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霄盘坐在裂云峰顶的玄冰玉台上,周身蒸腾的云煞之气凝成三十六道篆文锁链,将地脉深处涌出的浊气死死封在百丈之外。他闭目内视,只见髓海中那枚“云殛合道”凝聚的晶核正缓缓转动,每转一圈便喷薄出千缕青灰色雷丝,顺着经脉游走时发出细密的噼啪声。忽而山风骤停,天穹裂开九道狭长的墨色缝隙,缝隙中垂落的寒气凝成百丈冰棱,直刺向林霄头顶三寸悬停的《河图·云气枢要》残页。
“来了。”他右手虚握,灵台深处蛰伏的若木灵根突然暴涨。虬结的根须刺破掌心血肉,裹挟着尚未散尽的丰隆雷光,在身前交织成刻满《九章算术·勾股》纹路的青铜云盾。冰棱与云盾相撞的刹那,地底传来三声龙吟般的闷响,方圆十里山岩尽数化为齑粉,露出下方幽蓝如墨的九渊寒潭。
潭水翻涌间浮起八十一根玄铁锁链,每根锁链末端皆拴着半人高的青铜方樽。樽口喷涌的寒气凝成《淮南子·墬形训》所述的“玄冥法相”,其青面獠牙的虚影尚未完全显形,林霄左腕突然浮现两道交叉的血痕——这是他在云殛合道时沾染的“殛云劫气”,此刻竟被九渊寒气激得破皮而出。
“劫气化兵?”林霄瞳孔微缩,看着血痕中钻出的两柄赤红短刃。刃身流淌的雷火与九渊寒气相触,炸开的冰雾里骤然浮现三百六十枚《太乙金镜式》卦象。卦象轮转如飞轮,将整座寒潭切割成九块菱形水域,每块水域中央都浮起一具身披玄甲的骷髅——其空洞的眼窝里跳动着《遁甲开山图》所述的“地煞阴火”。
最先破水的骷髅高举篆刻“天冲”二字的青铜戈,戈刃劈落的轨迹竟暗合《周易·震卦》爻变。林霄足尖轻点云盾残片,身形如离弦之箭射向寒潭东侧,脊柱二十四节椎骨同时爆响,喷薄的云煞在身后凝成三对半透明的“雷殛骨翼”。翼尖扫过水面时,九道水柱冲天而起,每道水柱顶端都浮现《白泽精怪图》记载的镇渊兽首。
“破!”林霄双掌合拢,骨翼上密布的《连山易》蚀文骤然发亮。刺目的青光中,九具玄甲骷髅被强行拽入半空,其胸甲中央的“地煞阴火”竟被云煞之气生生剥离,化作九团跳动的幽蓝火种。火种触及青铜方樽的瞬间,寒潭深处突然探出布满鳞片的巨爪——爪尖缠绕的浊气凝成《山海经·大荒北经》所述的“玄冥真身”。
这尊百丈高的魔神虚影张口喷出冰瀑,瀑流中夹杂着数以万计的《灵宪》星图碎片。林霄右掌按在胸口的云殛晶核上,周身毛孔突然渗出细密的血珠——血珠遇风即燃,化作《春秋元命苞》所述的“燎原血符”,在冰瀑袭来的路径上炸开七重火墙。
魔神虚影发出震天怒吼,双爪插入寒潭底部,竟将整座九渊寒潭掀翻。潭水倒卷形成的漩涡中,浮起三十六面刻满《周髀算经》数纹的青铜鉴。镜面映照林霄身影的刹那,他左肩突然传来钻心剧痛——若木灵根表面竟凭空生出七道《龟策列传》所述的“裂魂纹”。
“九渊淬骨阵……”林霄咬牙捏碎三根肋骨,骨茬刺入掌心时带起大蓬血雾。血雾触地即凝,化作《吴越春秋》记载的“血刃八荒阵”。阵中升起的赤红光柱与青铜鉴射出的寒芒相撞,迸发的能量涟漪将三具玄甲骷髅碾成铁粉。
魔神虚影趁机探爪抓来,爪心浮现的《黄帝八十一难经》篆文竟封住林霄周身窍穴。危急时刻,髓海中的云殛晶核突然裂开,钻出的雷蛇顺着经脉直冲喉头。林霄张口厉啸,喷出的不再是声浪,而是实体化的《甘石星经》星轨——三百六十道星光轨迹交织成网,将魔神虚影死死缠在寒潭中央。
潭底传来地脉崩裂的轰鸣,九块菱形水域同时喷涌玄冥真水。林霄背后雷殛骨翼尽碎,残存的云煞之气在足底凝成《禹贡地域图》纹路。他踏着不断崩解又重组的山河虚影,每一步都在虚空留下燃烧的《洪范》五行印记。
当第七步踏在魔神虚影眉心时,九渊寒潭突然静止。潭水中浮起万千具身披不同朝代甲胄的尸骸,每具尸骸天灵盖都插着《三统历》所述的“镇渊钉”。林霄并指为剑刺入自己膻中穴,抽出的竟是半截闪烁《易纬·通卦验》蚀文的骨刃。
“开!”骨刃劈落的轨迹撕开空间裂隙,裂隙中涌出的不是混沌之气,而是凝若实质的《汉书·律历志》历法长河。魔神虚影在这道蕴含岁月之力的斩击下寸寸崩解,其核心处掉落的玄冥冰晶尚未落地,就被林霄右眼迸射的《考工记》炼器火纹炼化成七枚冰针。
冰针刺入周身大穴的瞬间,寒潭底部升起九根刻满《九章律》律令的青铜柱。柱体表面浮动的《说文解字》篆文突然活过来,化作三百头饕餮虚影扑向林霄。他左掌虚握九渊寒气,右掌牵引云殛雷光,双掌相合时爆发的能量竟在胸前凝成《孙子算经》所述的“天地人三才阵图”。
阵图旋转产生的撕扯力将饕餮虚影尽数绞碎,残余的能量注入青铜柱时,柱体表面的《九章律》文字突然重组为《神农本草经》药性图谱。林霄浑身骨骼发出爆豆般的脆响,每一节骨头表面都浮现出《难经·骨度篇》的丈量刻度——第十境“淬骨通玄”在此刻臻至圆满,而云殛晶核深处隐隐浮现出第十一境“神游太虚”的劫云雏形。
寒潭归于沉寂时,林霄踏着最后一缕尚未消散的《周礼·冬官》营造法式虚影,将九根青铜柱炼化成指甲盖大小的镇渊印。印纽处游动的《尔雅·释天》星象,正与髓海中那枚愈发璀璨的云殛晶核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