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世间有无数的大道枷锁,万物都在本质之外叠了无数层的表象迷障,困于山者,无法得见山的全貌,困于大道者,无法在大道上得以突破,困于情绪者,亦难以窥见自我的真谛。
在十分钟不算短也不算长的混乱与痴狂之后,黄玄素终于稳定了下来,他的双眼处血泪已经流干,形成了两条猩红的纹路,如同干涸的河道,全身皮肤失去了血色,细细的汗毛竖起,点点冷汗渗出,有些吓人,像是发狂的精神病人,又像是传说中的吸血鬼。
尤其是他的双眼,乍看上去如同正常的眼眸一样,甚至还多了几分干净与纯粹,就像是漂亮的镜子一样。
但如果看的时间长了,就会发现,他的瞳孔是如此的深邃,就像是最深的海渊,散发着诡异的魔力,令人本能的感到恐惧,而且莫名其妙的想要靠近,甚至一种有失重感油然而生,甚至偶尔会出现幻觉,仿佛有一个细长的身影钻了出来,静静的站立在观看者的身后。
这都是因为黄玄素刚刚所做的一切都并不是他所自愿的,更准确来讲是他并不是完全知情。
刚刚的那一切在修行者群体之中可以被称之为走火入魔,也可以被称之为失控。
走火入魔所陷入的魔障,为天魔障,执念障,自我障,其中自我障最难破,任何人都受到自我的限制。
但这并不意味着另外两个魔障好破除,三个魔障是联系在一起的魔障重重,相互关联。尤其是天魔障,万物皆可为天魔,人同时具备精神性和物质性,很容易被外在的事物所影响,外在的天魔引动内心的心魔,也就是内心的执念障,内外合一,难以破除。
黄玄素的内心深处或许确实存在着一些对那些存在们的不满,这是人之常情,没有任何人会想要度过一个饱受压迫,任何东西都被束缚的生活,追求自由是生物的本能之一。
这是内因,但是黄玄素自身是能够完全把握住这些情绪的。
人是有情众生,但作为修行者修的就是大道,而大道无情,保持心境的平和,是修行者的基本素养之一。
真正让他失控的是外因。
当他意识到那位被称之为水神恩奇的存在的时候,对方也向他撇来了一缕目光。
当然可能对方早就在看着自己,只等着自己意识到祂,毕竟他之所以来到这里,也是同样的一位存在安排他来的。
但无论如何,那位存在终究将下了一缕目光,但那位以智慧和仁慈着称的众水之主,带来的却并非什么恩赐,而是足以令数千人陷入疯狂之境的污染。
当然或许对祂来讲这说不上污染,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影响。
但对于普通人以及修行者来说,却并不是如此。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任何人甚至任何物体都在散发着“污染”,所谓的“污染”不过是物体施加与外界的影响中的一种,真正把它定义为“污染”的是所受者本身。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时候人看到一个人打哈欠,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跟着打,有时候看见别人欢笑,也会逐渐的变得快乐,这本质上也是对其他人施加的“污染”。只不过这个污染对绝大部分人来讲并不严重,以至于他们忽视了而已。
但如果严重一些呢,比如被谣言所裹挟的从众之人,比如被信息茧房所包裹着的盲目之徒,亦或者被那些邪神疯狂洗脑的狂热者。
普通人的呼吸对于蚂蚁来说便是风暴,他的脚步便是地震,而那些神明对于普通人来说更是如此,人与蚂蚁尚且只是物种的不同,而修行者与神明却是生命与无机物的不同。
神明从来只青睐于天才,而不会对庸才施以援手,祂们是大道的头,自然也是无情者,不会因怜悯而行,祂们所撇下的目光中确实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与知识,只是绝大部分人承受不住,称其为污染而已。
万事万物都有污染!万事万物皆不可名状!无一不是强行命名,道不可名!无一不是相对而言,以强弱区分,得道者众,失道者寡!
但对于黄玄素却不仅仅如此。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黄玄素是个天才,只不过他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中上之姿。
这是因为从小他的父母就没有给过他太多的鼓励,让他认为自己一直做的不够好,同时又遇到了太过惊艳的神明,感觉到自己过于的弱小,而他的天资又不符合绝大部分人的普世价值观,也正因如此,他一直以为自身只是中上之姿。
换句话来讲,黄玄素能够抵抗神明的污染,但却会被人类的认知所污染。
毕竟绝大部分时候,看的不仅仅是力量的强弱,还要看性质的区别,人类带来的污染对于黄玄素来讲,比神的污染更加严重。
其中虽然也夹杂着一丝来源于青龙的污染,但对方并不是故意的,祂说黄玄素有中上等的资质,是黄玄素自己的理解错了。
青龙的中上等是跟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来讲,比如说轩辕皇帝,老庄孔孟。而后面他所遇到的姬商羽以及叶孤舟,一个是天地造化所生,一个是可以成为开派祖师的人物,无一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才。
虽然相比于他们黄玄素差了一些,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讲,黄玄素已经算得上是一位天才。
只是这位天才混迹在凡人之中,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道路,反而被其他者干扰,误以为自己也是凡人,甚至在神明以及其他天才作出评价之时,下意识的忽略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明明具备着能够预知未来的天赋,不知道超越了多少人,甚至在某些地方能被称之为神子,却始终没有正确的认识自己,空受折磨,白白内耗。
事实上,世上不知多少天才是因为人类的污染而失败的,他们能够抵抗神明,接近神明,却无法对抗人类与野兽。只能说对于有些人来讲,人类的污染强的可怕。
总之,黄玄素凭借着他远超常人的对神抗性硬生生扛了过来,甚至或许是为了答谢他画出了星象图,那位神明还特意慷慨的给予了他一些知识。
虽然那篇知识只是一个奇怪而又残缺的故事,内容像是扭曲扩张版本的耶稣受洗,对黄玄素现在毫无帮助,不过他的直觉告诉他,这其中藏着某种奥妙,但那种奥密还不是他现在可以参考出来的,不如先放一放,专注于眼前。
黄玄素双手凝聚灵气,形成清水,将自己脸上的血污洗净,净手净面之后,黄玄素从自己的袋子里搜出一沓普通的黄纸和一根毛笔。
百分百纯狼毫的黄竹毛笔沾了沾腥臭的墨水,开始练习书写符咒,为接下来的考核做准备。
现在是考试开始的第三天,黄玄素已经接受了两门考试,昨天上午考了五个小时的术数,今天半夜考了一门观星,对于这两门的结果,他的保守一些评价是一门中等,一门中上,并不足以让他一定能够通过这次筛选考核。
观星是因为试卷相对简单,跟剩下的人比不容易出彩,当然这也跟这里的独特天象有些关系,这里有三轮月亮,而且缺少一些星辰,比如说紫薇星,它的作用是用其中的一颗月亮代替的。
而术数则是因为试卷太难,难度超乎了黄玄素的预料,甚至超过了他前世参加过的全国数学竞赛,其中不少知识在他前世是大学教材里的高等数学内容,
不过黄玄素对此都没有太多的惊讶,数学本来就是天才的领域,其他部分的发展跟数学几乎是脱节的,这个世界数学发达,只能说明这个世界天才比较多。
更何况修行者修行到了一定程度,他们强大的灵魂程度能够让他们化成人肉计算机,进行更高强度的计算,多一些数学强悍的人并不是不能理解。
这也是黄玄素为什么要报多门考试的原因,就是为了防备有家伙打乱自己的计划,他要求的是稳,而不是奇。
而现在他所要进行的便是符咒一道的考试。这一脉的考试方法很特殊,它是提前公布部分考题,也就是部分符咒样式,回去给考生练习,给你三天的时间自由安排,再来进行考试与判断。
这主要是因为符咒的成品率较低,成本也比较大。
有关于制符这一脉其实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符箓,符咒和符法。
制符一道脱胎于仪式中的一部分,也就是其中用于祷告上天神明以及万物生灵的文章。
将这部分文章精炼压缩,就形成了最开始诞生的是符箓,它的作用简单来讲就是向外部借力,比如像神明,强大的修行者或者天地借力来制造种种不同的效果。
这种力量在天地完整的情况下十分强大,毕竟只要一道符箓并且达成一定条件,天地就会借给你力量,就像人机一样。
但天地破碎后就没那么好用了,天地破碎,力量不再,只能像神明或者强大的修行者去借取力量,但这些具备人格或者神格的东西为什么要借给人的力量呢?
要么你跟他有关系,他比较偏爱你,或者是财可通神,花费大量的财力制作,作为献祭品,换取对方出手的机会。
因此现在的符箓往往只有少部分人能用,比如说大家族的嫡系子弟,或者大门派的合格弟子,比如说地球上的道门。
在这之后,一代代的修行者对此改良,结合了阵法的精髓,创作出符咒。
符咒相当于是把一种术法模式作为模型嵌入其中,灌注部分的灵气与力量,并凭借文字调动的一丝天地之力,模拟出符箓部分的威力。
优点是相对符箓更加便于普及,而且功能遍及诸多方面。
缺点就是威力小,制作失败概率高,并且存在有效期,成本虽然降低了一些,但依旧还是有的。
比如说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纸张与笔墨。
符箓相当于一个通信器或者是钱币并不需要承受什么力量,只是媒介。
但符咒是存储力量在将来使用的,因此笔墨必须具备一定的灵气承载与储存能力,承载与储存能力越好,符咒能承载的力量越大,有效时间也就越长。
而另一点失败概率高,也很好理解,将部分的力量封印就相当于让一颗已经已经点燃引信的炸弹不要爆炸,自然是具备很大难度的,必须要把握好每一个笔墨的走向与灵气灌入的流量。
越强大的,能力越偏向攻击的符咒,封印的力量越大,灵气活跃性越高,制作难度自然也越高。
这也是为什么一位制符者,对同一道符咒的结构必须多次练习学习,把握好其中的结构。
黄玄素一有时间就进行练习,因为修行者不需要太多时间休息的效果,他平均每天都要练满8个小时以上,尽快的掌握公开的三道攻击符咒,两道防御符咒以及一道治疗符咒。
相比于其他修行者黄玄素有一定的优势,他天生擅长与感知,在灵气的感知与控制方面要强于其他人,事实上,他只花了大概三个小时就能明白了整体的构造。
令外被他重命名为《万生炼脏法》的炼体法门也发挥了作用,具备灵性的脏器通过经脉影响全身,加强了他对于身体的控制,使它能够更好流通灵气并控制肉体精度。
如果补全了内脏的七种灵魂,并进一步修炼皮肉骨骼,三重肉体推至圆满完全,他恐怕全身的肌肉顾客都会具备一定的智慧与灵性,刚中有柔,变化自如,并且自成循环,排除一切外来杂质。
不过那是以后的事情了,更何况哪怕具备了这种肉体,绘制符咒这种事情就需要漫长的时间进行练习与钻研,没有什么捷径,哪怕是天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练习,提高熟练度,避免失败概率。
不过如果掌握了符法做这方面的内容会简单一些,所谓的符法,实际上可以看成修行者在境界上已经看到了部分大道的边缘,借用了大道的力量。
只不过这种人很少,因为这不仅需要一定的天赋,还需要足够的人生阅历与经验,除非天赋异禀,否则往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感悟世间的大道。
而且这不一定能提升修为,因为修为,境界与实力是三个方面影响修为的,除去感悟大道得到的境界主要还要看自身的资质,也就是对于灵气的感知、控制、承受与吸引能力。
“呼—”黄玄素长舒一口气,气流悠长,还有一股腥燥之味,他的脸上渗出了焦躁的热汗,头发都在不知不觉中有些湿润凌乱。
连续的用脑耗费了他大量的精神,不过真正耗费他心神的并不是这种机器的重复练习与模仿。
而是花在了对未来的推演以及对于其他敌人的防范。
走一步要算三步,这些公开的符咒样式只是第一关,真正的考核内容肯定没有那么简单,估计真正的关键内容会要求临场创作一支符咒,或者是绘制一只更高等级的符咒,而这些辅助的根基与来源肯定就是这些较为基础的简单符咒。
但这还不够,王家的领地占南华州的五分之一还多,面积几乎等同前世华夏的一整个伊犁地区再加上吐蕃地区,虽然不知道有多少人口,但从考场的大小和充实程度来看肯定不少。
黄玄素来到这个世界,走过的地区见过的人甚至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这场综合考试的难度肯定不亚于一次高考。这么多修行者之中聪明人肯定不止他一个,想要占据优势,那么就要更进一步,直接算出考题。
这是有理可循的,通过东方清扬的教导,他在知识上超过绝大部分修行者,估计只有少部分专修符咒的修行者能够跟他媲美。
但是他具备这些修行者都不具备的知识,来自另一个术法脉络【魔术】的知识!
天下术法脉络分五脉,同样是修行五脉之间会有相同之处,比如说符咒除去【源血】其余皆有之,但同时这些法脉也各有侧重。
【道法】三生万物,殊途同归,包罗万象。专攻大道,专攻法门,精气神三宝如意,处天地之间归然不动,自成一界混沌如一,上限最高,路途最远,格局最大。
然而能同样被提起【魔术】自然也不会弱小,他们钻研定数,钻于技,攻于术,所有法脉中修行最易,对资质悟性要求最低,善于制造,成果也最易普及,甚至在没有灵气的时代,部分魔术的奥秘也能以科学的方式流传下来。
而在符咒这一道上,魔术要比道法更加擅长,甚至可以说符咒经过他们的发展,是魔术师的主要攻击手段。
所谓的魔术都离不开所谓的原型,而这个原型实际上就是在符咒与定数深入钻研的结果。
如果用简单的话来讲,那么【魔术】是变中有定,以定为轴,法则与原型为主,万变不离其宗。
而另外一位的【苦行】或者说【佛念】,则是定中有变,如来未来,莫向外求,存乎一心。
【道法】是阴阳相济,动静结合,天人交感,万物同谐,应时而变,双路并集,共同登高。
从魔术的角度来讲,这部分的符咒推演是可以进行预料的,黄玄素凭借这些知识,现在已经推演出了近十种可能性的考试答案。
如果不是这一个修行体系对于其他的修行体系的兼容性太低,黄玄素兼修魔术一脉可能会有更大的收益与突破。
正常来讲道法的修行体系压制不会这么强烈,毕竟它讲究的是阴阳协调以化万物,黄玄素推测,这可能是另外两只比较少见的法脉残留的影响。
黄玄素收起那些练习用的草纸,半倚靠着墙躺着,修行功法缓慢的速度运行,一边休息一边调整自身的状态,数十个未来可能出现的试题在他脑海中沉浮,不断变化,详细的阐述其中的结构。
然而他浑身的肌肉看似放松,实则紧绷,他一直没有放松对于那些竞争者的警惕,尽管根据他的推算,那些修行者不会上门挑战。
首先,他们各自的房间空间狭小,不利于战斗,现在的时间才进行了三天,大家彼此都不熟悉,都不清楚彼此的手段,贸然进入有百害而无一利。
而在他们所在的住宿区格局十分的诡异,像是某种阵法或者是某种空间神通,各自的小房间外面,通道悠长,但是却较为狭窄,像黄玄素这样的身材,只有三个人并肩宽,如果不是受到冥冥之中的牵引,他甚至都找不到自己的房间。
现在的情况大家之间虽然各自都有警惕,但同时也具备默契,真正激烈的冲突在黄玄素的感知范围内并没有多少,至少在住宿区的死亡没有太多,主要爆发在出住宿区与进入考场区的短暂宽阔大道上。
这也很正常大家都是聪明人,比起伙伴之间,对手之间往往能产生更深刻的默契。
就连之前那几个主动挑衅的剑修实际上也是聪明的家伙,居住狭小的地形避无可避,他们的杀伤力将达到最大。
这既是挑衅也是警告,很方便的打消了其他人的威胁性,没有主动的出击,而是亮牌,也表达了自己对其他人没有太大的攻击性,聪明人都已经想到了这一点。
当然他们也暴露一些信息,比如说他们大概率是剑修一脉中的持剑脉,而不是飞剑脉,毕竟在这种狭小的空间的飞剑来去自由,千里取首的杀伤力爆发不出来。
但这并不亏,王家范围内绝大部分的修行者偏向的都是力量型,擅长使用的往往是刀枪戟锤斧等等相对霸道的武器,剑修必然要讲究一定的轻便与灵活性,尤其是持剑一脉特征很明显。
而同样,黄玄素相信有不少的人都在布置自己暗中的陷阱,这种复杂错综的环境为埋伏暗杀成为了可能。
但前提是先了解线路,擅长阵法的修行者估计在想办法短暂的理解周围的阵法,并进行一定的渗透与利用。
擅长符咒的已经在多增加防御符咒的储备量。擅长机关傀儡的估计适应性的对自己的机关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擅长毒药,擅长蛊虫的都不例外,都有各自的方法。
至于黄玄素为什么这么了解?当然是因为他这些都有准备,他已经尽可能的感知与了解阵法,毕竟擅长感知阵法对他的增幅较大,助力他进行进一步的改变;符咒也暗暗藏了几幅,虽然不够,但也可以应急;擅长解毒的功法与身体也进行了一定的适应性,提高了运转效率,专注于分解毒素与察觉毒素;提前查看自己的运势与未来想办法避免部分灾祸……
他的手段足够多,虽然每一方面都不一定很突出,但都有点擅长,推己及人,他自然了解其他人的手段。
但黄学素依旧怀有谨慎。天地之大,新的手段,各自的秘传层出不穷。他怎么知道对方没有隐藏的手段?
他之前已经因为过鲁莽与轻视吃过亏了,虽然那其中有着神明的引导存在,但毕竟他自身也有一定的心魔因素。
就比如说他之前推算的那位毒素存在,他已经预料到再过两天,会在考蛊虫一脉的道路上遇见他。
那个人与黄玄素从没有见过,但就能跟自己牵扯上一道未知的因果关系,本身就有些不可思议。足以让黄玄素感到警惕与谨慎。
之前他之所以不把自己推荐的考题泄露出来是因为他知道肯定有不少人在窥探着自己,并不是因为自己很强大,而是因为谨慎与怀疑,真正的杀手从来不会把杀意埋在脸上,也不会见面就伤,而是会做足准备,收集好情报,怀着冲突的耐心等待机会,一击毙命。
人族的印象中,妖族往往很傻,但实际上妖族十分的狡猾与聪明,他们是体内隐藏着狩猎的野性。狮子的博兔宜用权力,他们永远怀着谨慎与敬畏之心,他们的社会之中存在的杀机,以至于死亡,他们会比人类更懂兽性与危险。
这些修行者都像隐藏着的毒蛇,草丛中窥探着的黑豹,只等待一个合适的出手的时机,而他们一出击就是必杀,杀死之后估计还会补刀,务必让对手永远不能翻身。
而黄玄素也知道那个时机。武斗考试在最后七天,七天之前的那两天将会是最大的狂欢与战斗之夜。
这是猎人之间的默契。
至于那些不遵守默契的家伙,提早暴露出来估计会被大家联手针对,没有人希望一个狂妄而且出手迅速的猛虎待在自己旁边,毕竟毒蛇虽然隐藏着,但起码现在没有危险。
然而就在黄玄素仔细复盘着接下来的行动,思考着自己的防备,有没有任何问题,思虑有没有有所缺陷的时候。
一个令他感觉些许惊讶的消息传到他的脑海之中,术数与机关停止考核,术数魁首与机关魁首已经决出。
现在考试才三天,魁首就已经取出,就说明这两个人在这两方面的修行上令那些大人物都感到吃惊,展露出了碾压的实力,暴露出的天资足以超越史上的记录。
术数黄玄素已经考过,他自然知道那东西有多么难,而机关哪怕黄玄素没有参加,都可以清楚的知道那更是困难。
机关是一门综合的学问,它同时涉及到了符咒,阵法,练器,你这还有偏门一些灵厨,传感,编织术。
妖族并没有明确的姓名,所以他们的名字有时候更像一个代号,术数魁首的名字叫做甲乙,机关魁首的名字叫做墨穷。
短暂的轻微惊讶之后,黄玄素内心流露的是一股雄昂向上的情绪,那是来源于生物本能的扩张野性,争斗与比较的本能,在他的内心深处被轻微的激发了。
“真是英杰无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