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黄鹂环视了一圈屋内,只见桌上的饭菜还残留着些许热气,碗筷摆放得略显杂乱,显然萧逸尘方才匆匆用过餐。
地上,一盆脏水散发着淡淡的汗酸味,旁边随意丢着一条毛巾。
床边,几件满是尘土与污渍的衣物皱巴巴地堆在一起,诉说着旅途的艰辛。
令黄鹂心中明白,萧逸尘一路奔波劳苦,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现在必定是累极了。
她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理解与同情,也不再打搅,转身优雅地福了一礼,轻声说道:“世子好生休息,小女告退。”
随后,她迈着轻盈的步伐,悄然退出了房门,顺手轻轻带上,动作轻柔得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萧逸尘目送领黄鹂离去,紧绷的神经这才微微放松。
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再次洗漱了一番。温热的水滑过肌肤,带走了些许尘埃与疲惫。
洗漱完毕,他摇摇晃晃地走到床边,一头栽倒在床上。
刚一沾到柔软的床铺,困意便如潮水般汹涌袭来,瞬间将他淹没。
他的双眼缓缓闭上,呼吸逐渐平稳而深沉,很快便陷入了沉睡之中,仿佛要将这一路积攒的疲劳全部补回来。
与此同时,在庆国广袤的大地上,南部和东部所有沈家的商号几乎在同一时刻收到了沈晓的来信。
这些商号分布在繁华的城镇,或是热闹的集市,平日里人来人往,交易繁忙。
此刻,掌柜们纷纷聚集在商号内,神色凝重地拆开信件,仔细阅读着沈晓的指示。
南峤、东溟两地通往京华路途的各个郡县设下粮仓,这个想法确实不错,但是沈晓却有更好的想法。
他深知,两地距离京华山高路远,粮草乃是军队的重中之重,一旦某个地点的粮仓被毁,那对于军队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威胁。
没有后勤补给,军队的战力便会大大下降,这对萧逸尘一方极为不利。
所以为了避免某个地方粮仓被毁,而迫使军队处于窘境,沈晓绞尽脑汁,想出了化整为零之法。
他追求的并非单个粮仓的归一性,而是整体的合理分配性。各个郡县相离太远,若是一个地方的粮草集中在一个地方,很有可能被楚家全部一网打尽。
于是,沈晓把一个郡县的粮仓地点分散开来,不单单局限在郡县城中内,野外、山林中,也被设置为粮仓的地点。
他的计划十分周密,即便楚家想要毁掉一个郡县的粮草,他们最多也只能毁坏一部分,而这个郡县其他隐匿起来的粮草,不可能全部被销毁。
这样一来,从南峤、东溟两地通往京华的路途中有几十个郡县,就算每个郡县都遭到了楚家的暗算,损失了一半的粮草,那么还能剩下一半供两军日常补给,足够大军支撑到京华。
没有了粮草的羁绊,两军的行军速度将会大大提高,如此一来,他们在与楚家的对抗中,胜算将会更上一层楼。
京华城内,靖谋侯府此刻一片忙碌。
通往侯府的天空中,飞往靖谋侯府的飞鸽一个接着一个,宛如一道道黑色的闪电。
自从苏浅月提出布设粮仓这个想法后,沈晓等人就没有一刻休息过。
侯府的下人神色匆匆,不停地穿梭在各个庭院之间,忙着传递消息、搬运物资。
“小侯爷,庄科镇飞信,所有商号已经筹集一百七十万两白银,暗探也已经就位,所有伙计都在筹集周围所有粮店的粮食。”
一个小厮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跑进书房,将手中的信件递给沈晓,同时大声汇报着情况。
“小侯爷,泰平县飞信,商号筹集一百一十万两白银,正在按照小侯爷的指示,收集粮草和铁矿。” 又一个下人脚步急促,快步走进书房,呈上信件,声音洪亮地说道。
“小侯爷!...…” 此起彼伏的汇报声在书房内回荡,下人一个接着一个取下飞鸽的信,跑到书房内禀报着各个郡县目前的情况。
书房内,苏浅月手中拿着笔,仰头望着墙上偌大的庆国版图。
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仔细地将飞信中所有粮仓的地点全都标出来。
随着她手中的笔在版图上移动,南峤和东溟归往京华的路上,渐渐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记号,仿佛一幅神秘的作战地图。
沈晓在一旁,眉头紧锁,不停地在书房内踱步。
他时而停下,看着苏浅月标注的地图,时而又陷入沉思。突然,他停下脚步,开口说道:“浅月,光有粮仓或许还远远不够。如今局势紧张,军队除了粮草,武器装备也至关重要。”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丝焦虑。
苏浅月转过身,目光与沈晓对视,眼中透着同样的坚定:“我也正有此意。如今楚家势力庞大,我们必须增强军队的实力。”
“只是私自开采铁矿,制作刀剑,铸造战甲,购买马匹,这每一项都是大工程,且不说耗费巨大,一旦被发现,便是谋逆大罪。” 她微微皱眉,脸上露出一丝担忧。
沈晓咬了咬牙,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事到如今,顾不得那么多了。”
“为了萧逸尘,为了庆国的未来,就算是龙潭虎穴,我们也得闯一闯。如今时间紧迫,我们必须尽快行动。” 他握紧了拳头,仿佛在给自己打气。
苏浅月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好,那就先斩后奏。我这就安排人去联系可靠的工匠,着手准备铁矿的开采和武器的铸造。马匹的购买,你那边人脉广,就由你负责。” 她一边说着,一边在纸上快速地记录着。
沈晓点了点头,说道:“行,我这就去联络各地的马商,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凑齐足够的马匹。”
“只是铁矿的开采,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而且要秘密进行,不能让楚家察觉到一丝风声。” 他的眼神中透着担忧,毕竟这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任务。
苏浅月沉思片刻,说道:“我会让暗探们在各地寻找可靠的人手,尽量挑选那些贫苦却忠诚的百姓。同时,我们要给他们足够的报酬,让他们愿意为我们效力。”
“至于地点,我会仔细研究地图,找一些偏僻且易于开采的地方。” 她的语气坚定,每一个字都透着决心。
就在这时,去往书房的路上行色匆匆,来来回回全是人。
绿芷小心地端着托盘,在人群中艰难地穿梭,生怕路过的人碰倒了。
终于,她来到书房门口,轻轻敲门,说道:“小姐,小侯爷,天气炎热,你俩这些天也一直没有休息好,绿芷让后厨煮了几碗清梨汤,清热消暑用的。” 她的声音轻柔,带着一丝关切。
苏浅月打开门,看到绿芷手中的托盘,微微一笑:“绿芷,辛苦你了。把汤放这儿吧。” 她接过托盘,放在桌上,招呼沈晓过来喝。
沈晓走过来,端起一碗清梨汤,一饮而尽。
他抹了抹嘴,说道:“这汤来得正是时候。浅月,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时间紧迫,必须争分夺秒。” 他的眼神中再次燃起斗志。
苏浅月也喝了一口汤,感受着清甜的汤汁滑过喉咙,带来一丝清凉。
她放下碗,说道:“放心吧,我会安排好一切。”
“这几日,你也注意休息,别累垮了身体,我替夫君谢谢你。”
沈晓倒是满不在乎,挠了挠头:“行了,大恩不言谢,况且我也只是尽了一份臣子的力量罢了。”
“我们靖谋侯府世代伴随先君,忠义肝胆,尽臣子之意,如今庆国有难,我们靖谋侯府怎会坐视不管?”
苏浅月看着沈晓,淡淡一笑:“沈小侯爷,你这份忠义,我都看在眼里。有你相助,我心里踏实许多。”
“往后的日子,咱们更得齐心协力,为了庆国,也为了能让百姓早日脱离苦海。”
“这一路艰难险阻不少,可只要我们并肩,定能闯出一片坦途,不负靖谋侯府世代忠义之名,也不负萧逸尘在外奔波之苦。”
随后,两人又陷入了忙碌之中。
苏浅月继续研究地图,规划着铁矿开采的地点和人员安排。
沈晓则不停地写着信件,联络各地的马商和商号,确保物资的筹集和运输。
整个书房内,只听见笔尖在纸上摩挲的沙沙声和沈晓写信时纸张的翻动声。
在这炎热的夏日里,他们为了庆国的未来,为了心中的信念,不知疲倦地忙碌着,仿佛不知疲惫的战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奋力拼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