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想起在长江边时庞统曾说过“也该轮到我庞统扬名天下”
的话语,诸葛亮心中也产生了动摇。
“好吧,让他去闯荡吧,”
诸葛亮心想。
然而,听完这话的人群纷纷凝重地点了点头,显然他们绝无背叛庞统与寇封之意!
若真有二心,寇封手中的系统能够检测忠诚度!倘若有人的忠诚度在他讲述计划时下降,他绝不会手下留情!
但目前,这只是个未雨绸缪的做法而已!
“君主,我愿意亲赴曹操营寨成为内应,以图造成其内部动荡,为君主、伯温、孔明等人创造时机,击破曹军!”
庞统的话刚落,寇封面色陡变,随即起身,语气带了几分忧虑,“这,士元兄,此事你可想好了?一旦暴露,等待你的只会是死路一条啊!”
“何况,现长江被我们的重兵封锁,你该如何过江?曹军是否会信任你?即使成功击溃曹操,你又要怎样全身而退?”
面对寇封连番发问,庞统则展现出一种自若的笑容,“主君放心,在下早已筹谋妥当。
与孔明的联系方式已备,绝无人察觉!”
“如若主君想减少损失而击败曹操,进而掌控荆州乃至更多地区,唯有此路可选!”
“目前,曹军正加紧建造战舰,不过曹操最大的担忧在于北方士兵在船上作战的难题!”
“因此,在下向曹操献上良策,定不会有所妨害!”
见庞统如此决然,寇封不禁回忆起历史上的一个典故。
相传在最初的赤壁交锋中,曹操旗下的北方战士因不擅长水上作战而不易立足;正是有人提供了将船只连锁起来的想法,才促成了后续周瑜火攻的胜算,一旦船只链为一体,火借着风势蔓延开来,使得所有的船只都无法逃脱此劫。
如此说来,这次庞统出行确实有相当的机会获得成功?念及于此,寇封也不由自主地舒了一口气。
有了先前的成功案例作参照,这确实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寇封深思熟虑片刻后回答,“既然是你本人已下定决心,那你是否已经筹划好进入荆州北部的具体策略呢?”
庞统听到这话,面露欣喜之色,因为这意味着寇封实际上已经给予了肯定。
他笑着回应:
“主公喜出险境,臣亦乐于尝试。
但这次的情况不同,需要借助出其不意之策略!在我不在的日子里,”
“希望主公能够撤销对长江的封锁——考虑到曹军麾下的北方士兵在水上作战上的短板,因此必须给予他们相应的操练时间!”
“我们在江上作战,也应该留给曹操一些机会。
不然如果他连长江都难以涉足,那怎么可能会以己之短来进攻我们的强项?”
“同时,在这期间,主君也应该加强三军整训,争取降者的忠心,以最为强健的姿态迎击曹军!”
寇封聆听着庞统这番话,也郑重地点头表示同意,并似乎对庞统即将使用什么方法接近曹操有了一定的预见。
随后,寇封向庞统深深一揖,表达敬意:“此役若有胜算,全赖先生之力。
敬请受寇某这一拜!”
看到这一幕,庞统心下颇为震撼且动容,同时也被这种基于信赖的情感所触动,随后与寇封回拜,毅然决然地踏上征程前往荆北。
与此同时,江夏的两万海军已经被甘宁全数召集回江夏水寨,仅仅派遣了一些模糊形状的船只装载侦查兵,用于收集情报!
就在庞统离开后,诸葛亮转向寇封说道:
“主公,士元此次出发是为了刺探曹军内部的情况,并将情报传递给我们,以便找出曹军的弱点和破绽。”
“即使事情最坏的走向——士元的身份被暴露,曹操为人所知的性格应该不会伤害士元,反而可能尝试挽留他!”
“至少,他的生命不会有危险,凭士元的智慧脱离困境并不难。”
听到这里,寇封点头同意,显示了他的理解。
事实上,所有的策略都存在失败的可能,不存在绝对胜利的战事,这仅仅是不同几率间的游戏。
庞统此行前往荆州北部,并非保证能达成目标,但也不至于毫无希望。
而此时,刘伯温却微笑着说:
“主公无需过多忧虑。
虽然曹操号称兵力百万,但实际上仅有四十余万,多半由北方军队组成,在江南地区作战因水土不服战斗力大大削减!”
“而我们主公手下的兵力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战士们愿誓死效忠,并有士元深入曹军营作为 ** ,此乃人事上优势所在!”
“再加之上有天堑长江,曹操以步兵为主,并无舰队配合,这种紧急组建的军队也削弱了其战斗力,此为地势上的有利条件!”
“现下既有了地利又占得人和,主公只需加紧训练士兵等待良机到来。
当良机呈现时,结合天时地利人和之力,必能使得曹操败北!”
听完刘伯温侃侃而谈,寇封的忧虑一扫而空,并赞同道:
“说得对,有了庞士元作为我们的内应就是最好的人和表现,再加上长江这条不可逾越的天堑提供天然防御,确实是最好的地利!古话说得好,得天时不若得地利,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如今在我寇封的手下,拥有超过二十万精锐之师,武将与谋士均属顶级之列,这次战役,我们必然是赢家。”
“尽管曹操能力出众,统一了北方和平原地区,然而之前遇到我也未能幸免损失惨重。
如此看来,我们又何须畏惧?”
听罢寇封的话,所有文武官吏纷纷起身,向寇封致敬道:
“愿意追随主公决战到底,我们必将在此次战役中获胜!”
现在,寇封麾下聚集了包括刘伯温、诸葛亮和庞统在内的三位当代顶级谋士,无论在策略层面或行动执行上,都远超贾诩、程昱与荀攸等人。
军事力量方面更是无人能及,麾下拥有赵云、杨再兴、黄忠、罗成、甘宁、陈到和牛皋这样的顶级武将。
不仅如此,他还有背嵬军、玄甲军和戚家军等强大的部队支持,同时正等待着即将加入的白马义从和绝世将领岳飞。
相比较而言,曹操的部队虽有两倍多于寇封的数量,但却深受水土不服之苦,战斗力低下,几乎处于随时可能崩溃的状态。
加上目前庞统已成功渗入敌营,假如计划实施顺利,那么曹操的一举一动对于寇封来说都将是透明的。
如此情形下,倘若寇封仍然不能取得胜利,那他不如选择自行了断。
提及不利用火攻来摧毁曹操的军队,实际上并非没有考虑这个可能性。
不过现今曹操的大本营在襄阳而非历史上的赤壁战场,对抗的是荆州南部的寇封势力而非扬州的孙权集团,因此情况完全不同。
即便寇封希望复现赤壁之战的辉煌,他获胜的概率又能有多大?那关键的东风,究竟会不会如愿出现?
这些都是未知数,故此寇封还需谨慎考虑,不应一味依赖他人经验。
此时,庞统却独自驾一小舟,到达了荆州北部!
尽管曹操的大军在长江沿线未能捉住寇封,却不可能永久地沿江布阵!
因此,当庞统再度踏上荆州北境时,并未遇上任何曹军。
然而,庞统似乎因未遭遇敌手而不悦,口中无奈说道:“真要我自己去找曹操,还真是费劲,要是直接被抓住就好了!”
笑着摇摇头,庞统牵着寇封赠予他的骏马,明确了前行的方向,径直向襄阳进发!
现今,曹操驻守襄阳,主要是为对抗寇封。
这一切早已与历史轨迹不同,扬州已不再是抗曹的前线力量,寇封取而代之!
眼下,就连对孙权的兴趣,曹操都提不起!
因为当前最大的困扰便是如何攻略荆南,消灭寇封!
曹操带领文武百官驻襄阳后,每日忙于训练水师,调配医官,建造巨舰。
但船只竣工,新的挑战接踵而至!
一日,曹操召集群臣议事,面容略显忧虑地说:“北方士兵不适应江南气候,眼下各营地兵马皆是恶心腹泻,纵使战舰造毕,也无法出征!”
“况且,船只行于江中摇摇晃晃,难以稳立其上,如何对抗敌军精锐的水上部队?实在是令人忧愁啊!”
听曹操此言,贾诩、程昱与荀攸三人面面相觑,亦是无计可施!
内心其实,他们是建议曹操撤退的。
现下大军战斗力仅剩半数,继续在此地强攻显然不明智。
但是这些话,他们不敢明言,因为曹操此番决心铲除寇封,无论如何也要一战!
贾诩虽然已有谋略,即是铁锁横江之策,但又担忧一旦泄露,遭敌放火烧船,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向来自保意识强烈的贾诩并未直言建议,恐遭败绩,自身难保。
因此,贾诩依旧故作镇定,装出毫无对策的模样。
眼见三位重要幕僚皆无力回天,曹操头痛更甚!
恰在此刻,门外曹仁突然禀报,满脸欣喜地冲入帐中,对着曹操报告:“主公,有好事发生!江湖上传言中的‘一得龙凤则可平天下’的凤雏先生竟到了荆襄地区!”
初闻此消息,曹操微愣,随即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