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易中海这边,他嘴角微扬,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目光如炬地看向刘海中,仿佛在看一个一无是处的蠢货。
易中海心里暗自咒骂着,这刘海中真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自己明明已经为他精心谋划好了一切,就像给他整理好了一副好牌,可他却完全无法发挥出这副好牌的优势,简直就是个没用的傻狍子!
然而,尽管心中对刘海中充满了鄙夷和不满,易中海也明白,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聋老太太的事情必须要妥善处理,绝不能让这件事影响到自己。
毕竟,如果自己被这个拖油瓶缠住,以后想要赶走一大妈就会变得困难重重,更别提和秦淮如有什么可能了。所以,无论如何,今天都必须把聋老太太的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
想到这里,易中海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站起身来,用一种沉稳而有力的声音说道:“那个,老刘,你先坐下。还有,大家伙都先静一静,听我易中海说几句话!”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使得在场的人都不由得安静下来,将注意力集中到了他身上。相比之下,刘海中的表现就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了。
见此情景,易中海并未有丝毫迟疑,紧接着开口道:“老刘所言甚是,确有其道理所在。咱们这院子,向来以和谐着称,如今院内老人遭逢大难,若对此不闻不问,那传扬出去,岂不是让大家都颜面无光?依我之见,咱们众人应当齐心协力,有力的出力,无力的出钱。况且,这老太太在生病之前,对何雨柱多有照拂,而按照咱们刚才所议的照顾条件来衡量,何雨柱家无疑是最为适宜照顾老太太的人选,诸位意下如何?”
易中海之所以如此言说,实则是暗藏玄机,其中大有深意。他这番话,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策。如此一来,不仅能让在场众人无从辩驳,只能全力支持自己,更能在事后万一何雨柱找上门来理论时,将责任推给众人,美其名曰这是民意所向,自己不过是顺应民意,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自然是无懈可击。
并且只要何雨柱承受不住民意的压力,去照顾聋老太太,那么自己的养老大业就能够继续顺利地实施下去。即使将来他和秦淮如那个小浪蹄子最终没能走到一起,那也无关紧要。可以说,这一次自己绝对是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不仅占据了大义名分,还能一箭双雕,实在是让人不得不佩服自己的机智和谋略。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情对于在场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只要他们不是傻子,就肯定会完全配合自己。毕竟,谁会拒绝这样一个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呢?
所以,现在现场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起来。易中海刚刚说的那一番话,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太厚道,但实际上正是因为这样,才确保了所有人的利益都得到了保障。反正只要这苦差事不落在他们在场的任何一个人身上,那就一切都好说。
至于为什么会落到傻柱的身上呢?其实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首先,傻柱这个人虽然有点傻里傻气的,但心地还不错,而且之前和聋老太太关系一直很不错。其次,傻柱家的条件相对较好,有足够的空间和资源来照顾老太太。所以,当易中海提出这个建议时,很多人都觉得挺合理的,甚至还有点小期待呢。
紧接着,现场就像炸开了锅一样,人们纷纷开始发言,表示对易中海建议的支持。
“我个人感觉就傻柱家适合!”有人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是啊,我也这么认为。”另一个人附和道。
“反正之前老太太对他傻柱那么好,现在照顾老太太是应该的!”又有人说道。
“我支持易大爷的建议。”更多的人跟着表态。
……
就这样,现场的气氛愈发地热烈起来,人们的情绪被不断地调动着,意见也逐渐地趋于一致。仿佛这个决定已经是铁板钉钉、无法更改的事实了。然而,这些人却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在热烈讨论的同时,却完全忽略了当事人何雨柱的感受。
何雨柱,这个被众人议论纷纷的对象,此刻正静静地站在一旁,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无奈。他不禁想,难道自己就真的要这样被众人摆布吗?难道他就没有一点发言权吗?
可是,在这些人眼中,只要大多数人都持相同的意见,那么即使何雨柱心里有再多的不情愿,他也只能默默接受。毕竟,他一个人的力量又怎能与这么多人的意见相抗衡呢?
见此情形,刘海中也感到十分无奈。他虽然对这个决定有些许疑虑,但在易中海的坚持下,最终还是选择了顺从,直接按照易中海的意思,拍板决定了这件事情。
然而,他们都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大院大会的全部经过都如同电影一般,一一地展现在了在娘家的何新年的耳朵里。听到这些,何新年真是又气又笑,她觉得这群人简直就是一群“碧池”,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只知道盲目地随波逐流。
这简直就是太自以为是了!尤其是那个老yb易中海,以前一直靠着聋老太太过日子,吃她的、拿她的,甚至还让聋老太太不惜动用自己的关系来支持他。按道理说,最应该照顾聋老太太的人不就是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