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懵逼了。
儿媳妇骂咱?
他和常氏见面的机会不多,但印象很深刻。
身为常大将军的长女,她继承了常遇春的尚武的精神。
在娘家时,就已经随父出征过军营,战功赫赫。
嫁到皇宫之后,常氏侍奉公婆,教导子女,完全是后宫嫔妃的典范。
尤其受到了马皇后的交口称赞。
平时,见了他这个老公爹更是礼仪加满,尊敬有加。
朱元璋对其评价也很高。
他很难想象,那个对皇家恭顺无比的太子妃竟然会辱骂他。
尽管平时太子妃性格直爽,但也深明大义,怎么会当众辱骂他这个老公爹?
朱元璋想不通。
岂止是朱元璋想不通,马皇后更想不通。
“ 标儿,休要胡说,如意在气头上,说两句过头的话也是应该的。”
“她不在这么多年,几个孩子深受其苦,你却置若罔闻。任谁都会有几句牢骚。”
“发几句牢骚,埋怨几句,也就罢了,小夫妻哪有隔夜仇。”
本着劝和不劝分的原则,马皇后也知亏欠常氏,语气也软了下来。
回想起刚才常氏的话,还有飘在地上的和离书。
朱标内心堵得慌。
那哪是和离书啊?分明是打脸他朱标的有力武器。
堂堂大明国的太子被人下和离书,那是他朱标的耻辱,也是整个大明的耻辱。
可这一切,他又不能跟父皇母后说。
他憋屈得慌啊。
不管他签不签和离书,都是被常氏休掉的男人了。
他丝毫不怀疑,这个消息很快在皇宫传开。
进而在整个大明。
届时,整个大明百姓都会耻笑他,太子的威严一落千丈。
他又有何颜面君临天下?
退一万步说,就算他能忍辱负重,将常氏就地乱剑杀死。
蓝玉和常森常升又岂能善罢甘休?
常升和常森也就罢了,蓝玉手握兵权。
他不是没想过后果,而是理智被愤怒冲刷了。
“咦!这地上怎么有一张纸?”
马皇后躬身拾起那张纸,朱元璋只看了一眼便勃然大怒。
“和离?常氏你确定要这么做?”
这个消息,让朱元璋和马皇后终于明白朱标发飙的原因。
怪不得温文尔雅的大儿子气得脸都变形了。
怪不得这么多弓箭手都云集于此。
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立即选择站在了朱标的这一边。
儿媳妇再好,哪比得上大儿子?
何况和离是对一个男人最大的侮辱。
这也激起了朱元璋内心的愤慨。
帝王的脸上布满了不悦,甚至那声音还带着碾压的威严。
你确定要这么做吗?
这句话是疑问,更是赤果果的威胁。
“你干什么?朱重八。”
马皇后的一句呵斥,让朱元璋瞬间没了底气。
唉,咱谁都不怕,就怕这个妹子。
“他们小夫妻吵架,你一个老公爹瞎掺和什么?”
不得不说,深明大义的马皇后只用了一句话就让局势大变。
明明是常氏挟持吕氏,演变成谋反的戏码。
结果马皇后的一句话,变成了普通夫妻吵架。
事态得到了有效控制。
就连站在一旁的朱五六都想为侄媳妇儿点赞。
但说出来的话却是。
“啧啧啧,大侄子,你做事可不如侄媳妇儿。”
“我侄媳妇才是女中豪杰。”
朱元璋的脸都绿了。
咱就说,小皇叔你夸人就夸人吧,怎么还拉高踩低了?
看到朱元璋脸上露出一丝不悦。
朱五六直接瞪了他一眼。
“咋滴?咱说得不对?”
马皇后也一回头,两重夹击之下,朱元璋立马怂了。
“对对对,小皇叔说得都对。”
也不是朱五六厚此薄彼,实在是马皇后天生具有帝王之相。
虽是女流之辈,但运筹帷幄,眼界,甚至是处理事的方式都远远超过朱元璋。
“这还差不多,你这个皇帝当的呀,一言难尽。”
“侄媳妇当皇帝都比你强。”
朱元璋心里叫苦不迭,他都已经认怂了,小皇叔还不准备放过他。
这么多大内侍卫在跟前,让他的老脸往哪儿搁?
果然,在场的侍卫们连忙低下了头。
甚至都想拿纸团堵住耳朵,这种话,是他们能够听的吗?
朱元璋多么爱面子的一个人,也只能乖乖就范。
何况旁边还站着威风凛凛的马皇后。
“小皇叔,老朱毕竟是皇帝,你也给他几分面子。”
“关起门来,你就是骑在他身上打屁股,咱也不会说啥。”
说实话,马皇后已经够为朱元璋考虑的了。
朱五六心知肚明。
“嗯,还是侄媳妇考虑周到。”
但这句话,无疑又让大家脑补了。
大家仿佛看到朱元璋趴到地上,朱五六骑在他身上,一边还打着他屁股的情景。
“妹子,咱谢谢你,谢谢你呀。”
朱元璋感激涕零,就差拉着马皇后的手哭诉衷肠了。
马皇后却往后一缩手,抬眼望去,吕氏还在流着血,朱允炆还躺在地上。
尤其是两位孙女儿,皇孙朱允熥还坚定地挡在常氏的面前。
他们面对的是手持弓箭,随时要了他们生命的侍卫。
意识到危险的马皇后,连忙命令。
“侍卫们,放下武器。”
只一句话,在场的侍卫全部放下了武器,往后退了十步之远。
在这个皇宫内,马皇后说话比朱元璋还管用。
她在整个大明都具有很高的威望。
受到了群臣的拥护。
曾几何时,那些犯了错误的官员都求到马皇后的面前。
即使被朱元璋下令斩杀,也能被马秀英一句话挽救全家甚至全族的性命。
这样的马皇后,又怎么能不受爱戴?
毫不客气地说,她马秀英要调动兵马连虎符都不用。
自然有无数将军前呼后拥,百万将士誓死追随。
反观朱元璋,也能调动兵马,但将士们的忠心就不好说了。
毕竟他朱元璋得了天下后就飘了。
按理说,马皇后给了常氏足够的面子和台阶。
她只要下了这个台阶,就还是朱标的妃子。
甚至马皇后也想好了,重新给予她太子妃的名号。
至于吕氏,本来就是侧室,不可能让她鸠占鹊巢。
马皇后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说的。
“如意,娘替你做主了。这和离书你收回,娘就当没发生过这回事儿。”
“你还是东宫的太子妃,吕氏即刻恢复侧室的身份。”
马皇后的这个决定,让吕氏惊呆了。
甚至腿上的疼痛,都让她忘记了。
刚才做的春秋大梦,突然之间苏醒了。
本以为,常氏这一次必死无疑,她辱骂太子,辱骂当今的皇上。
这不是死罪的事儿了,起码也要牵连三族。
吕氏甚至都准备好了,屠戮她三族的时候,自己也要亲自到场。
她要押着常氏让亲眼看着自己的家人亲族被屠杀。
她要让常氏生不如死。
这一切都被马皇后和朱元璋的到来给改变了。
马皇后一句话,就抹杀了常氏的所有罪名。
这还不算还要剥夺她太子妃的位置。
她多不容易呀,自从进宫到现在,她经营了这么多年的成果就这样白费了。
常氏已经复活,而且看样子比以前更加聪明。
一旦她坐上了太子妃的位置,必然提高了警惕心。
再把她废去太子妃之位,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吕氏心里面焦急万分,脱口而出。
“母后,这不可以呀,不可以啊。”
“儿臣已经是太子妃,何况儿臣在太子妃的位置上从未出过过错。”
“父皇封儿臣太子妃的诏书,已经昭告了天下。”
“如今要封常氏为太子妃,或者恢复她太子妃的职位,那向天下人怎么交代?”
“总不能说常妃又复活了吧?谁又能信呢?”
吕氏的一番话,再次让大家陷入到了思索中。
是啊。
太子妃早薨,这是天下皆知的事。
吕氏当上太子妃也是昭告了天下人。
现在告诉大家,原太子妃又复活了,谁信呢?
所有的人都犹豫了。
就连朱元璋都在低头思考。
吕氏见自己的阴谋得逞,终于缓缓松了一口气,进而看向了自己的儿子朱允炆。
前者朝后者使了个眼色,朱允炆俨然已经明白。
他明白,自己和母妃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保得住母亲太子妃的名号,自己当皇太孙就有希望。
反之,他们过去一切的努力都白费了。
于是,在脑海中转了一下,朱允炆接着说道。
“皇爷爷皇奶奶,我母妃说的对呀。”
“直到如今,孙子还觉得复活这种事儿子虚乌有。那都是别人想要谋朝篡位弄出来的手段。”
朱允炆意思不言而喻,直指常氏和朱五六的复活有诈。
甚至还牵连到谋朝篡位的阴谋中。这就把战火引到了常氏和朱五六的身上。
只要朱元璋不承认常氏的身份,他母亲就能坐稳太子妃之位。
只是他不知道,自己这个举动惹恼了朱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