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的病情在安宫牛黄丸的作用下暂时稳住,但林羽心里清楚,这不过是回光返照。
太极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雕梁画栋间晃荡,好似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变故。武媚端坐在龙榻旁,神色凝重,眼窝微微凹陷,满是疲惫与忧虑。见林羽进来,她抬手示意旁人退下,殿内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林爱卿,陛下的病情究竟如何?你且如实道来,莫要隐瞒。”武媚目光紧紧锁住林羽,声音虽沉稳,却难掩内里的焦急。
林羽上前一步,跪地行礼,而后缓缓起身,语气沉重:“陛下,恕微臣直言,圣上的风疾已病入膏肓。安宫牛黄丸虽暂时压制住了病情的恶化,可圣上体内元气大伤,脏腑机能衰竭,如今不过是靠着最后一丝气血在支撑,已然油尽灯枯,时日无多了。”
这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武媚心上。她身子微微一颤,眼眶瞬间泛红,可很快,她便强压下情绪,深吸一口气问道:“依你之见,陛下还能撑多久?”
林羽犹豫了一瞬,咬咬牙说道:“快则半月,慢则月余,陛下恐难再熬过此劫。”
武媚沉默良久,而后缓缓点头:“朕知道了,林爱卿,此事关系重大,务必严守秘密,莫要惊扰了朝堂。”
“微臣遵旨。”林羽拱手应道。
待林羽退下,武媚独自坐在殿内,目光空洞地望着窗外的夜色。许久,她唤来贴身宦官,低声吩咐:“传太子李显即刻入宫,朕有要事吩咐。”
不多时,李显匆匆赶来。他身着蟒袍,神色间带着几分慌乱与疑惑。“儿臣参见母后。”李显跪地行礼。
武媚看着自己的儿子,眼神复杂,片刻后说道:“显儿,你父皇如今病重,时日不多了。从今日起,你便留在太极殿,日夜守在你父皇榻前,尽孝伺候,不许踏出殿门半步,明白了吗?”
李显听闻父皇病情的刹那,只觉周遭空气瞬间凝固,呼吸都变得艰难起来。他呆立当场,瞪大双眼,满心都是难以置信。“父皇他……”话到嘴边,却像是被无形的力量哽住,只发出一丝破碎的音节。
在他的记忆深处,父皇李治虽被风疾缠身,但那高大威严的身影始终如巍峨山峦,是大唐稳固的象征。往昔,他们一同议政,李治的每一句教诲都饱含深意,引领他在治国理政的道路上蹒跚学步。那些画面,如今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飞速闪过,每一幕都在提醒着他,父皇于他而言,不仅是父亲,更是他人生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
可此刻,命运却如此残酷地将真相摆在他面前。想到父皇即将油尽灯枯,李显的心像是被千万根钢针同时刺中,一阵剧痛袭来,眼眶瞬间酸涩。他明白,这不仅是家庭的巨大变故,更意味着大唐的权力核心即将迎来天翻地覆的变动。身为太子,他被推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
他偷偷抬眼望向母亲武媚,希望能从她那里寻得一丝依靠与指引。然而,武媚那深邃且难以捉摸的目光,却让他心底愈发惶恐。他深知母亲的铁腕手段与对权力的掌控欲,在这皇位交替的关键时刻,母亲的每一个决定都将深刻影响他的命运,以及大唐未来的走向。
他在心底暗自揣测,母亲此番将他禁锢在太极殿侍奉父皇,究竟是单纯的尽孝之命,还是另有深意?是为了防范他借机在朝堂上培植势力,还是在谋划着更为宏大的权力布局?这些念头在他脑海中不断盘旋,搅得他心烦意乱。李显深知,自己此刻如同置身于荆棘丛中,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住口!”武媚厉声道,“如今你父皇重病,正是你尽孝之时。你若真心孝顺,便好好守着你父皇,莫要让朕失望。”
李显见母亲发怒,不敢再多言,只得低头应道:“儿臣遵旨。”
武媚看着李显,目光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与防备:“记住,这期间你只许专心侍奉你父皇,朝堂之事,一概不许过问。若有大臣前来求见,一律挡在殿外,没有朕的旨意,谁也不许放进来。”
李显心头一紧,隐隐察觉到母亲此举背后另有深意,可又不敢违抗,只能喏喏称是。待李显退下,武媚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喃喃自语:“显儿,莫要怪母后心狠,这江山社稷,容不得半点差池……”
武媚端坐在龙榻旁,目光落在昏迷不醒的李治身上,脑海中却飞速盘算着对李显的安排,内心可谓波谲云诡、百转千回。
她深知李治大限将至,大唐即将迎来权力的重大更迭。李显身为太子,是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可在武媚眼中,这个儿子性格仁懦,政治上尚显稚嫩,远未达到能独当一面掌控朝堂的程度。她一方面期望李显能通过这段榻前侍疾的时间,磨砺心智,真切体会皇家责任,在生死离别间,对权力的重量有更深刻认知,为日后登基做好心理铺垫。毕竟,一个成熟稳重、深谙权力之道的皇帝,才是大唐江山稳固的保障。
但另一方面,武媚心底的防备与忧虑如影随形。她太清楚朝堂局势的复杂与微妙,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蠢蠢欲动。一旦李治病危的消息传开,那些心怀叵测之人必然会将目光聚焦在李显身上,试图攀附新主,借机扩充势力。她担心李显年轻冲动,被别有用心之人蛊惑利用,做出一些破坏她精心布局的举动。更甚者,她害怕李显在某些势力的怂恿下,急于摆脱她的掌控,提前亲政,打破她对朝政的绝对主导。
武媚在权力的漩涡中摸爬滚打多年,对权力的渴望与掌控欲早已深入骨髓。她不甘心就这样将辛苦打拼来的权力拱手相让,哪怕对象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在她眼中,李显更像是一颗尚未雕琢完成的璞玉,需要在她的精心打磨下,才能成为符合她期望的君主。所以,将李显限制在太极殿,让他专注于侍奉李治,既能让他远离朝堂纷争的漩涡中心,避免过早卷入权力争斗而迷失方向,又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对他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确保不会出现意外状况打乱她的计划。
当李显领命退下,武媚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微微眯起双眼,眼神中既有身为母亲对儿子的复杂情感,又有身为统治者对权力的坚定执着。她在心底默默念叨:“显儿,莫要怪母后狠心,这江山社稷,朕苦心经营多年,绝不容有半点差池。你且在这太极殿中,好好历练,待时机成熟,朕自会将这天下交付于你,只是在此之前,一切都需按朕的节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