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内。
大公子扶苏居于首位,马奎正襟危坐向其汇报着马陵县城相关情况:
“禀告郡守,马陵县城现居人口有四千户,总人数大约在一万零八百五十三人,若加上郊外自行聚集的村庄,流民等大约能达到一万五千人左右。”
听到此扶苏不免微微皱眉,毕竟按大秦县制,是人口达到一万以上设置县,设立县令或者县长一职。
马陵县城设置已然数十载,在赵国之时便已是县城,但现如今县城现居人口居然只有可怜的一万零八百五十三人,郊外聚集地以及流民加起来就有差不多五千人,已然达到县城人口的一半之数。
“那马陵县青壮多少,耕牛几何,良田多少顷。”扶苏继续问道。
马奎不假思索回道:“回禀郡守,马陵县城人口加上郊外聚集地、流民等青壮也只有三千人不到。”
“什么?你说多少?”扶苏一脸吃惊的望着马奎喊道。
“三千人不到!”
“你说整个马陵县方圆十几里之内,统计到的青壮人数只有区区三千人不到?”
马奎连忙跪伏说道:“是的,郡守大人。青壮只有三千人不到。”
扶苏愤怒的大声吼道“马陵县城四千多户,县城方圆十几里内共计一万五千多人,青壮为何只有三千多人。为什么?你告诉我为什么?
哪怕一户就只剩一个青壮也不至于只有三千,还有城外那几千人呢?难道都是老弱病残之辈?”
马奎跪伏于地颤抖地回道:“回......回郡守大人,马陵县城在下官接手之时原有常住居民五千六百户,县城方圆十公里内总人口在两万多人左右。
这五千六百户中青壮之人有六千不到。当时太原郡初设百废待兴,时任郡守为赵氏支脉族长赵乾。其于太原郡内各地征辟徭役、青壮等。
公元前246年,太原郡叛我大秦,大秦将领蒙骜领兵征讨后收服,将晋阳设为太原郡郡城。
此兵患之后马陵县城青壮直接减半,由原来的六千不到,递减至后来的三千左右。
后虽经历六七年的休养生息,但太原郡定期的徭役,大秦的征兵法度,赵家、吴家的肆意妄为,以及毒蛇寨一众人员的毒害导致我马陵县区域内人口逐年递减。”
扶苏听完县令马奎的阐述,不由回想起从咸阳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战争的硝烟、枯骨与残瓦,颠沛流离的流民、生存与绝望。
战火过后的村庄,那种寂静萧条的场景,随处可见的尸骸,乌鸦的哀鸣为其奏响人生的终章。
漫长的驰道,走不完的不是飞驰而来的骏马,也不是货物满囊的马车,而是为了生存而无奈奔袭的黎民百姓。
扶苏颤抖地站了起来,其慢慢走到了庭院之中,望着远处的残阳呢喃自语:‘战火、徭役、生存。父王我似乎明白了,老师我该怎么做呢?’
“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战斗而生的灵魂,开始为生存而战斗。在这个礼乐崩坏的年代,生存是唯一的长路,或许就是这样,为了生存而一点点淡忘了最初的本意。”
话音刚落陈阳的身影也随之出现在扶苏身旁,一脸郑重的望着此刻泪眼婆娑的扶苏。
“老师!!!”扶苏猛的一下扑到陈阳的怀中。“老师,我的心好痛,他们都是我大秦的子民,他们与我相仿的年纪,可是他们却连最基本的生存都难以保障。”
陈阳没有说话,而是轻轻拍了拍扶苏的后背。手中内力一转一道火焰冲向了天空,一声响彻天际的鸟鸣于云霄之上传来。
陈阳怀抱大公子扶苏于县衙屋檐处借力,径直飞入空中,火烈鸟的身影快速出现,两人稳稳落于其后背之上。
两人盘膝坐于火烈鸟后背之上,陈阳指着远处的大地说道:“你看,这放眼所及皆是公子接下来所管辖的太原郡域。”
扶苏擦拭了眼中的泪水,望着远处的大地惊叹道:“这便是太原郡吗?”
“对啊,这便是太原郡,只是在我大秦之前,这块土地并不叫这个名罢了。太原郡界域历经晋、赵,再到现在我们的大秦这上下亦有数百载的光阴。
而这块土地的战火也延续了数百载,但现在的太原郡你看到了什么?战火?硝烟?”
扶苏望着远处秋意黯然,落叶纷飞枯草遍野的大地回复道:“老师,扶苏未有看到新的战火、硝烟。”
“是的,没有了战火与硝烟。”
“可是老师,虽说没有了战火与硝烟,可是我看到的还有饥肠辘辘的百姓,路边还是有不少无人问津的尸骸。这是为什么呢?
不是已经没有了战火的侵袭,百姓也应该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过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了呀!”
听到扶苏说到此处,陈阳的眼前不由浮现出上一世所处的生活,那里正如扶苏所言,百姓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每日还是为了生计而奔波,但生活还是有盼头,有希望。
陈阳摸了摸扶苏的脑袋望着逐渐西下的残阳说道;“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般场景为师曾梦见过,为师当年选择你父王除了为了陈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这个。
在老师的梦里,那是一个美丽的世界,国外战火纷飞,国内一片和谐。百姓们安居乐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闲暇之时还能三五好友一起把酒问月高歌一曲。多么美好的世界,可惜已经回不去了。”
听到陈阳的诉说,扶苏心里充满了向往,其一脸期盼转头看着陈阳说道:“老师,大秦能成为你梦中那个美好世界的样子吗?”
听到这陈阳俯下身目不转睛的盯着扶苏说道:“大秦能否强盛,我秦国子民能否实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在于的是谁大公子可明白?”
“在于父王!”
“是的,一个国家的强盛在于这个国家的统治者,而一个国家百姓生活的安康与否也与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息息相关。
王上也是人,精力是有限的,这也导致虽无战火的袭扰,但我大秦百姓依旧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而导致这的原因又是因为为官者的不作为、乱作为。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唉!扶苏你身为我大秦的大公子亦是嫡长子,将来可能会是我大秦的君王,你有信心吗?”
扶苏沉思了少许望着广阔的天地大声喊道:“我有信心,我扶苏在此立誓有生之年一定让我大秦子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