,调右手阳明下;钛商与右商,调右手太阳下。上徵与右徵同,谷麦,畜羊,果杏,手少阴,藏心,色赤,味苦,时夏。上羽与大羽同,谷大豆,畜彘,果栗,足少阴,藏肾,色黑,味咸,时冬。上宫与大宫同,谷稷,畜牛,果枣,足太阴,藏脾,色黄,味甘,时季夏。上商与右商同,谷黍,畜鸡,果桃,手太阴,藏肺,色白,味辛,时秋。上角与大角同,谷麻,畜犬,果李,足厥阴,藏肝,色青,味酸,时春。” (快速念完相关原文)
老孙:(瞪大眼,急忙打断)哎哎哎,您先停一停,您这跟机关枪似的,谁能听明白啊!
小岳:(笑嘻嘻)这是不同五音类型的人对应的调治部位和饮食调养。就说“右徵与少徵,调右手太阳上”,意思是右徵和少徵这类人,要调治右侧手太阳小肠经的上部。后面说的“上徵与右徵同,谷麦,畜羊,果杏,手少阴,藏心,色赤,味苦,时夏”,是说上徵与右徵同属火音类型的人,得用五谷里的小麦、五畜中的羊肉、五果中的杏子这些苦味食物来调养身体,他们对应的是手少阴心经,表现出来的颜色是赤色,适合吃点苦味的东西,对应季节是夏天。(依次详细解释前面念的原文)
老孙:哦,原来是这么回事,这里面门道还真不少。
小岳:那可不,再听着啊,“黄帝曰:妇人无须者,无血气乎?岐伯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澹渗皮肤,生毫毛。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焉。”
老孙:这黄帝问得有意思,女人不长胡须,是因为没血气吗?
小岳:岐伯就解释啦,冲脉和任脉都起源于胞中,往上沿着脊背里面走,是经络之海。那些浮行在外面的,沿着腹部右侧往上走,在咽喉部相会合,分支出来联络在口唇。血气旺盛就会使皮肤充实、肌肉发热,要是血特别旺盛就会渗透到皮肤,长出毫毛。而女人呢,气多血少,因为经常失血(比如月经),冲脉和任脉的气血不能滋养口唇,所以就不长胡须啦。
老孙:嘿,老祖宗们研究得还挺细致。
小岳:那是,黄帝接着又问了,“黄帝曰:士人有伤于阴,阴气绝而不起,阴不用,然其须不去,其故何也?宦者独去何也?愿闻其故。岐伯曰: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荣,故须不生。黄帝曰:其有天宦者,未尝被伤,不脱于血,然其须不生,其故何也?岐伯曰:此天之所不足也,其任冲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不生。黄帝曰:善乎哉!圣人之通万物也,若日月之光影,音声鼓响,闻其声而知其形,其非夫子,孰能明万物之精。是故圣人视其颜色,黄赤者多热气,青白者少热气,黑色者多血少气。美眉者,足太阳之脉血气多;恶眉者,血气少;其肥而泽者,血气有余;肥而不泽者,气有余血不足;瘦而无泽者,血气俱不足。审察其形气有余不足而调之,可以知逆顺矣。”
老孙:好家伙,这又问了一堆问题,还说了不少关于胡须和气血的事。
小岳:对呀,黄帝问男人伤了阴器,导致阳痿,但胡须还在,这是为啥,宦官又为啥没了胡须。岐伯就说宦官割了生殖器,损伤了冲脉,血流失不能恢复,皮肤里面气血郁结,口唇得不到滋养,所以没胡须。还有天生的天阉之人,他们任脉和冲脉不充盛,宗筋发育不全,有气没血,口唇也得不到滋养,所以也不长胡须。后面黄帝还夸岐伯呢,说圣人了解万物就像日月的光影、音声和鼓响一样,听声音就能知道形状,不是岐伯这样的人,谁能明白万物的精妙啊。还说了通过观察人的面色,黄赤色的多热气,青白色的少热气,黑色的多血少气。眉毛好看的,是足太阳膀胱经血气多,眉毛不好的,血气少等等。(详细解释)
老孙:哎呀,这中医的经典真是蕴含着大学问。
小岳:没错,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可宝贵着呢。这《灵枢·五音五味》还有呢,“黄帝曰:刺其诸阴阳奈何?岐伯曰:按其寸口人迎,以调阴阳,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涩。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其结络者,脉结血不行,决之乃行。故曰,气有余于上者,导而下之;气不足于上者,推而休之;其稽留不至者,因而迎之;必明于经隧,乃能持之。寒与热争者,导而行之;其宛陈血不结者,则而予之。必先明知二十五人,则血气之所在,左右上下,刺约毕也。”
老孙:这又说的是针刺的方法吧?
小岳:您还真懂,这说的是黄帝问怎么针刺人体的各条阴阳经脉。岐伯就说要按寸口和人迎脉来调节阴阳,触摸经络有没有凝滞不通的地方,这些地方身体会疼痛麻木,严重的气血都不通畅。对于气血凝滞的,要用气来温通,气血调和了就行。有络脉郁结的,血脉不通,要刺破瘀血让血流通。气在上部有余的,要引导气往下行;气在上部不足的,要推气使它充实。气血稽留不至的,要迎而取之。一定要明白经脉的路径,才能掌握针刺的方法。寒热交争的,要引导气血通行。有瘀血但没结成硬块的,要根据情况针刺治疗。还得先了解这二十五种人的特点,知道他们血气的所在,上下左右,这样针刺的要点就全了。(详细解释)
结尾
小岳:您瞧瞧,这《灵枢·五音五味》里从五音、五味、男女胡须到针刺方法,内容多丰富啊。
老孙:确实,老祖宗的智慧太了不起了。
小岳:希望大伙听了今天这段,对咱传统文化能多一份了解和兴趣。
老孙:没错,也希望大家都能身体健康。
小岳、老孙:(一起鞠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