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钰带着春萍和春月终于出门了,马车缓缓驶入内城北边的青云巷。
巷子宽阔而幽静,两旁高墙耸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巷子里,只有襄阳王府一家,府邸大门巍峨壮观,气势磅礴,门上的铜钉闪烁着寒光,透露出一股威严和庄重。
两只石狮子雕刻的栩栩如生,则宛如忠诚的卫士,威严肃穆地蹲伏在大门两侧,眼神透露出一种沉稳和肃穆,心甘情愿的守护着这座府邸的安宁与尊严。
门口宽敞得足以停下十几辆马车,显得气派非凡。
门前两排站了十几个丫鬟和小厮,排列整齐的站在那。
他们个个衣着整洁,服饰统一,神情恭敬,等着迎接贵客的到来。
莫文钰刚一下马车,便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富贵气息。
她的目光,就被台阶上的一个少女吸引住了。
那少女看上去大约十五六岁,正值青春年少,俏皮可爱的模样让人不禁心生喜爱。
她柳叶般的长眉,眼睛则是和萧凛安一样的桃花眼,眼角微微上翘,眼波流转间仿佛蕴含着无尽的风情。
巴掌大的小脸上,肌肤白皙如雪,尚未完全长开的五官,已经初具风华绝代的雏形了。
挺直的鼻梁下,是一张小巧而饱满的嘴唇,唇色如樱桃般娇艳欲滴。
她的衣着十分华贵俏丽,上身穿着一件鹅黄色的衣衫,颜色鲜艳明亮,仿佛春天里盛开的花朵。
下身则搭配着一条月白色的裙子,裙摆随风飘动,如同月光下的仙子。
她那莹白的玉手,正拿着一柄精致的团扇,此刻,她正将团扇举过头顶,似乎是在遮挡那明媚的阳光。
但那轻盈的动作,给人一种灵动而优雅的感觉。
少女看向莫文钰下马车的方向,身旁的贴身丫鬟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
她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与兴奋,随即提起裙摆,踩着轻盈的小莲步,活泼地从台阶上冲了下来,直奔莫文钰而来。
她停在莫文钰面前,抬头细细打量了几眼,甜美的嗓音如清泉般流淌:“你就是我大哥提到的,那个有趣的莫姐姐吧!我叫萧凛欢,萧凛安是我哥。”
萧凛欢说完,软若无骨的小手轻轻牵起莫文钰的手,笑意盈盈地邀她,把臂一同进王府。
她一边走,一边兴致勃勃地说道:“莫姐姐,我一眼看见你,就觉得甚合我眼缘,我挺喜欢你的。”
莫文钰被她那甜美的笑容感染,心中也不由得生出几分亲近之感。
觉得眼前的这个小姑娘,性格活泼开朗,颇对她的脾气。
两人一路聊得热络,不一会儿,就熟络了起来。
萧凛欢仿佛有十万个为什么似的,不停地发问。
她从萧凛安那里,听过莫文钰的一些趣事和本事,心中早已对她充满了好奇。
尤其是得知,她那冷面表哥,竟然对眼前的莫姐姐心生情愫,更是让她好奇心爆棚。
恨不得通过这热络的聊天,一探究竟,看看究竟是哪种特质,吸引了她的那位冷面表哥。
莫文钰虽然出身不如萧凛欢,但她此刻也表现的性格沉稳,举止大方。
面对萧凛欢的热情,她既不显得拘谨,也不过分热络,恰到好处地回应着。
她心中暗自称赞,这襄阳王府果然不愧是皇亲国戚的府邸,处处透着尊贵与奢华。
她云淡风轻的欣赏着周围的一切。
大约是因为莫文钰今天出门较早。
她并不懂得权贵圈子的规矩,身份最贵重的人通常都是压轴出场。
她只想着尊重主人家,既然受邀赏花,便应该早早到场。
结果,偌大的园子里,只有三三两两的几个人,显得格外清静。
襄阳王不愧是,皇上的一母同胞亲弟弟,府邸的规制既没有逾越礼制,又处处彰显着皇族的尊荣。
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雕梁画栋精美绝伦,山水路桥相映成趣,花木扶疏,柳绿花繁,假山池水间仿佛藏着无数诗情画意。
园中景致如画,五步一景,十步一观,莫文钰虽然喜欢这些古风的东西,但她并未表现出太过惊艳的神情,只是淡淡地欣赏着。
她神态自若,仿佛这一切繁华与尊贵,在她眼中不过是过眼云烟。
她的态度既不卑不亢,也不显得疏离。
她也不刻意讨好萧凛欢,好似她与萧凛欢之间的地位差距并不存在。
萧凛欢用眼角的余光,偷偷观察她的细微表情和动作,见她面对王府的奢华景象,还如此淡定从容,心中不由得对她更加钦佩。
萧凛欢心中暗自思量,莫文钰不过是一介孤女,家中无人做官,朝中也没有亲戚,按理说她从未见过这些场面和排场。
可她的表现却如此从容,落落大方,仿佛早已习惯了这一切。
她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怯懦和自卑,反而透着一股见过世面的从容与淡定。
这种东西,是装也装不出来的。
萧凛欢不由得对她高看了一眼。
莫文钰的表现,让萧凛欢想起了她哥哥曾经说过的话:“这个女子,要么是她胆子特别大,要么是她压根就不怕。”
现在看来,莫文钰的确有一些与众不同,在她眼中,好像众生皆是平等的。
无论是高高在上的皇权,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她都能以同样的态度对待。
这种气度,让萧凛欢感到既惊讶又钦佩。
她不由的也喜欢上了这样的莫文钰,平日里见惯了那些对她溜须拍马,仰视她的贵女们。
她们大多是为了攀附她的身份和地位,真正拿出真心与她交往的几乎没有。
而莫文钰却不同,她的态度真诚而自然,没有丝毫的虚伪与做作。
这让萧凛欢感到一种久违的轻松与愉悦。
两人一路闲谈,不知不觉间来到了牡丹园。
园中十几个品种的牡丹,正百媚千娇地绽放着,花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对于莫文钰来说,这些牡丹品种却并不稀奇。
蓝星上的牡丹,据说有五百多个品种。
她曾在蓝星上,也至少见过数百个品种的牡丹。
甚至在洛阳的牡丹展上,也亲眼目睹了,好多双色一株的牡丹品种。
她以前居住的小区里,也都种有品种单一的牡丹。
因此,现在的赏花宴,对于莫文钰来说,那就是不够看,也没有什么好稀奇的。
眼前的牡丹虽然美丽,却并未让她感到过多的惊艳。
所以,莫文钰只是微微垂首,轻轻的嗅了嗅牡丹浅淡的香气,脸上并没有流露出,过多的赞誉与惊异之色。
她的神情异常淡然,仿佛这些花朵于她而言,已然是司空见惯,即便它们再如何绚烂夺目,也难以令她感到惊艳。
一旁的萧凛欢,将莫文钰这异常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不禁涌起一缕狐疑。
她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脱口问道:“莫姐姐,你是不是曾经见过此花?难道是我这花的品种不够齐全吗?”
莫文钰闻言,并未深思熟虑,只是随口应道:“嗯,见过。”
她的回答让萧凛欢更加惊讶。
牡丹在她们的世界里,只有皇亲国戚才有资格种植,普通人根本不可能有机会见到。
而莫文钰却说她见过,这让萧凛欢感到难以置信。
而莫文钰对于牡丹的种植规定,却一无所知,她单纯地认为,只要有钱就能买到这种花,完全没有意识到其中的特殊限制。
“哦?那你是在哪里见过的呢?会有我这里的品种齐全吗?”萧凛欢满脸疑惑,似乎对莫文钰的话半信半疑,忍不住又追问了一句遍。
说话间,莫文钰转回头,却看见萧凛欢脸上难以置信的神色,心中暗叫不好。
顿时意识到,自己可能说错了话。
她的大脑飞速运转,试图找到一个合适的解释。
“嗯……大约是梦里见过吧。”莫文钰灵机一动,随口胡诌道:“可能我对花不够了解,感觉看见它们比较熟悉。也有可能,我把它们弄混了也不是不可能。”
为了让自己的解释,更像那么回事儿,她故作轻松地笑了笑,调皮地伸出舌头吐了吐,做了个鬼脸,好似这只是一句玩笑话。
然而,莫文钰的回答,虽然带着玩笑的语气,却并没有完全打消萧凛欢的疑虑。
尽管她表现得很自然,萧凛欢还是感觉到了,她的身上有一种高深莫测的气质,仿佛她见过许多世面,经历过许多事情。
王府的嫡女,可不是当做白莲花养大的,萧凛欢从小就被教导要明察秋毫,不会被轻易蒙骗。
莫文钰的三言两语,并不能完全打消她的疑虑,不过这些毕竟,都是些不伤大雅的私事,倒也不必太过较真。
萧凛欢也没有继续追问。
园子本就不小,两人继续在园中漫步。
莫文钰本就喜欢花花草草,随口和萧凛欢分享了一些养花的小窍门。
萧凛欢虽然贵为王府的嫡女,平日里也只会欣赏花朵,却从未亲自养过花。
她对莫文钰所说的,这些偏门知识感到十分新奇,因此听得津津有味。
莫文钰的博学多识,让萧凛欢对她更加钦佩,不知不觉间,她已经成了莫文钰的小迷妹。
琴棋书画,贵女们都懂,但生活中的这些点点滴滴,却很少有人,能够像莫文钰这样娓娓道来。
萧凛欢觉得,与莫文钰的交谈,既有趣又轻松,仿佛每一句话,都能让她学到新的东西。
两人不知不觉间,将整个园子逛个大半。
萧凛欢随心而动,领着莫文钰在湖边悠哉悠哉地散步。
湖面波光粼粼,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
不时有三三两两的贵女经过,见到长乐公主都纷纷行礼打招呼。
她们看到长乐公主身边,跟着一个陌生的姑娘,两人把臂同游,相谈甚欢,不由得心生好奇。
有耐不住性子的贵女,忍不住上前询问莫文钰的身份。
萧凛欢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偶然间认识的一个朋友。”
她的回答虽然简短,却足以让那些贵女们闭嘴。
她们知道,长乐公主虽然平日里,看似可爱娇俏,没有心机,但实际上待人接物极为得体,心思缜密。
她既然不愿多说,旁人也不敢再多问。
莫文钰对萧凛欢的应对,感到佩服。
她看似天真烂漫,实则心思细腻,待人接物极为得体。
作为皇室成员,萧凛欢从小接受的教育,让她在与人相处时游刃有余,既不会让人感到疏远,也不会让人,轻易窥探到她的内心。
这种能力,莫文钰自叹不如。
这些人中翘楚,真的是不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