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一路上心急如焚,片刻不敢停歇,快马加鞭地朝着京城赶去。每一次马蹄落地,都仿佛踏在她的心尖上,催促着她与时间赛跑。终于,她风尘仆仆地赶回了京城,与早已等候在此的萧逸尘成功会合。两人没有丝毫耽搁,深知早朝的危机迫在眉睫,当即直奔皇宫,准备迎接这场决定将军府命运的严峻挑战。
早朝时分,宫殿之中庄严肃穆,然而此刻的气氛却格外凝重,仿佛空气都被沉甸甸的乌云所笼罩。大臣们整齐排列,神色各异,但每个人都能感觉到今日早朝的不寻常。
就在这时,皇后暗中勾结的几位重臣神色诡秘地出列。为首的礼部尚书,平日里总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此刻更是一脸严肃,仿佛真的肩负着重大使命。他向前迈了几步,恭敬地向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奏道:“陛下,臣等近日听闻了一些令人震惊的消息。苏震天将军在边疆拥兵自重,行为举止颇为异常,似有谋反之心。臣等身为臣子,不敢对陛下有丝毫隐瞒,特来将此事奏明陛下,还望陛下圣明,仔细明察。”说罢,他双手呈上他们精心伪造的所谓“证据”,脸上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皇帝坐在龙椅上,目光落在桌上那叠“证据”上,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疑虑,心中暗自思索:苏震天一向为朝廷尽心尽力,立下诸多战功,难道真的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就在这紧张的时刻,萧珩挺身而出。他身姿挺拔,眼神坚定,不慌不忙地说道:“父皇,儿臣以为此事疑点重重,实在不可轻信。苏将军多年来忠心耿耿,一心为我朝江山社稷,在边疆战场上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如此忠诚之士,怎会突然心生谋反之意?还望父皇三思啊。”
礼部尚书听到萧珩的话,不禁冷哼一声,语气中满是不屑:“三皇子殿下,说话可不能只凭一张嘴。如今证据确凿,就摆在陛下眼前,苏震天的谋反意图已然昭然若揭,容不得半点狡辩。”他微微扬起下巴,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朝堂之上陷入了僵持不下的局面。气氛愈发紧张,仿佛一触即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苏婉带着边疆老者匆匆赶来。她脚步急促,但神色镇定,高声说道:“陛下,请容民女一言。这些所谓的证据,全都是有人蓄意伪造,其目的就是为了陷害我父亲,还望陛下明鉴。”苏婉的声音清脆响亮,在寂静的朝堂中回荡,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皇帝微微皱眉,看向苏婉,目光中带着一丝审视,问道:“苏三小姐,你口口声声说这是陷害,可有什么确凿的证据来证明?”
苏婉不慌不忙,将身旁的老者带到殿前。老者恭敬地向皇帝行礼,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行礼完毕后,老者声音洪亮地说道:“陛下,苏将军在边疆的日子里,一心抗击外敌,保家卫国,从未有过任何不臣之心。他带领将士们浴血奋战,守护着边疆的安宁,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是边疆战事的详细记录,上面清楚地记载着苏将军的每一次行动,足以证明苏将军的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国家,绝无谋反之意。”
苏婉紧接着上前一步,接过老者手中的记录,恭敬地呈上,然后开始详细说明其中的内容。她条理清晰,言辞恳切,每一句话都有力地反驳了那些伪造的证据。朝堂之上的大臣们听着苏婉的讲述,纷纷交头接耳,对事情的真相议论纷纷。有的大臣微微点头,似乎认同了苏婉的说法;有的则一脸疑惑,仍在思考其中的端倪。
皇帝仔细地查看记录,目光在字里行间中穿梭。随着阅读的深入,他心中的疑虑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愤怒。他猛地抬起头,怒视着礼部尚书等人,眼中仿佛燃烧着火焰,喝道:“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伪造证据,蓄意陷害忠良。如此恶劣行径,该当何罪!”皇帝的声音威严而愤怒,在朝堂中回荡,震得众人心中一颤。
礼部尚书等人被皇帝的怒斥吓得脸色苍白如纸,双腿发软,纷纷跪地求饶。他们额头紧贴地面,身体不停地颤抖,嘴里念叨着:“陛下饶命啊,陛下饶命......”那副狼狈的模样,与之前的嚣张跋扈判若两人。
而此时,在后宫之中,皇后得知了早朝的情况。她气得捶胸顿足,双眼几乎要喷出火来。她精心策划了这么久的阴谋,耗费了无数心血,却再次被苏婉等人成功挫败。她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在心中暗自咬牙切齿,恨透了苏婉等人......
这场早朝对峙,犹如一场激烈的战役,苏婉等人凭借着智慧和勇气,成功地扞卫了将军府的尊严与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