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水泥工厂
张华刚刚回到大良乡的村口,就见到了刘勇,刘勇自然欢喜万分。两人才交谈了几句,张越也匆匆赶了过来,于是又是一番的欢喜和高兴。
张越原本在张华的推荐下,被县里安排担任大良乡的里正。然而,里正的职务并没有太多繁杂的公务,因此张华便让张越将主要精力放在水泥工厂的管理上。因为张华无法驻留在大良乡这边,所以张华先拟好了水泥厂的发展方案,然后由张越全面管理,具体事务则由之前提拔的技术人员执行。目前水泥厂运作良好,张越的严格管理功不可没。
不久前,县衙曾召集各乡村的里正前往县城参加赈灾会议,但张越并未出席。张华向县衙解释,大良乡的受灾情况并不严重,无需县里的援助。由于张华是整个赈灾活动的发起人,并且捐出了大量资金,县令陈志对张华的要求自然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陈志同意张越不必参加县里的赈灾活动,因此张越能留在大良乡专心管理水泥工厂。
张越赶到后,先是恭敬地向张华行礼。尽管在辈分上,张越是张华的长辈,但他深知自己能从一名普通农夫走到今天的地位,全靠张华的提携和信任。因此,张越心中早已将张华视为自己的主人,始终以属下自居。不过,张华对此并不在意,反而一直将张越视为叔父,尊重有加。
见过礼后,张越本想立即向张华汇报水泥工厂的最新进展。他神情认真,显然对工厂的事务极为上心,正准备开口时,张华却微笑着摆了摆手,语气温和地说道:“工作的事先不急。”张越见状,稍稍一愣,随即恭敬地点头,等待张华的吩咐。
张华问候起了张越:“张越叔,最近家里一切都还好吧?婶子和孩子们都安好?”张越听到张华关心自己的家庭,脸上露出一丝感激的笑容,连忙回答道:“多谢华哥儿挂念,家中一切都好。孩子们也都听话,日子过得还算顺心。”
张华点了点头,神情欣慰地说道:“那就好。家里安稳了,工作才能更顺心。张越叔您为大良乡和水泥厂操劳,但是不能忽视家人。”张越听了,心中一阵暖意,恭敬地回应道:“华哥儿如此关心,实在让我感激不尽。我家里的事您不必担心,他们一切安好。”
正与张越及刘勇谈话间,大良乡村里其他与张华关系亲密的人也纷纷赶了过来迎接张华。这些人中,有被张华救济后一直以奴仆自居的陈大牛和陈小牛父子,有罗强的母亲罗大娘,还有大良乡的长老张阳,以及曾与张华一同在县里服过劳役的陈有金和张黑子等人。他们听说张华回来了,都迫不及待地赶来相见,场面顿时热闹起来。
陈云之前来过,大家都认识他,所以大良乡众人见到他后,纷纷上前与他见礼,寒暄几句。然而,众人的目光很快被张华身边站着的一位年轻女子吸引了过去。她衣着华贵,容貌出众,身后还跟着两名婢女,气质非凡,与这乡野之地显得格格不入。大家心中不禁好奇,这位女子究竟是何身份,为何会与张华一同来到大良乡。
张华见众人目光集中在黄盈身上,便笑着向大家介绍道:“这位是黄盈姑娘,县城里黄家商行的千金。”众人一听,顿时惊讶不已。黄家是县里首富,名声显赫,而眼前这位美貌少女竟是黄家的千金,实在令人意外。更让大家感到震撼的是,黄盈不仅身份尊贵,还愿意跟随张华来到这穷乡僻壤,显然与张华关系非同一般。
众人见黄盈与张华态度亲密,心中顿时了然——这位黄家小姐,必定是张华未来的妻子,也是大家未来的主母。想到这里,众人纷纷热情地上前向黄盈行礼问好,态度恭敬而亲切。有人说道:“黄小姐光临大良乡,真是我们的荣幸!”还有人笑着说道:“华哥儿和黄小姐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黄盈跟张华好上后,此前目空一切,看不起人的作风已经改变,她再也不敢小瞧他人。此时她见到大良乡众人虽然衣衫破旧,但是态度热情,所以也很高兴,于是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一一回应大家的问候。她轻声说对众人说:“各位张华的乡亲父老您们好!大家不必多礼,我随张华来此,也是想看看大良乡的风土人情,日后还请各位多多关照。”语气温柔而谦逊,让众人感到如沐春风,心中对她的好感倍增。
张华见黄盈与乡亲们相处融洽,心中也十分欣慰。他笑着说道:“盈盈初来乍到,大家不必拘谨,日后都是一家人了。”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称是,黄盈的平易近人和温柔大方,很快赢得了大良乡亲们的喜爱。
年幼的小牛尤其兴奋,他一路小跑到张华面前,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他先是恭恭敬敬地向张华行了一礼,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物件,小心翼翼地递给张华,说道:“恩公哥哥,这是小牛最心爱的玩物,现在送给您!”张华接过玩具,摸了摸小牛的头,笑着说道:“小牛真懂事,哥哥很喜欢,谢谢你!”
小牛见张华收下玩具,更加开心,转身又跑到黄盈面前,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用油纸包好的点心,双手捧着递给黄盈,说道:“漂亮姐姐您好,这是小牛最喜欢的吃食,送给您!”黄盈被小牛的纯真打动,弯下腰接过点心,温柔地说道:“小牛真乖,姐姐谢谢你!”
小牛还不忘小荷之前对自己的帮助,他从怀里掏出一幅自己画的画,递给小荷,说道:“小荷姐姐,我们又见面了,这是我最喜欢的画,送给您!”小荷见到小牛也很高兴,她接过画,然后抱起他,说:“小牛真厉害,画得真好!”说完哄起小牛来,那温柔的样子,张华看了不由心动了一下。
众人见小牛如此懂事,纷纷笑了起来,张华对众人说道:“大家都辛苦了,等一下咱们到我家处好好聚一聚,聊聊家常。”众人纷纷点头,脸上洋溢着欢喜的笑容。
一番寒暄过后,张华转头对张越吩咐道:“张越叔,您安排一下,跟车过来的黄家众护院和车夫一路辛苦了,让人带他们去休息,好好招待。”张越听了,马上安排人手处理。之后,张华又说:“另外,叫一些工人过来,把后面两辆马车上的油布袋子卸下来,搬回厂内妥善存放。”张华说完,又简单介绍了油布袋的来源及用处。
张越此前确实为水泥的储存和搬运问题感到头疼。水泥容易受潮结块,搬运时也常常粉尘飞扬,既影响效率,又对工人的健康不利。现在听了张华的话,他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连忙说道:“华哥儿居然在路上得到了这一批宝贝,这证明上天真是对您眷顾有加,也说明了我们水泥厂以后一定会顺风顺水,华哥儿您的生意一定无往不利!”
旁边的陈有金更是一脸虔诚地附和道:“我早说过华哥儿是仙家弟子,上天对他眷顾那是肯定的。”他的语气中带着十分崇拜,仿佛张华真是天选之人。
张华见陈有金越说越远,连忙摆手制止,笑着说道:“有金大哥,你这话可说得太过了。我只是运气好,碰巧解决了这个问题,哪有什么仙家弟子的说法?咱们还是脚踏实地,把工厂的事情做好才是正经。”
此前张华曾跟大良乡的核心人员交代过,不要透露他有仙法之事。陈有金刚才一时口快,差点泄露口风,现在听了张华的话,讪讪地笑了笑,点头道:“华哥儿说得对,是我一时嘴快,扯远了。”张越也笑着打圆场道:“是啊,有金兄弟,咱们还是听华哥儿的安排,先把油布袋的事情处理好。”陈有金连连点头,不再多言。
随后,张越安排了工厂的人手过来。由于最近逃难的人较多,虽然大部分被县衙接收了,但大良乡水泥厂还是招收到了不少精壮工人,因此人手充足。这些新招的工人也很卖力,毕竟水泥厂给他们的待遇不错,大家都珍惜这份工作。
在张越的指挥下,工人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分工明确,动作麻利,不一会儿便有条不紊地将马车上的油布袋子卸下,搬运到厂内妥善存放。整个过程中,工人们干劲十足,场面井然有序。
安排妥当后,张华对黄盈和陈云说道:“咱们再去看看工厂的其他地方,让你们开开眼界,看看水泥厂的生产流程。”黄盈微笑着点头,眼中带着几分期待,看来她对张华创造的这个水泥厂颇感兴趣。陈云则表现得无可无不可,随意地点了点头,他对水泥厂没什么好奇心,但也没有拒绝张华的提议。
张华拿出之前准备的口罩分发分发给众人让大家戴上,等一下要进入厂内,厂内粉尘较多,大家戴上口罩可以免得吸入粉尘。
在大良乡众人的簇拥下,张华带着黄盈和陈云走进了水泥工厂。他一边走,一边向黄盈详细介绍水泥的生产流程。从原材料的粉碎、混合,到煅烧、研磨,再到成品的存放和储存,张华讲解得细致入微。
黄盈虽然对水泥生产不感兴趣,但毕竟是张华创造的东西,因此听得十分认真,时不时点头回应。
一旁的陈云听到两人的对话,忍不住插话道:“水泥的研制,是我陪同张华做的。”他说这话时,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仿佛自己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当初张华在家中研究水泥配方时,陈云的确是在其身边,不过陈云大部分时间只是在旁边玩耍,只是最后张华要验证结果时才拉他过来一同验证,现在陈云要吹牛,张华倒也不能否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