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的朱红色大门缓缓开启,两名宫女提着宫灯在前引路。林乔跟在传旨太监身后,手心微微渗出汗珠。廊下的风铃在微风中叮当作响,为肃穆的宫殿增添了一丝灵动。
\"姑娘在此稍候。\"太监将她带到一间偏殿外,自己进去通报。
林乔趁机整理了一下衣冠。她今天穿的是御膳房统一的青色衣裙,头发简单挽起,唯一的装饰是腰间那条深蓝色绸带——陆寻送她刀具时用来包裹刀套的那条。
偏殿的门再次打开,一位年长的女官走出来:\"太后宣见,随我来。\"
殿内光线柔和,淡淡的檀香萦绕在空气中。林乔低着头,规规矩矩地行了大礼,直到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
\"起来吧,孩子。抬起头让哀家看看。\"
林乔缓缓抬头,终于看清了当朝太后的模样——一位约莫六十岁的妇人,银发整齐地挽成髻,面容慈祥却透着不容忽视的威严,一双眼睛明亮得不像这个年纪该有的。
\"果然有几分像。\"太后细细打量着林乔,轻声自语,然后指了指身旁的绣墩,\"坐近些。\"
林乔小心翼翼地坐下,双手规矩地放在膝上。太后示意宫女端来一个精致的瓷盘,里面正是她做的\"九转金丹\"。
\"这道点心,哀家有十年没吃到了。\"太后用银筷夹起一块,却没有立即入口,\"你知道为什么今天突然想尝它吗?\"
林乔摇摇头:\"民女不知。\"
\"因为昨晚哀家梦见了先皇。\"太后的目光变得悠远,\"先皇最爱这道点心,每次品尝都会赞不绝口。今早醒来,哀家就想再尝尝这味道...\"她顿了顿,\"更巧的是,陆寻恰好来请安,提到御膳房新来了个天分极高的女厨,据说手法与当年的林御厨如出一辙。\"
林乔心跳加速。陆寻是故意的,他在给她创造机会。
\"民女只是照着偶然得到的食谱尝试,不敢与林御厨相提并论。\"她谨慎地回答。
太后微微一笑:\"谦虚是好事,但过分谦虚就是虚伪了。这道'九转金丹'的味道,与当年林天放做的几乎一模一样。特别是这梅子酱的用法...\"她意味深长地看着林乔,\"这可是他的独门秘方,从未外传。\"
林乔不知该如何回应,只能保持沉默。太后也不急,慢慢品尝着点心,不时询问一些烹饪的细节。奇怪的是,林乔发现自己能准确回答每一个问题,甚至包括那些笔记上没有记载的小窍门。
\"你知道这梅子酱为什么要第七转才放吗?\"太后突然问。
林乔不假思索:\"因为过早放入会破坏梅子的香气,过晚则无法与其他味道充分融合。第七转时肉质刚好松软,能最大程度吸收梅子的酸甜。\"
话一出口,她就愣住了。这个解释并不在林天放的笔记上,但她就是知道,仿佛这个知识一直存在于她的脑海中。
太后的眼睛亮了起来:\"果然如此。那么...\"她示意女官取来一个小瓷瓶,\"你尝尝这个,告诉哀家里面是什么。\"
林乔接过瓷瓶,小心地倒出少许粉末在指尖。她轻轻一嗅,然后舔了一下,立刻分辨出几种香料的味道:\"肉桂、陈皮、少许甘草...还有一丝很难察觉的苦味,像是...某种树皮?\"
\"什么树皮?\"太后追问。
林乔闭上眼睛,让味觉引导思绪:\"不是中原的树种...树干很直,树皮有特殊的纹路...\"突然,一个画面闪过她的脑海——一棵高大挺拔的树,树皮上有着螺旋状的纹路,\"是...南洋的檀香木?但又不完全是...\"
当她睁开眼睛时,发现太后和女官都震惊地看着她。
\"不可思议。\"太后轻声道,\"这是先皇最爱的'龙涎香'配方,其中最关键的一味是南洋紫檀的树皮,寻常人根本尝不出来。\"她转向女官,\"去把那个盒子拿来。\"
女官匆匆离去,很快捧回一个雕花木盒。太后亲自打开盒子,取出一块折叠整齐的丝绢,缓缓展开。绢上绣着一幅精致的画——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站在厨房中,身边围着几个助手,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身旁那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正踮着脚看灶台上的锅。
\"认得他们吗?\"太后轻声问。
林乔盯着那幅画,胸口突然一阵刺痛。画中的男子面容严肃却透着慈爱,小女孩则笑得灿烂。虽然没有任何记忆,但她就是知道——那是林天放和他的女儿林巧儿。
\"这是...林御厨和他的...\"她的声音有些颤抖。
\"女儿,巧儿。\"太后接上她的话,目光变得异常锐利,\"十年前那场大火后,所有人都以为巧儿也葬身火海。但哀家一直不信,因为...\"她突然抓住林乔的手腕,将袖子往上一推,\"因为巧儿手腕上有一个特别的胎记,形如火焰。\"
林乔的手腕内侧,赫然有一个淡红色的火焰形印记。
殿内一片寂静。林乔看着那个胎记,大脑一片空白。她完全不记得自己身上有这样一个标记,但它确实存在,而且看起来已经有很多年了。
\"我...我不记得...\"她艰难地开口,\"十岁之前的事,我都不记得了...\"
太后的手微微颤抖:\"巧儿,真的是你。\"她将林乔拉近,声音哽咽,\"天放若是知道你还活着,该有多欣慰...\"
林乔不知该如何回应。她确实感受到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但并没有突然恢复记忆的戏剧性变化。这一切太过离奇——她明明是穿越而来的现代人,怎么会是十年前失踪的林巧儿?
\"太后娘娘,\"她小心翼翼地问,\"您能告诉我...当年发生了什么吗?\"
太后叹了口气,示意女官和其他人退下。等殿内只剩她们两人时,太后才缓缓开口:
\"十年前的一个深夜,御厨府突然起火。等侍卫赶到时,整个宅院已经陷入火海。他们只找到了林天放和夫人的遗体,还有重伤的陆寻——他是林天放的得意门生,当晚正好在府上讨论食谱。你和奶娘下落不明。\"
\"陆大人也在?\"林乔惊讶地问。
太后点点头:\"陆寻当时只有十八岁,是天放最看重的弟子。那场大火给他留下了背部的伤疤,也带走了他如父如师的恩人。\"她停顿了一下,\"事后调查发现,火源来自厨房,且有火油的痕迹,明显是人为纵火。\"
\"是谁...?\"
\"没有确凿证据,但所有人都怀疑刘一刀。\"太后的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他是天放的师弟,却因心术不正被逐出师门。火灾前几日,有人看见他在御厨府附近徘徊。\"
刘一刀。这个名字再次出现。林乔想起选拔赛上莫雨的挑衅,还有膳档房被动手脚的香料。
\"为什么...为什么要杀害我全家?\"她轻声问,尽管知道太后可能也没有答案。
太后摇摇头:\"哀家也不确定。有人说是因为嫉妒,有人说是为了某些食谱...天放不仅是御厨,更是先皇的密友,知道许多宫廷秘事。\"
她轻轻握住林乔的手:\"但你现在回来了,这就是天意。哀家会下旨,让你接任你父亲当年的职位——御膳房副总管,主管皇上和哀家的膳食。\"
林乔一惊:\"这...恐怕不妥。我才刚入御膳房,资历尚浅...\"
\"谁敢反对?\"太后威严地说,\"你是林天放的女儿,又做出了连高公公都做不出的'九转金丹'。更何况...\"她的语气柔和下来,\"这是你应得的。\"
离开慈宁宫时,林乔的思绪乱如麻。夕阳的余晖洒在宫墙上,将一切都染成了金色。转过一道回廊,她突然看到陆寻正站在前方亭子里,显然是在等她。
\"陆大人...\"她轻声唤道。
陆寻转过身,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他快步走来,在距离两步处停下:\"太后...告诉你了吗?\"
林乔点点头,不自觉地摸了摸手腕上的胎记。
\"我就知道是你。\"陆寻的声音低沉而温柔,\"从选拔赛上第一次尝到你的菜,我就知道...巧儿。\"
这个称呼让林乔心头一颤。她抬头看着陆寻,突然注意到他眼角有一丝湿润。
\"我不记得了...\"她轻声说,\"不记得那场大火,不记得父亲...也不记得你。\"
陆寻的手微微抬起,似乎想触碰她,又收了回去:\"没关系,记忆或许会回来。重要的是,你活着。\"他顿了顿,\"太后给了你什么旨意?\"
\"御膳房副总管。\"林乔回答,看到陆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是不是太冒进了?\"
陆寻沉思片刻:\"确实会引来不少嫉妒。但以你的能力和身份,这个职位当之无愧。\"他压低声音,\"不过要小心高公公和刘一刀的人。现在你的身份公开,他们会更加针对你。\"
正说着,一个小太监匆匆跑来:\"陆大人,皇上召见!\"
陆寻皱了皱眉:\"我这就去。\"他转向林乔,\"你先回御膳房,今晚我去找你,有些东西要给你看。\"
看着陆寻离去的背影,林乔心中五味杂陈。她原本以为自己只是个穿越者,现在却成了十年前惨案的幸存者。
回到御膳房时,天色已晚。林乔刚踏进院门,就感到气氛不对——所有人都停下手中的活,齐刷刷地看向她,眼神各异:有惊讶的,有敬畏的,还有几道明显带着敌意的。
高公公从正厅走出来,脸色阴沉得可怕:\"林副总管,太后懿旨已经到了。\"
林乔这才注意到一位年长的女官站在院中,手持黄绢。她连忙上前行礼。
女官展开懿旨,高声宣读:\"奉太后懿旨,擢升御膳房膳档房林乔为御膳房副总管,主管皇上及太后膳食,即日上任。钦此。\"
院中一片哗然。高公公的脸色更加难看,但不得不领旨谢恩。女官将懿旨交给林乔,低声道:\"太后命我转告,明日午时,她要品尝'翡翠白玉羹',那是先皇最爱的汤品。\"
林乔心头一紧。这道菜她从未听说过,林天放的笔记上也没有记载。但当着这么多人,她只能恭敬地应下:\"谨遵懿旨。\"
女官走后,院中的气氛更加诡异。高公公冷冷地扫了林乔一眼,甩袖而去。其他御厨和学徒三三两两地散去,只有春桃兴冲冲地跑过来。
\"林姑娘...不,林副总管!恭喜您!\"春桃兴奋得脸都红了,\"太后竟然亲自下旨,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
林乔勉强笑笑:\"春桃,你知道'翡翠白玉羹'吗?\"
春桃的笑容僵住了:\"这...这是林御厨的独门绝活,据说连食谱都没留下。太后怎么会...\"她突然压低声音,\"我听说高公公曾经想学这道菜,被林御厨拒绝了。后来没多久,就发生了那场大火...\"
林乔心头一震。难道这就是刘一刀纵火的真正原因?为了一道食谱?
\"我需要找到这道菜的配方。\"她低声说,\"今晚我得再去一趟膳档房的库房。\"
夜深人静时,林乔提着一盏小灯,再次来到那个昏暗的地下室。这次她直奔发现林天放笔记的地方,希望能找到更多线索。翻遍了整个木箱,却没有关于\"翡翠白玉羹\"的只言片语。
正当她准备放弃时,灯光照到墙角的一个暗格——一块松动的砖石。林乔心跳加速,小心地移开砖石,里面藏着一个铁盒。
铁盒上了锁,但锁已经锈迹斑斑。林乔用发簪使劲一撬,锁应声而开。里面是一本薄薄的册子,封面上写着《翡翠白玉羹秘法》,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唯传吾女巧儿\"。
林乔的手不住地颤抖。这是父亲留给她的,只给她一人的食谱。翻开第一页,熟悉的笔迹映入眼帘:
\"巧儿,若你看到这本笔记,说明为父已不在人世。这道'翡翠白玉羹'是先皇与我共同研制的药膳,内含治国安邦之理。现将制法详述于下,望你谨记...\"
林乔贪婪地阅读着每一个字,那些文字在她眼中仿佛活了过来,化作具体的画面和味道。奇怪的是,当她读到某些关键步骤时,脑海中会自动浮现出补充信息,就像有人在耳边轻声提醒。
\"原来如此...\"她喃喃自语,\"不是普通的翡翠和白玉...\"
\"找到想要的了?\"一个低沉的声音突然从背后传来。
林乔猛地转身,看到陆寻站在楼梯口,月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陆大人!你吓了我一跳。\"她松了口气,将笔记抱在胸前,\"我找到了...父亲留给我的食谱。\"
陆寻走近几步,目光落在笔记上:\"'翡翠白玉羹'...先皇最爱的汤品。\"他的声音有些异样,\"你知道这道汤的真正意义吗?\"
林乔摇摇头:\"父亲只说是与先皇共同研制的药膳。\"
\"不止如此。\"陆寻的声音更低了,\"这道汤的配方中隐藏着先皇的治国理念,是他准备推行的一系列改革的隐喻。当年只有林天放和先皇知道全部含义。\"
林乔惊讶地低头看着笔记:\"所以...刘一刀和高公公...\"
\"他们可能以为食谱中藏着什么实际的秘密,比如宝藏图或者密诏。\"陆寻冷笑一声,\"真是可笑,为了一些臆想的东西,就...\"
他没有说完,但林乔明白他的意思。父亲和全家,可能就是因为这样一个误会而丧命。
\"明天太后点名要这道汤,是巧合还是...\"林乔突然想到一种可能。
陆寻的表情变得复杂:\"太后与先皇情深义重。她或许只是想通过这道汤,确认你的身份。\"他顿了顿,\"或者...她也在寻找什么。\"
两人沉默地对视,都明白这个发现的重要性。林乔小心地将笔记收入怀中:\"我得回去研究这道汤的做法。明天...将是一场考验。\"
陆寻点点头,突然伸手轻轻拂去她发间的灰尘:\"巧儿,无论发生什么,记住——你不再是孤身一人。\"
他的触碰让林乔心头一颤。月光从狭小的气窗洒落,为两人镀上一层银色的光晕。在这一刻,穿越者林乔和林家女儿林巧儿的身份似乎短暂地融合了——她既是来完成任务的女员工,也是这个时空真实存在的、有着血海深仇的孤女。
明天,当她端出那碗\"翡翠白玉羹\"时,等待她的将是真相大白,还是更大的风波?林乔不知道答案,但她确定一件事——无论面对什么,她都不会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