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地笼这个说法,余胜男早先在南角村那边住的时候就听过,可是一直没大明白,现在听说有船的人搞的,他一下子就上了心。
有船,他有啊,虽然船不大,可是也八米多长呢,下地笼和延绳钓,这些回去查下资料,看看怎么搞再说。
地笼
下地笼,是海边渔民传统的一种捕鱼方式。这种捕鱼方式和淡水河里下地笼差不多,简单来说,就是把地笼扔进水里,然后等着鱼自投罗网。
但是因为海鱼通常比淡水鱼更大,更凶猛有劲儿,所以地笼的网线会更坚韧,因为大海比淡水的水域面积大得多,所以通常海里下的地笼也会远远大于淡水地笼。
下地笼,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是,挑选合适的海域作为投放地点。投放地点有没有鱼,这个是地笼收获多少的最关键因素,而这点恰恰对于余胜男来说,是他最大的优势。
哪里有鱼,哪里没鱼,他提前转一圈就能看好了啊,余胜男看到这,心里就特别的兴奋,有种小时候考试,恰恰考前复习你都把复习的考题一样,这就是抄作业一样简单么?
以前他没想到下地笼,那是潜意识里就把下地笼给排除了,海那么大,下了地笼收的时候可能地笼都不知道跑哪去了。
诚然,下地笼会存在这种丢笼的情况,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一旦选定了位置,渔民们将地笼展开后,他们会通过绳索将其固定在海底的礁石或其他稳固的物体上,这样防止地笼被海浪冲跑。
地笼的入口处通常会设置一些特殊的机关,一般是越往里口越小,进去容易,出来就别想出来了,为了吸引鱼儿进入,通常笼内会放一些死鱼或者动物内脏作为饵料,而且腐败些的效果更好。
随后把地笼缓缓沉入海底,接下来的时间里,就是耐心等待,让大海中的鱼儿自己发现这个“陷阱”。
这个时候,别着急,等待的过程可能会长达数小时甚至一整天,但对于一个好的收获来说,都是值得的,关键它不耽误你干别的,你完全可以下好地笼去做点爱做的事。
到了收笼的时候,直接开船来到先前下笼的地方,拉起绳索,将地笼从海底一点点提上来,可以看到笼子里面是不是收获满满了。
可以,这个可以搞,余胜男看着就很兴奋,他们完全可以下了地笼,然后去钓鱼啊,而且都不用去无边海里找地笼,水太深了,他也不知道有没有鱼不是。
但是像上次在那个海岛,一堆小黄鳍鲷爆竿的情况,是不是下了地笼直接就收上来了。
我有外挂,可以在浅水中怎么抓鱼,为什么跑到深海里赌运气?
对了还有一个延绳钓来着,继续看看这个。
延绳钓,这是沿海地区一种古老的捕鱼方式了,通过一条长长的绳索将众多鱼钩串联起来,然后挂上饵料,便静静地等待着鱼儿上钩。
嗯?余胜男看着这个方法,心说这不就是钓鱼么,只不过是一条长长的主线,然后下线很多的子线,他一看就懂了。
钓鱼存在着钓底和钓浮的区别,那么这个延绳钓肯定也不能例外。
余胜男以前习惯了钓底,因为他这个捕钓系统本来就可探测的距离不太远,如果在钓浮,那中鱼的几率就更低了。
可是延绳钓就不能这么想了,因为延绳钓一般会很长,几百米甚至上千米都很正常,几百个钓钩或是上千个钓钩一起下水,他这捕钓系统发挥的作用不大。
确切的说,也不一定,主要是他以前只能探测五米左右,升级后小秘书没给出具体距离,但是他钓鱼试了下十来米有的,但是在茫茫大海,要发挥这个外挂功能放延绳钓那就需要开船到处跑吧。
运气好你碰到了,可以,运气不好,说真的可能油钱都回不来。
还有一点,让余胜男对于延绳钓有些不太上心,那就是太复杂了。
长长的主线,下面无数的子线排钩,你可以想象下,很容易缠在一起,还要去手动摘开。不说这个,单单上千个钩子饵料,估计挂完都要一个多小时。
余胜男也在网上查查了,一般延绳钓的,都是一船上几个人,有人专门收绳子,有人专门进行分拣鱼,有人后面整理线,然把线都是分筐安放。
这个有点儿复杂,这个先放一放吧,先把地笼搞起来,再说。
网上一查,这种海捕地笼挺多的,大的很大,有长五十米的,小的其实同河里用的差不多大,一两米的都有。
价格倒是不贵,那种大的50米的大几百上千一套,小的也就几十块钱。
余胜男选了选,没有要最大的也没要最小的,他选的是十米长。反正地笼可以连接一起,大不了许多就多连几组就是。
可能就这快有鱼,你当大笼子就不合适了,可是如果有鱼群,你整个太小的也不合适,十来米的正合适。
一组一百出头,他直接下单十组,后来想了想海底经常有各种礁石,容易坏网,他又补了一单,20组十米长的地笼,这下应该够用了。
在网上查看地笼的时候,他还发现了一个很有可能用到的东西——手抛网。
手抛网原理
手抛网这种渔具可以说是相当常见了!无论是在海滨渔村、江河湖畔还是山间溪流旁,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那一张张展开来犹如圆形天幕般的大网,你只要抛掷出去,网充分的打开,水下又确实有鱼,那肯定能收获满满。
地笼你放下去还要等鱼进笼,可是手抛网却相当有主动性,看到有鱼直接抛网就行了,余胜男看到它就马上想到了这东西适合自己。
钓鱼,鱼吃饱了不吃饵料,你知道有鱼也没办法,可是有手抛网的话。
嘿嘿!桀桀桀......,就不信你们还能逃出我如来佛祖的五指山,余胜男大脑已经脑补大圣被翻手镇压的场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