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中安静,夏知忧靠在陆秉川胸膛,听他的心跳,她唇角勾一抹笑,一计上心。
“王爷,妾有一个策略,不知可否行得通。”夏知忧离开陆秉川怀抱,莞尔一笑,对陆秉川说道。
陆秉川抬手摸摸她脑袋,她能有什么计策。
既她热情高涨,满足她的虚荣心,听听她那不靠谱的小聪明。
“说来听听。”
夏知忧端端手,坐正身子,一本正经说出心中想法,“王爷,妾在书中读过,青苗法,王爷可曾听过。”
“青苗法?”
“增加国库收入无非苛捐杂税,此法,对百姓而言不见得是好事。富商巨贾,也不见得心甘情愿募捐,毕竟从别人口袋里掏钱,实非易事。但若是让他们心甘情愿掏,并且非常开心掏,就事半功倍。”夏知忧一手支着下巴,一边认真说道。
陆秉川眸眼一亮,瞧着夏知忧,“接着说。”
夏知忧扬唇一笑,“王爷,你我在民间待过一段时间,你可知,乡下佃户,他们每年的口粮,除却苛捐杂税,大多数能支撑到年末的少之又少。为此,为填饱肚子,除却野菜树皮,杂粮之外。实在没有法子的,他们会去找财主借钱借粮,待来年丰收抵债。民间财阀,借贷利息高,甚至有些直接利滚利,让百姓还不起,以此剥削压榨百姓。”
陆秉川眸中泛起涟漪,“这些与你所说青苗法有何关系?”
“自然有关系,百姓除却还不上钱,第二年,若是收成不好,还存在被饿死的风险。青苗法,不仅可以解决国库财政,还可以整治民间不良借贷,减轻百姓负担。”
“当真如此有效,如何实行青苗法?”
“所谓青苗法,顾名思义,就是以青苗为抵押,实行的一种借贷方式。你可以与父皇说,由官府出面,成立专门的青苗司。农户在青黄不接之时,可以向青苗司借贷钱粮,等到秋收之后再连本带利归还。这利息嘛,要比民间财阀低得多,既能解百姓燃眉之急,又不至于让百姓背负过重债务。而官府因为大量的借贷业务,也能够从中获利,充实国库。”
陆秉川沉思片刻,微微点头,“此策看似不错,只是其中细节之处还需细细思量。比如如何确保农户按时归还,如何防止官员从中舞弊。”
夏知忧笑道,“王爷考虑周全。妾以为,对于按时归还的农户,可以给予一定奖励,如减免下一年的赋税徭役。而对于舞弊的官员,一旦查出,严惩不贷,抄家流放都不为过。”
陆秉川怔怔望着夏知忧,原以为她只是会些小聪明,她说出如此精妙之策,她这脑子里装的东西可不少。
“王爷,你觉着妾说的计策,怎样?”夏知忧仰头望着他,满脸笑容。
陆秉川近她一寸,一手轻抚她的青丝,“你这小脑瓜,还是装了些东西,此法甚妙,父皇听了,一定会赞成,你是首臣。”
夏知忧嫣然一笑,“那妾可是解了王爷的难题。”
陆秉川轻轻一笑,拥她入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