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张良也意识到这一问题,心中暗自叹息,其实在中原亦曾出现类似的情况。\"各位瞧瞧,这里是南海郡最新规划设计的安置点分布图,仅有十个。”张良摊开一副绘制在丝布上的地图,用手指分别指着标注之处继续说明道,“依旧是先到先得。”
这些越族首领一一记录下来后相继离开。
陈刚和张良始终对他们能够获取并送来足够的奴隶这一点充满信心。
依据几日来的观察研究,与秦人有所接触往来的不过是一部分越族人群,更辽阔广袤的深山野林中栖息着大量所谓‘蛮人’。
天下无论何处均属王土,普天之下无不是帝王臣民。
既日照所至皆为我秦国领土,断不允许有任何‘
毕竟他们是从远方而来,尽管分配了一套住房,但家里几乎没有任何存粮。
勉强维持自身生计已经不易,如今又多了两位来自南越的女子,更是让本就不富裕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因此他们干活时格外勤奋努力,原本需半个月完成的工坊搭建,仅用十天就完成了。
这全都源于阿明之前许下的承诺——一旦熟练掌握制糖技术,每日收入可从十五钱提升到二十钱;若全面掌握技能并通过考核,更将获得工师称号,从平民身份跃升为小吏。
阿明看到他们的热情,心中想起了大将军张帆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世间众生忙碌,皆因利益驱动。
要是像传统那样依靠刑徒或劳役来榨糖,怕是得用鞭子抽打才能达到这种效率。
但这正好迎合了阿明的想法。
收获的甘蔗必须尽快榨汁制成糖,否则很容易腐烂变质。
---
第107章 制糖作坊
\"既然如此,那就麻烦各位了!\" 阿明合掌,向站在工坊内的工匠与普通百姓们致礼。
大家连忙回礼,随后纷纷开始忙碌起来,而李峰也主动加入其中。\"别乱动!如果弄坏了齿轮,整个生产线都会瘫痪!\" 技师王强立刻阻止了好奇心旺盛的李峰。\"不是让我帮忙的吗?\" 李峰满脸不解。
之前在木材厂时,他还亲自操作锯台完成了许多木料切割,可今天却连碰都不能?
王强笑着解释:\"这跟需要人力的手摇锯机不同,陛下最新发明的制糖机器,是由上百个齿轮和轴承组成,并由水力驱动的半自动化设备。\"
\"齿轮?轴承?半自动化设备?\" 李峰瞪大眼睛,抓了抓头。\"别说你不懂,本公子我也不了解这些具体细节!\" 阿明摇摇头笑道。
见二人目光齐刷刷投来,王强回忆起大将军张帆所编写的使用手册后,胸有成竹地进行解释:
\"您看这是陛下称作传输带的东西。
整体以结实粗麻布制成,在麻布下方缝接了许多长条状木块,这些木块正好与齿轮吻合,一旦水车转动,带动齿轮运转后,输送带就能将洗净后的甘蔗送到前方的压榨装置中去。\"
指着外面的水车,王强接着说:“水车启动,能把渠道里的清澈河水提至高处,随后沿着预设管道流入水池,从而用于清洗甘蔗。”
“真是巧妙啊!” 李峰感叹着:“那我又能做什么呢?”
“呃……” 王强略微停顿,指向压榨机下放的水桶说:“稍后负责将榨出来的甘蔗汁搬运至熬煮区域……”
“这么说,在这制糖工坊里,耗时费力的主要步骤只剩下清洗甘蔗和最后熬糖这两项了?”
“没错,公子真是聪慧无比!”
阿明微微一笑,接受了王强的溢美之词,然后点点头说道:\"那么,开工吧!\"
王强再一次确认无误之后,命令在外面值守的技工将水车与压榨机连接起来。
随着一个齿轮接着一个齿轮开始运行,发出了嗒嗒嗒的声音。
同时,传动带在齿轮的作用下也缓缓运动,已经清洁完毕的甘蔗被慢慢传送到另一端。
伴随着压榨机器的轰鸣声,甜甜的甘蔗汁通过特别铺设的沟槽流进下方的大水桶。\"真是神奇!简直无法想象!” 李峰惊叹不止。
阿明看着堆积起来的甘蔗渣,轻轻叹了口气。
按照大将军张帆的介绍,这些甘蔗渣实际上是可以当作牲畜饲料使用的,可惜宫廷所收藏的农家书籍缺少了一些关键页面,导致制作方法也因此失传。
实在让人觉得可惜,这样宝贵的资源只能当作烧火材料处理了!
不久,在齿轮发出的清脆咔哒声响中,一根根的甘蔗变成了无数的干瘪残渣,很快就被转移到早就准备好的熬煮区了。
由于保密原因,熬煮工作的工人都由秦人担任。
张帆并不担心自己的同胞们学会这个工艺,在他看来,在当前这种国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之下,即使有人试图参与其中,顶多不过是作为原料供应商出现而已。
这是因为彼此所掌控资源量的巨大差异——规模越大,成本就越低。
张帆确信,只要简单运用一下价格战策略,就能轻松击溃国内可能出现的竞争者。
他一直认为,无论是糖还是食盐铁器一样,都是获利丰厚且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
蒙毅不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心中暗忖,古人果然智谋深远,然而自己这样的“外来者”也并非愚钝。
看似一切顺利,但他深知历史上种种隐秘——比如曾经的博浪沙刺秦事件,以及引发争议的东郡陨石案,不过是那平静表象下的冰山一角罢了。
如果将那些背后的故事整理成案卷,估计会堆积如山。
他故意让赵高与胡亥留在身边,就是想把潜藏的力量诱引出来。
而从目前局势看来,似乎对方正盯着关押于皇陵中的胡亥。
毕竟,自从返回咸阳之后,赵高已然散尽门客,紧闭大门,公开着书立说,以消除所有人的怀疑。
他的行为可谓滴水不漏,既避免吸引不必要的目光,又能自保无虞。
所谓明哲保身,不过如此。
此时,蒙毅脑海中浮现某句名言:“斗争乐趣无穷!”他感到一股斗志涌上心头,随手拿起一卷竹简继续阅读。
这是一份由子婴加急送来的文书,内容提到岭南已经榨出了一千五百斤蔗糖,正在大批量护送往咸阳。
考虑到这些稀罕之物的珍贵,蒙毅决定拿其中五百斤奖励宗室及朝中重臣,剩下的部分则在咸阳公开售卖。
价格方面自然要高一点,每斤定为两千元,如此既能彰显价值,又能让咸阳富户乐于消费——富贵之人素来只追求贵重之物。
这一举措下来,除去分给宗室三成之外,还净余一百四十万钱进账!虽然略少于预期,可毕竟是头一年,尚属正常范畴。
接下来便是处置押运的人力安排。
据悉,随行队伍里包含一万精锐越兵壮丁,并有子婴与郦商亲自率领。
此外还有许多越人妇孺和大量女隶相随。
望着眼前记录的详细数字,蒙毅忍不住轻笑:有时候给予适当资源,总能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
至于后续计划,则是针对那些越族士兵家庭如何安置展开考虑。
当初曾承诺让他们迁居到关中地区定居。
而且这支部队忠心且擅长丛林战法,在他构想中,未来还可派遣这支队伍深入巴蜀边境驱逐躲藏的少数民族部落,补缴历年拖欠赋税。
思考片刻后,他对具体落脚位置渐渐有了思路……
---
沿着渭水流域,一座古墓矗立其间,此地乃先帝祖母夏太后的陵寝所在。
因她非正室出身,并未归葬寿陵,而是单设陵区。
然而随着后来设立的皇家园林范围扩大,普通百姓无法入驻,导致原本愿望——能够遥望子嗣夫婿的愿望难以实现。
如今蒙毅决意代太祖完成遗愿,准备在这片旷地中迁移安置越军眷属。
当然不能按照寻常农夫标准分配百亩肥田,但可以划分一部分闲置林地供其使用。
毕竟越民不擅长农耕劳作,只需少许耕地足够自家食用即可。
他灵机一动想到另一办法:不如令他们广植桑树,利用养蚕获利贴补日常生活。
幼童皆能完成采集工作,所得蚕茧由朝廷统一回购,也算是间接带动经济发展了罢?
蒙毅略作思索,将自己的想法书写在竹简之上,交待下属送往尚书审核处理,而后再次翻阅剩余公文。
上郡方向传来捷报,近期盐湖战役告捷斩敌首二千余级!照规矩须得论功行赏大块田土……鉴于北方边疆广阔空置的土地甚多,这次新晋爵位者可选择将其封地划归到北部边塞地区——比如贺兰山东侧区域。
这里草场肥美水源充足,号称塞上江南,大致包括如今银川至中卫段一带。
不过若想将其建设成日后的大粮仓,还需大规模修水利设施配合。
对比之下,南部山峦叠翠之处劳动力储备丰盈得多,尤其来自南方蛮荒之地的新附越人正是极佳补充对象。
再者俘获的物资也令人惊喜不已:四千余名匈奴奴工,数万只牲畜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万余匹駃騠——一种传闻中匈奴特有种群骏马!
这种混合育种的生物性能相当独特,结合了父辈与母辈各自的优点:力量强劲的称为马骡;灵活迅捷叫驴骡。
即便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里仍被广泛应用于运输或劳动作业领域内。
于是乎,蒙毅打算精选本地若干良种公驴用于交配生产更多高品质马骡
改良后的四轮车因承重能力大增,可以有效削减陆路运输费用。
不用多言,就拿支援王明远征边疆来说,北部郡县的粮仓已经耗去了存粮的一半,西部郡县更是几乎被搬空,老鼠饿得直叹气...
其间消耗的主要粮食其实都被沿途押运粮草的百姓吃了。
历史上长平之战也是同样的情况,《吕氏春秋》提到秦国尽管在长平大获全胜,但此后三年战争才告终结,士卒疲惫,粮食殆尽。
可在高成眼中,新式四轮车的出现不但能够改善军需输送,还极大促进商品交流,从而影响到手工业的发展兴盛,这又将反过来驱动技术改进的需求和进程,最终引发广泛的变化!
最初的四轮车辆构造相当朴素:前后两对轮子分别固定在独立的底盘上,通过一根竖直的主轴连接,这样便能轻松处理四轮同步转向的问题。
很多时候一点就开窍了。
高成画好草图之后随即意识到,单单改革马车结构还不足以提升效率,也需要优化马匹牵引的方法。
即便我国古代在四轮车设计上落后于某些文明,但是在驾驭方式上却远超其他地区。
当时西亚、欧洲和北非使用的双轮车通常直接把缰绳绑在马拉的颈部位置,这就使马拉动车子的时候压迫脖子和气管导致窒息,因而速度十分缓慢。
这个弊端同样影响他们犁田用牛的情况。
而当时的某国采用的方式是在肩胛骨区域受力,避免对呼吸系统的妨碍。
然而这就带来了另一个缺点,整车重心偏高,在急转弯时容易侧翻…
再看四轮车另一优点便是,实际上马拖动的是导向轮与前悬挂系统之间的连杆。
高成思忖了一会儿再次修改原图纸。
据他的设想模型中表明,垂直轴所受扭矩大小和车轮受到的横向压力成正相关,也同轮胎半径有一定联系。
因此前轮尺寸应当略小一些,在配备合适的调节机构后可使前进轨迹与车轮运动一致从而减少侧向阻力,所以即使没有差速装置也能实际运用。
因为差速装置关注解决圆周方向的动力差异问题,而此车辆面对的是轴向运动(包括运动矢量中的平行分量部分)问题。
待高成画好第二个设计方案,看到图上描绘的大车厢型样式不禁愣神。
想到一个长期执政女王那豪华座驾四轮马车的样子,他也决定为自己打造一个专属版本。
对方是某个女王陛下,可自己是一位皇帝。
说干就干!
虽然造不了螺旋弹簧,但平板弹簧完全可以制作,装上它!
天子宫员们使用的六匹马来牵引的车厢尺寸惊人巨大,每匹马拉行过程中能产生1.5倍于自身的动力效果。
于是考虑配置沙发软座、茶几桌面、取暖火炉甚至冷却箱吧。
嗯,保护措施当然也不能忽视,用金属框架加固外壳为宜;至于大面积玻璃就不切实际了--君子当远离危险之地。
不如就设置些带铁栏防护的小窗口。
他又大致勾勒出车身架构示意图,外饰部分可以放心交予专门匠人负责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