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还记得那本古书吧,那上面记载了几种食物,就算在贫瘠之地,亩产也能达到千斤以上!”刘毅说道。
无论是红薯、土豆,还是玉米、南瓜,皆因其极高的产量与超强的适应性,而在大新各地得以广泛种植。
“世间竟真有这般神奇之物?”
刘镇羽激动的问道。
亩产千斤以上的作物……,如果大新得到这几样做作物,那人口会进入飞快的增长。
光是想想就让刘镇羽激动。
如果是真的,那大新再也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了。
“古书上记载的,我相信古书是不会骗我的。”
刘毅相信这个平行世界应该和他前世的一样,所以才把这几种作物告诉刘镇羽的。
“作物在哪?!”
刘镇羽目光灼灼地盯着刘毅,茶盏里的茶水洒在石桌上也浑然不觉。
“你可知道,若能让亩产千斤的作物在大新扎根,不仅能报你大哥的仇,更是要改写这天下的格局!”
“他在大新的对面的一块大陆上,那里土地肥沃,四季温暖,这些作物就生长在那里。”
只可惜美洲实在太远了,凭刘毅目前的本事,根本没办法去到那么远的地方。
“唉,如此遥远的距离,即便知晓有这般神奇的作物,又能如何?
刘镇羽无奈的摇头,以我们如今的能力,根本无法将它们带回大新。”
刘毅看着父亲满脸的无奈,心中也颇为沉重。
“父亲,虽然目前我们无法立刻将这些作物带回,但并非毫无希望。等我手头的事情解决完,我想去一趟岭南道,看看有没有可能,造船出海。”
“岭南道?造船?且不说岭南的船匠能否造出远洋巨舰,光是那茫茫大海上的风浪、海盗,还有不知何处的暗礁......”
刘镇羽重重叹了口气,伸手按住刘毅肩膀,“这风险太大,为父不能让你涉险。”
刘氏也急忙拉住刘毅的胳膊。
“毅儿,万万不可!出海九死一生,为娘如何能让你去涉险?”
刘毅反手握住母亲颤抖的手,温声道:“孩儿并非要亲自涉险。岭南道造船工坊林立,孩儿此去,是想寻访能造坚船的巧匠,再招募一些懂得航海能人。”
刘毅对船可是一窍不通,他只是想去看看,万一能找到一些能人,这事不就成了。
刘氏紧绷的肩膀终于松弛下来,轻拍儿子手背:“不去就好...不去就好...”
刘镇羽沉吟良久,忽然目光一凛:“既然如此,为父明日便启程回乾安城。去寻一些懂造船、通航海的人。”
刘毅眼睛一亮,正要开口,却被父亲抬手止住。
“你安心做你的事,此等改写天下的大事,怎能只靠你一人奔走?”
刘毅在刘镇羽身上看到了坚定的信念。
“父亲,我还有一个方法可以让大新的粮食增产。”
“什么方法。”
“杂交水稻,我们去找一株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这类水稻自身无法完成授粉过程,必须依靠人工,将其他水稻的花粉传授过来,就能结出优质的稻穗 。”
刘毅喝了一大口茶水,接着说道:“第二年再用它结出来的粮食为种子,找出最高产的水稻,一代一代的培育下去。产量就会大幅度提升。”
杂交水稻?没错,就是让现在的我们吃的太饱没事干的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七十年代,袁隆平利用助手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的“野稗”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并发表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
当然,刘毅不是农业学家,他想做成袁隆平那样的成就绝无可能的。
但这个时代的水稻产量太低了,不敢说杂交水稻能够成功,哪怕是稍微提高一下产量也好。
“即便寻到这雄性不育的稻株,又怎知能增产几何?莫要竹篮打水一场空。”
刘镇羽望着儿子的眼神充满了期待。
“哪怕只比寻常稻谷增产一成,以大新千万亩良田计,也是天大的收获!”刘毅说道。
刘镇羽微微点头,深以为然:“毅儿所言极是,哪怕只是增产一成,对大新而言,也是不可估量的助力。只是,这寻找雄性不育稻株应该不容易。”
寻找野稗这过程的确漫长且艰难,袁隆平爷爷用了七年才找到野稗。
但刘毅不一样他现在是国公爷的儿子,关键还是珍宝,只要他能发动各方力量一同寻找,或许能缩短这个时间。”
“父亲,儿子明白这绝非易事,我打算发动各方力量,即便一年找不到,那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儿子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定能寻得那雄性不育的稻株。”
“毅儿,既然你想做,母亲明天就和你父亲一同回去。我进宫找你姨母,让你姨母求圣人帮忙,发动全国一起找稻株。人多力量大,总能找到的。”刘氏说道。
刘毅一听母亲这话,赶忙摆手拒绝道:“母亲,这可不行。圣人日理万机,要操心的都是国家大事,咱们这点事怎能去麻烦圣人。”
刘毅可不想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这事,万一培育不出来怎么办,他也没弄过这些,就会种个玉米水稻的。
“毅儿,这可不是小事,这关乎大新的粮食,关乎无数百姓的生计,怎么就不能麻烦圣人了?刘氏说道。
“母亲,正因为此事重大,才更不能轻易惊动圣人。圣人要处理的事务繁多,边疆战事、民生政务,桩桩件件都关系着大新的兴衰。咱们这寻找稻株培育杂交水稻之事,虽意义非凡,但一开始就闹到圣人那儿,实在不妥。孩儿想先在咱们能力范围内尽力而为,若是到了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再考虑其他办法,您看行吗?”刘毅卑微地解释着。
“毅儿说得有道理,夫人。咱们不能因为心急,就贸然打扰圣人。况且,毅儿如今做事沉稳,思虑周全,就让他先按自己的想法试试。说不定,凭借他的努力,真能有所收获。”
刘氏听了父子俩的话,心中虽仍有些担忧,但也觉得有几分道理,无奈地叹了口气:“好吧好吧,就依你们。”
刘毅笑着应道:“母亲放心,孩儿知道。孩儿一定会竭尽全力,争取早日寻得稻株,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
刘镇羽看着刘毅,眼中满是欣慰与期许:“毅儿,你有这份心就好。为父回乾安城后,也会暗中留意。”
随后刘毅又带着刘镇羽和刘氏参观了一下厂子与研究院,然而,路过火药研究室时,刘毅刻意绕开了。
一路下来让二人惊叹不已,一顿夸赞。
晚上刘毅带着二人吃了一顿小烧烤。
回到房间的刘毅一脸唉声叹气,平白无故的自己又给自己找了一堆活。
“以后我一定做个小透明,啥话也不说了。”
感慨完,拿起笔开始记录这两件事。
前世的刘毅就认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什么事都要记录下来,这个习惯一直保持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