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诸方诸侯目睹寇封也被阻截在宛城附近后,意识到继续冲突并无实益,便纷纷选择休养生息为先!
徐州方面,随程昱、张辽二将率部增援,原本防守的陈登立即转而采取攻势。
依靠张辽的高明指挥以及超过一万的骑兵力量和优势的兵力,成功地重新夺回了合肥!
至此,整个徐州地区再次落入曹操的掌控之下。
之后,张辽与李通率领的五万名将士进驻合肥,令周瑜和刘备难以再有寸土进展,甚至损兵过万。
加之隆冬临近,无奈之下周瑜只好率部撤回长江以南!
提及江东克星,非张辽莫属。
由于江南士兵更擅长水上战斗,步战远不及曹操军队中的精英力量,
即使由智勇双全的周瑜统帅,也无法取得胜利!
因此,在周瑜与刘备无奈班师回营之际,对于寇封占领曹操众多土地的情况极其不满,
孙权同样愤怒不已——明明大家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为何只有你不劳而获?
这令一股浓烈的忌妒之火在他心中熊熊燃烧起来。
他并未忘怀之前,寇封曾在战场上重创东吴大军及数名大将。
这次自己不仅损失惨重,且毫无所得,这种憋屈感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于是,当周瑜回到江东之后,孙权不得不再次策划向荆州扩展版图。
毕竟,唯有占据荆州方可实现当年楚国的霸业梦寐以求之壮举!
既然中原来路不通,就只能攻打荆州实行两岸共治,亦可以达到称雄一方的目的!
当然,想要除掉刘备,现阶段周瑜也束手无策。
刘备终日与其两位兄弟相伴,周瑜找不到合适的下手时机,所以暂时作罢!
刘备心中对孙权此番失败倒是有了一些更为详细的打算。
他认为,对于已经传了三代的江东地区,不能操之过急,最好与孙权形成联盟,甚至结为一家。
若能如此,将来即便是与其他江东大家族联手,也有充分的理由共同争夺孙家族业。
然而,如果直接反对孙权的统治,那么自然就是要拥护已故领袖孙策的长子孙绍即位。
毕竟,孙策打下的江山不应该落入其弟弟孙权的手中,尤其是当孙权还在排挤自己的侄儿时。
这个念头在刘备脑中盘旋,让他心里既兴奋又痒痒,几乎迫不及待地想立刻实施。
他深知,长江天堑使江东自保有余,即便外患不多,但足以让他在江东称王称霸。
然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则要依靠一个方法:通过孙权的妹妹孙尚香,这位江东知名的弓腰舞者来建立两家之间的联盟。
尽管与她有接近三十年的年龄差距,但这却是联姻的关键人物,即便是以刘备的豁达,提到这桩婚事也会有些许的难以开口。
至于大乔,则不在考虑之列。
孙权早已将她安置在庐江,让她在那里安享晚年,远离政治漩涡中心,以防那些忠诚于孙策的人支持孙绍夺位。
因此,这件事需要巧妙布局,最好是让周瑜或孙权本人提出来,如此刘备方能有可乘之机。
另一侧,在其他地方的战火逐渐平息之际,特别是豫州被寇封占领后,他与曹仁在宛城的僵局终于出现了转机。
已经与曹仁在宛城对峙了一个多月,眼看寒冬即将到来,寇封明白必须在这个最后的一个月里攻克宛城,否则就得回撤江夏。
好在这时,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尝试,智谋出众的庞统最终为寇封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战略方案,用以击溃坚守城中的曹仁。
见到希望的寇封立刻召集团中将领,共同商量作战细节。
最初投入这场战役的力量有五万余兵力,而在近两月的对峙中,已经有高达八千人的伤亡留在了宛城城墙之外。
而相比之下,城内的防御军所付出的代价更高!通常情况下,攻方的损失应该更大,但在寇封强大的抛石机关支持下,情况却反常地颠倒过来。
数百个这样的抛石机关不断地对城墙发起攻击,即便像曹仁这样经验丰富、在曹操麾下被视为最能守城的大将军,也难以抵抗这种猛烈的轰击。
结果,曹仁率领的三万精兵已经有一半以上的减员。
尽管第一次试探导致了两千人丧生,寇封迅速调整战术,坚持用抛石机关不间断地炮击宛城。
直到近半月以来没有直接派出步兵进攻,这种非传统的方式有效减少了人员的牺牲。
正是这些石头堆积,差点把护城河填满的同时,也在消耗敌人的实力,最终造成了如此严重的损害。
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下,曹仁仍能够坚守阵地超过半月时间,这让寇封也不禁对其军事才能表示敬佩。
困于宛城一个多月以来,现在听到了庞统提出了破城之策,这对寇封来说无疑是好消息。
“我们只有再过一个月就进入冬天了,考虑到退军所需的时间,留给我们的只有半个月的机会,一定要在这段期间攻克宛城。”
寇封向聚集在营帐内的诸位将领郑重宣告道。
如果在未来半月之内我们不能攻克宛城,我们便只有撤兵的选择,那样一来,曹操将主导整个荆州战场的局面!
故而,这半个来月,无论如何都必须占据宛城,不然荆州从此将无一日安宁!
当寇封的话落,赵云、罗成、陈到以及庞统皆面色沉重。
随后,只听见庞统进言道:
“主公,现在曹仁部众已折损过半,而宛城正是保护洛阳与许都的防线,如果我们绕过宛城,假装要进攻许都——”
“即使曹仁知晓这是调虎离山之计,为了许都,也就是曹操所在地,他也必带兵来阻挠我们。
否则,一旦我军突破许都防线,所有休战的势力,像孙权、刘备、马腾他们,必定会对曹操再度发难。”
庞统此话刚毕,寇封思索良久后认同了这个虽然有些草率,但却是明面的战略布局。
这里所谓的明确战略(即阳谋),意指的是对方很清楚地明白你的目的和意图,却仍然无法避免掉入你的设计,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必须面对的风险。
若是寇封率领部队攻打许都,如果曹仁不予理睬,即使他们是兄弟,也将不可避免地在曹操心里种下疑虑。
因此,这个策略实际上是在施压于曹仁,迫使他必须出动阻截寇封北上进攻许都。
就算许都附近还有将近十万兵力防守,
在这个谁也不会认为寇封能在这半个月内攻克许都的情况下,
曹仁仍然必须响应许都需要援助的召唤!无论他知道这是不是个圈套。
假若曹仁不为解救曹操挺身而出,即便保得住宛城又有什么用呢?曹操与宛城相比较,
哪个对于他来说更加重要,这将对未来君臣间的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即便是骨肉之情,在面对曹仁不把曹操的安全视为首位时,也会变得淡薄!
这同样也是为什么许多朝代里,宦 ** 掌控 ** 面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人类往往偏爱听话、始终将自身置于最安全位置之下的属下。
即使是史上最英明的君王,也难以抗拒这种倾向。
即便是在曹操身边的这些亲属中,尽管夏侯渊、夏侯惇和曹仁各有所长,超过曹洪;但实际上,曹操最信任的兄弟就是曹洪。
这并非空穴来风,曾经在曹操追赶董卓时遭遇吕布设伏命悬一线的关键时刻,
正是曹洪慷慨地将马让给曹操,使他逃得性命!自那时起,曹洪被委任管理挖掘古物的摸金校尉一职,手握重金无数,即便是曹操也从没对曹洪有过一丝猜忌之心。
即使后来到了曹丕掌权的时代,宗亲势力试图侵占更多魏国领土,意图针对曹洪的时候,就连曹丕的母亲、曹操的妻子卞太后也曾以曹洪当年救驾有功为理由严厉谴责曹丕。
最终,曹丕也未曾对曹洪有所举动,反而还对其加以褒奖。
所以,庞统提出这项计划,旨在使曹仁领兵出征抵御,这样他就不得不放弃宛城。
此外,假如曹仁失去宛城控制,但当此消息传至曹操处时,
他不会责罚曹仁,甚至还会表彰曹仁的贡献。
因为与丧失一座城市相比,自己的心腹能够优先考虑自身安全,必然会让曹操更加看重!
用一座城市的损失换来最高统治者的绝对信任,这岂非是明智之举?
寇封确信,面对这样的情况,曹仁会作出正确的抉择的!
随着庞统的话语落下,寇封随即放声大笑起来。
\"士元这招真是神妙绝伦,若曹仁不领兵回防许都,就等于让曹操不再信赖他的大将军了!\"
\"赵云,你率白马义从来我旗下,连夜进击许都。
余下的部队随我后退三十里,为赵云行动掩藏 ** 。
\"
\"要让曹仁误会,我真带领大军北上去攻许都了!”
寇封发布完命令,诸位将领纷纷受令行动。
赵云便指挥自己的白马义从,挂满了旌旗,高举'寇'字大幡,昂首阔步地通过了宛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