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霆的态度给了唐禄无限的信心,此时他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驰道在他的努力下彻底修好,整个蛮州都借助驰道的帮助焕发生机的画面!
就在这时,霍霆的问题也是把他从自己的幻想中拉了回来:
“我虽然不太懂修路的细节,但却可能能给你提供一个帮助。我问你,你修路的材料用的都是什么?”
唐禄听完,立刻开口回答道:
“回驸马,修路一般都是先挖开地面,然后在铺入碎石,之后辅以糯米汤和黄土搅拌,最后再不断夯实让路面彻底成型。”
霍霆听后也是微微点头,毕竟他一路走来的官道也都是这种黄土路面。
当然,京城的道路是用石板铺成的,但这种石板的运输和使用花费都太大,所以除了京城和京城附近的道路外,其他地方根本就没有这种条件。
“既然如此,那你就随我来,我给你看一个你绝对可以用上的好东西。”
霍霆说完,就神秘兮兮的带着众人离开书房朝着后院走去。
几人来到后院,霍霆立刻命人搬出了一块青灰色的砖块。
“你仔细看看此物。”霍霆指了指砖块开口道。
唐禄立刻顺着霍霆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整个砖块没有任何人工打磨的痕迹,仿佛就是一块浑然天成的石砖。
而当唐禄好奇的把砖块从下人的手中拿起来时,他的表情又是一变!
这砖块的质量虽然十分坚固,但质地却和一般的石头有明显的不同。
“驸马,此为何物?”唐禄手拿砖块,好奇的问道。
霍霆则是笑着指了指一旁堆积在一起的灰色粉末开口回答道:“这就是此物原本的样子。”
“这……”唐禄看着霍霆手指的一堆粉末,有些无奈的开口:“在下愚钝,没有明白驸马的意思。”
见唐禄的神色有些不明所以,霍霆索性也不再多说,直接走到粉末旁边并拿起地上下人提前准备好的水桶倒了上去。
只见随着水的加入,地上那原本干燥的粉末立刻就变的粘稠。
见比例已经差不多了后,霍霆直接就把已经粘稠的半流体倒进了之前做砖块的木质模具中。
“此物也是我偶然发现,目前我把它叫做水泥。制作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用石灰石和黏土一起研磨成粉,然后再用煅烧的办法让粉末成为熟料。最后再加入炼铁后的矿渣,便可做出。”
随着霍霆的解释,模具中的水泥也已经冷却成型。
而此时目睹全程的唐禄他们都已经被彻底震惊住了!
尤其是对于在工部任职多年的唐禄来说,他十分清楚霍霆发明的这个‘水泥’代表了什么!
“驸……驸马,这…这…这东西您到底是怎么发现的?!这简直就是神迹啊!!有了这个叫做水泥的东西,在下甚至有把握把修路的工期给缩短一半!而且这材质不仅可以修路,就连城池和……”说到这里,唐禄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得意忘形说错话了,所以立刻闭嘴并看向霍霆。
见霍霆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唐禄才在心中松了口气并立刻换了个话题:
“有了此等神物,在下有把握把蛮州的驰道修成大武第一官道!”
神色激动的说完,唐禄还不忘像拿起刚刚成型的水泥砖,像是看宝贝似的研究了起来。
霍霆见到唐禄如此激动,也是不忘开口提醒道:
“有你这句话,我也就放心了。不过这水泥的价值不用我说,你自己也应该明白。我可以把它交给你用,但这水泥的配方你绝对不可外传,不然……”
听到霍霆话语中的警告意味,唐禄也是立刻跪地开口:
“驸马放心,在下明白驸马的意思!在下原本便是戴罪之人,如果不是驸马赏识,在下根本就没有翻身的可能!所以唐禄此生都不会做出出卖驸马的事情,望驸马明鉴!”
霍霆听到这话也是笑着伸手把唐禄从地上给扶了起来:
“我霍霆一直都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我把这水泥的配方交给你了,那就代表我绝对相信你。往后你也不用把什么戴罪之身挂在嘴边,只要你能把蛮州的官道修好,那你就是整个蛮州最大的功臣,不光是我,就连整个蛮州的百姓都会永远记住你的贡献!”
无论是封建时代,还是现代社会,领导用人最简单的方法之一便是‘画大饼’。
只不过霍霆把之前职场中的这一套用在现在这个封建时代的效果更加炸裂罢了。
果然,在听完霍霆的话后,唐禄整个人都变得斗志昂扬,用近乎大吼的声音向霍霆开口保证道:
“驸马您放心!在下绝对不会辜负您的信任,我一定会用尽毕生所学来修建蛮州的官道!”
霍霆听完唐禄的保证,也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时间一晃也来到了三月初,蛮州的修路大业也随之正式开始。
霍霆不光把所有关于修路的事务全权交给了唐禄,甚至还给了他随意调动各县参与修路百姓的权利。
而唐禄也没有让霍霆失望!
在他的指挥下,蛮州境内共计三万多参加修路的百姓全都有条不紊的开始了动工。
其中有的县城专门负责烧制水泥,有的县城负责搬运物资,甚至不少参加不了修路的妇女,也都开始自发的为修路的工人做饭。
反正霍霆出手也很大方,如果每户参与修路的壮劳力有两个以上,霍霆不光会给他们多发工钱,还免除了他们在修路期间的田税。
就这样,原本贫瘠的蛮州百姓们都渐渐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甚至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也都加入到了修路的队伍中!
与此同时,在参将署内想要报名成为霍霆手下亲卫军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加上阿邱努后续从蛮族部落中送来的蛮族战士,如今霍霆亲卫军的人数已经飙升到了近四千人!
看到这个情况,霍霆也是果断把所有的新兵都送到了潼关,让苏北和魏辰负责训练他们。
就在蛮州的情况蒸蒸日上之时,潼关的捷报也已经快马加鞭的送到了洛阳城内。
武皇萧景仁在听到捷报后顿时大喜,不光立刻同意了戴清扬要兵器战马的请求,还把原本的潼关折冲府给提升成了潼关军镇,驻兵翻倍!
别觉得六千兵马很少,原本那姜国就是个只有五六万兵力的小国,而且姜国还要把他们大部分的兵力都驻扎在西方,用来防备他们西边的匈奴人,所以六千兵马完全可以守的住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