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首领,岂能不让士卒与民众效死尽力?
因此,在甘宁的带领下,这四千精锐轻易突破张允万余荆楚水军的防线,一时间,尽管对方人多势众,依旧无法匹敌。
当张允看到这番景象时,不禁勃然大怒,提起手中的战刀,便直接朝着甘宁杀去。
他深知要扭转劣势,唯一的办法就是阻击甘宁及其部下,以便身后的四万水军获得调整的机会。
若不能成功,这场战斗恐怕他们会全军覆没!
此时此刻,张允心念及此,决心要铲除甘宁这一威胁,才可能阻止败局的到来。
于是他挥舞着战刀,朝甘宁扑过去,同时大吼道:“小小一个水贼,居然也敢在此嚣张,送你一条命吧!”
听闻张允之言,甘宁顿时火冒三丈,手握横江刀愈发用力,心中的愤恨难以平复。
甘宁回想到自己曾因是水贼被人轻视,若非得到寇封的信任成为水师督将,多少人在得知他的过去后都投来鄙夷的目光。
无论是在益州还是荆州的黄祖手下,这种情形始终存在,怎不让甘宁愤懑?
此时张允还不忘讽刺甘宁,对于这样勇猛的将领来说,怎能忍下这份挑衅?因此,甘宁目光冰冷地注视着张允,厉声道:“你已经快没命了还这么嘴硬,不错,我甘宁——你们所谓的‘水贼’,今天就会在此全歼你们十万大军!”
话音未落,甘宁猛然一跃,双手使尽全力挥动,将充满不可阻挡之势的横江刀向张允劈落下去!
二人初次碰撞,从甘宁手中武器传来的强 ** 立刻将张允人和战刀一起劈成了两半!这一击显然携带着极度的愤怒。
张允还未发出哀鸣便已然丧生当场。
随着他的死讯传来,原本就在四千荆军面前苦苦抵抗的荆州水军顿时乱了分寸,阵型混乱不已。
水战不同于陆地战斗,士兵必须在不稳定的小船上对战,这比地面交锋更为困难。
近来江夏水军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没有停止训练水上战术,相比之下,荆州水军因缺乏实战已久,其士气、战斗力均有欠缺。
如今失去副都督,自然是兵败如山倒!
见此情景,陈就、苏飞、邓龙三人遵照甘宁指令,将己方舰船停泊在荆军外围。
这样一来,除非撞破江夏水师的防线,否则蔡瑁的舰队别想离开战场一步!
然而,被困于西陵水营的荆军,哪有能力打破这一环环相扣的封锁?
很快,围绕圈形成后,在苏飞的率领下一万六千余江夏水兵迅速跳出船只,直接向蔡瑁军队发动进攻。
由于舰艇失去了移动能力,蔡瑁麾下的四万人如同待宰羔羊,只能眼睁睁地成为敌人 ** 的对象。
在甘宁 ** 张允后,命令部下取下张允的人头,用来威胁并尝试说服荆军投降:
“张允已经死去,凡投降者均不加害。
只要你们能活捉蔡瑁,我主必有所赏!”
“此役与诸位并无仇,一切罪责在蔡瑁一人身上。
因此,只惩治罪魁祸首,其他人概不追究!”
甘宁的话语激励下,两万名江夏海军也开始纷纷响应,一时之间整个战场充满了江夏海军劝服对方投降的声音。
再者,水师副都督张允在他们面前被甘宁一刃砍成两半,这让众多士卒心底不禁生出畏惧。
面对如此英勇的敌方大将,众人不知如何应战。
随后,便有人丢掉了手中的武器,面带恐惧。
“我……我投降!”
一个开始之后,紧接着就是第二个、第三个,随着第一位士兵放下武器后,越来越多的荆州水军相继弃械,失去了斗志。
原因显而易见,人皆畏死;况且大家同为荆州子弟,为何要自相残杀至你死我活?
再者,甘宁已经表明,此次战役只惩办首恶,普通士兵不在惩治范围内,这使得在注定失败的战场中,士兵们又怎会有与敌奋战到底的决心?
随着投降者日益增多,战局越来越对寇封有利。
蔡瑁眼见此情此景,不禁悔恨不已。
如果他当初没有固执己见,小觑甘宁,亲自率领十万人马出战,又怎会落到如此惨境?
因此,蔡瑁此刻愤怒地质问道:
“这是在蛊惑军心的妄言!那甘宁不过是水匪出身,身为贼人又怎么会有信守诺言的道理!”
然而,蔡瑁的愤怒咆哮并未起太大作用。
军士们早已决意投降,不愿意继续拼杀,这种时候,又哪里是平素仅有恶名在外的水师都督能够左右的?
三国风云再起,一开篇便背叛刘备。
蔡瑁一声巨喝并未能使众士恢复冷静,士兵们都因惧怕甘宁而惊惶不已!多数士兵屈服于盲目的群体效应之下,十万大军出击,其中有五万人陷入陆上绝境,被寇封的大军牢牢包围;另外五万人的水师也被甘宁带领着战舰封锁在了西陵水域之中,动弹不得!局势的逆转似乎已不可避免。
尽管蔡瑁能力出众,但在士兵心中的声望主要源于他的权威而不是爱戴,面临生死存亡之时,将士们并不愿为他赴汤蹈火!又有谁愿意跟随蔡瑁走向绝路?
见状命令无效,蔡瑁顿时暴怒,却无计可施!
恰在此时,蔡瑁身旁一位将军见情势不妙,瑟瑟发抖地建议道:“都督大人,目前的局势不容乐观,我们不妨归顺以求自保!”
这句话更加激起了蔡瑁心头的怒火,他立即拔出腰间配剑,将这位提议投降的 ** 当场处决!随后冷峻地扫视周围守备的将领们,愤声道:“谁敢再多言降字,一律格杀勿论!”
在场的众将领看到蔡瑁这般歇斯底里的表现,心中无不愤怒。
实际上,蔡瑁向来偏私亲友,在军队内部横行跋扈已久。
像蔡中的兄弟们才能有限,依然高居重要职位,这早就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
而今看到蔡瑁不顾他们的安危,执意拉大家一起走向死路,愤怒终于爆发。
一名士官站出来喊道:“伙计们,蔡瑁这家伙杀了我们的同僚,不再给我们留下活路,甘宁说过抓到蔡瑁会有重赏!我们何不抓住他献给寇封,以此为晋阶之路!”
其他将领听到这番话后,一一呼应:
“说得对,既然蔡瑁无情无意,我们也毋须再为他效力!”
“传闻那寇封唯才是任,或许加入他的阵营后我们的地位反而能够得到提升,那就这样反了吧!”
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多荆州水师战士的目光瞬间集中到蔡瑁身上,然后纷纷朝蔡瑁发起攻击。
见此情景,蔡瑁惊恐道:“你们,竟然想这样反叛?”
面对即将发生的叛变,这个昔日掌控着荆襄水军的一方豪强感到无比的恐慌!
这一刻的蔡淼不再是那个威风八面的指挥官,而成了一个面临灭顶之灾的人!
蔡淼武功不错,但相较于甘宁,差距明显,根本无法给荆州士兵带来无法战胜的强大感。
再加之这些士兵本来就对蔡湄心怀怨恨。
在这样的危机时刻,蔡湄非但没有保护想要活命的同伴,反而对试图反抗的兄 ** 下 ** ,自然激起了士兵的强烈反抗。
于是,在无需甘宁出手干预的情况下,蔡湄的亲信将士们率先行动,直接制服并将蔡湄紧紧捆绑起来。
当甘宁带领部队登上海盗首领所在的船只时,他已经看到了被活捉的蔡湄,他愤怒且无助地看着对方。
随后有几名为头的荆州士兵跪倒在地上请求道:“甘宁将军,蔡湄已由我们生擒,请求您【敏感内容较多,无法继续输出】
\"正好,主公前些日子还在为如何对抗曹操的大军犯愁,现如今荆州水军已全军覆没!\"
\"即使曹操占据了荆州北部,他也无法得到水军和水军将领,如此一来,怎是我主对手?\"
谈到此,甘宁等人大为振奋,心间尽是痛快之感,这样的胜利让他们倍感畅怀。
在这次战役中,甘宁率领两万兵力击溃了五万的江东水师,并使蔡瑁所统帅的十万水军陷入了困境。
想到此次大捷传出去,必能让甘宁威名远扬,让他证明给曾经小看他的人看,到底是谁瞎了眼。
在投降的荆州 ** 面前,甘宁确保了剩下的三万五千余名水兵得到妥善安置。
不仅仅是这些人可以大幅增加寇封的力量,数以百计的巨型荆州战舰也是寇封亟需的战略资产,未来对抗曹操南方进军不可或缺。
随着水上战斗结束,陆上战争也在逐步接近终结。
当寇封指挥六万步骑兵突袭时,岸上的五万荆州水师陷入了混乱。
本来这些军队以为没有任何伏兵,谁知下船上岸后却从四周涌来了将近十万大军。
实际上,所谓的六万人,不过是通过夸张的宣传来增强威慑力量的策略罢了。
考虑到江南缺乏骑兵,整个荆州大概也只有万余匹马,且主要用于供给各部队将领使用,真正的有效骑兵队伍并未形成。
寇封手下的那五百背嵬军及三千玄甲军几乎是在江南不可战胜的部队,对付蔡瑁,显然不需要暴露所有实力。
因此,这些精锐并没有参与战斗,仍然守卫着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