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西汉末年,汉元帝沉迷于声色犬马,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民生凋敝。

繁重的苛捐杂税如大山般压得百姓喘不过气,土地被豪强大量兼并,农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就在这样风雨飘摇的乱世之中,陈留郡圉县的一个普通家庭,迎来了新生命——董宣。

幼年的董宣,在母亲的怀抱中,便时常听闻民间疾苦,心中早早埋下了正义的种子。

稍大一些,他对经史子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无论是晦涩难懂的《尚书》,还是寓意深刻的《春秋》,他都爱不释手。

夏日,屋内闷热异常,蚊虫如嗡嗡作响的乌云般肆虐,董宣却在摇曳的烛光下,全神贯注地研读典籍,汗水湿透了他的粗布衣衫,可他浑然不觉,只是不停地用手驱赶着蚊虫,继续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冬日,寒风如刀割般刺骨,简陋的房屋四处漏风,董宣的手脚长满了冻疮,又红又肿,奇痒难耐,甚至裂开了一道道血口,他却依然紧紧握着毛笔,在粗糙的竹简上书写着对学问的追求,对正义的向往。

在父母的悉心教导和严格要求下,董宣不仅学识渊博,出口成章,更养成了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性格,立志要为饱受苦难的百姓伸张正义,维护律法尊严。

时光悠悠流转,董宣凭借出众的才华和高尚的品德,踏入了仕途,担任北海相下的一名小吏。

北海郡,虽地处富饶之地,却因豪强横行,治安混乱不堪,宛如一个藏污纳垢的大染缸。

刚到任的董宣,亲眼目睹了百姓生活的悲惨景象:街头巷尾,饥民们面黄肌瘦,衣不蔽体,为了一口吃食,不惜跪地乞讨;集市上,豪强们肆意抢夺百姓的财物,百姓们敢怒而不敢言。

看到这一幕幕,董宣的心中燃起了熊熊怒火,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整治这一片混乱。

当时,北海郡有个名叫公孙丹的豪强,权势滔天,富甲一方。

为了给自己新盖的豪宅增添所谓的“祥瑞之气”,他竟指使儿子在光天化日之下,残忍地杀害了一个路人,用受害者的鲜血祭祀土地。

消息传出,整个北海郡一片哗然,百姓们惊恐万分,然而公孙丹家族在北海郡经营多年,根深蒂固,势力盘根错节。

他们不仅掌控着地方的经济命脉,还与各级官员相互勾结,形成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因此无人敢出面指证他们的罪行。

董宣得知此事后,怒发冲冠,拍案而起,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他立即组织人手,展开调查,经过多日的明察暗访,收集到了大量确凿的证据,随后派人将公孙丹父子逮捕。

在公堂上,公孙丹父子毫无悔意,反而嚣张跋扈,公孙丹更是大言不惭地威胁董宣:“你不过是个小小的吏员,竟敢动我公孙家族,你就不怕吃不了兜着走?我公孙家的势力,能让你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

面对公孙丹父子的威胁,董宣目光如炬,正义凛然地说道:“在这朗朗乾坤之下,律法面前人人平等,你们草菅人命,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今日,我定要为受害者讨回公道,让你们受到应有的惩罚!”

然而,公孙丹家族岂会善罢甘休。

他们动用家族的财富,买通了当地的大小官员,这些被金钱腐蚀的官员纷纷向董宣施压。

有的官员满脸堆笑,拿着丰厚的贿赂,以升官发财为诱饵,劝说董宣释放公孙丹父子:“年轻人,识时务者为俊杰,只要你放了公孙公子,好处自然少不了你的,说不定日后还能平步青云。”

有的官员则恶语相向,满脸狰狞地威胁道:“你若不照做,不仅你的前程不保,就连你的家人也会受到牵连,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面对这些威逼利诱,董宣丝毫不为所动,他义正言辞地回应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公孙丹父子杀害无辜,天理难容,若不惩处,何以平民愤?何以维护律法尊严?我董宣身为朝廷官员,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定要为百姓主持公道,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最终,董宣不顾众人的反对,毅然将公孙丹父子斩首示众。

公孙丹的族人得知此事后,恼羞成怒,如同被激怒的野兽一般,纠集了三十余人,手持利刃,气势汹汹地冲到官府门前闹事。

他们一边疯狂地辱骂董宣,一边挥舞着武器,威胁要让董宣血债血偿,官府门前瞬间乱作一团,气氛紧张得如同即将点燃的火药桶。

董宣毫不畏惧,他迅速调集士兵,凭借着出色的指挥能力和冷静的头脑,有条不紊地应对着混乱的局面。

在他的指挥下,士兵们迅速将闹事者包围起来,经过一番激烈的对峙,成功将闹事者全部抓获。

为了彻底铲除公孙丹家族的势力,董宣带领手下展开了更为深入的调查。

经过多日的日夜奔波,他们发现公孙丹曾与王莽政权有勾结,不仅参与过诸多违法活动,还在王莽篡汉期间,为虎作伥,残害了不少忠良之士。

掌握这些证据后,董宣将相关人等全部依法处死。

这一事件在北海郡引起了轩然大波,百姓们奔走相告,拍手称快。

街头巷尾,人们都在传颂着董宣的事迹,将他视为救星。

老人们眼中含着热泪,感叹道:“终于来了个为咱们百姓做主的好官!”

孩子们则在街头模仿着董宣惩治坏人的场景,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北海郡。

然而,董宣的上司却认为他行事过于鲁莽,得罪了当地的豪强,给朝廷带来了麻烦。

为了平息豪强的怒火,讨好权贵,不久后,董宣便被罢官,无奈地回到了家乡。

几年后,西汉灭亡,光武帝刘秀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成功建立了东汉政权,天下逐渐恢复太平。

刘秀深知治理国家需要人才,于是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选拔贤能之士。

董宣因其在北海郡的出色表现,声名远扬,他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事迹传到了刘秀的耳中,刘秀对他十分赏识,于是再次征召董宣,任命他为洛阳令。

洛阳,作为东汉的都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达官显贵云集,繁华无比。

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却是治安混乱,各种势力盘根错节,矛盾错综复杂。

历任洛阳令都难以治理,不少人因得罪权贵而丢官甚至丧命,洛阳令这个职位,就如同一个烫手的山芋,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董宣到任后,便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湖阳公主的家奴仗着主人的权势,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杀害了一名无辜百姓,然后躲进公主府中,逍遥法外。

湖阳公主是刘秀的姐姐,深受刘秀的敬重和宠爱。

她自恃身份高贵,平日里为人傲慢,飞扬跋扈,其家奴也狐假虎威,在洛阳城横行霸道,百姓们对他们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

董宣决心惩治凶手,为受害者讨回公道。

他多次派人到公主府外守候,一等就是数天。

烈日炎炎,守候的衙役们被晒得汗流浃背,疲惫不堪,可董宣始终坚定地要求他们继续坚守,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然而,家奴一直躲在府中,不敢露面。

一天,下人来报,湖阳公主带着家奴外出。

董宣得知消息后,立即带领衙役赶到夏门亭。

他早早地在此等候,当公主的车马浩浩荡荡地出现时,董宣快步上前,跪地叩拜,说道:“公主殿下,您的家奴杀人,国法难容。请您交出凶手,让他接受应有的惩罚。”

湖阳公主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她高高在上地看着董宣,不屑地说道:“你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洛阳令,竟敢拦住我的车马,简直是大胆妄为。我的家奴是在我的府中,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他杀人?”

董宣毫不畏惧,他站起身来,义正言辞地说道:“公主殿下,人命关天,国法不容践踏。我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您的家奴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如果您包庇凶手,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身为皇亲国戚,您更应以身作则,维护律法的尊严,为天下臣民做出表率。”

湖阳公主被董宣的话气得满脸通红,她指着董宣的鼻子,暴跳如雷地骂道:“你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竟敢顶撞我。我要到陛下那里告你,让你知道得罪我的下场!”

董宣不为所动,他喝令家奴下车,当场将其斩首。

湖阳公主见家奴被杀,更加愤怒,她觉得自己的威严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于是调转车头,直奔皇宫,向刘秀哭诉董宣的“罪行”。

刘秀听后,勃然大怒,觉得董宣太过放肆,不给皇室颜面,立即下令将董宣召进皇宫,要将他处死。

董宣被带到刘秀面前,他毫无惧色,慷慨陈词:“陛下,臣斗胆问一句,您是想让天下太平,还是想让权贵横行?如今陛下圣明,开创了东汉基业,本应依法治国,让百姓安居乐业。可湖阳公主的家奴公然杀人,若不惩处,国法何在?陛下又如何治理天下?臣身为洛阳令,职责就是维护律法尊严,为百姓主持公道。如果因为惩治凶手而获罪,臣死而无憾!”

刘秀听了董宣的话,心中有所触动,脸上的怒气渐渐消散。

他知道董宣说得有理,董宣此举是为了维护朝廷的律法,稳定民心。

但为了给湖阳公主一个交代,他还是下令让董宣向公主磕头赔罪。

董宣坚决不肯,他梗着脖子说:“臣没有错,绝不磕头!”

刘秀见状,示意宦官强行按压董宣的头。

董宣双手撑地,拼命挣扎,宁死不屈,宦官们费了好大的力气,也未能让他低头。

宦官无奈,只好向刘秀报告:“陛下,董宣的脖子太硬,按不下去。”

刘秀看着董宣,心中既敬佩又无奈。

他最终赦免了董宣,并赏了他三十万钱。

董宣将这些钱全部分给了手下的衙役,自己分文未取。

从此,“强项令”的名号传遍了洛阳城,百姓们对董宣更加敬重,街头巷尾时常有人讲述他的英勇事迹,而那些权贵们则对他又恨又怕,行事也收敛了许多。

在洛阳令的任上,董宣继续秉持公正,不畏权贵,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他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治安措施,加强对洛阳城的管理。

无论是豪门子弟,还是市井无赖,只要触犯律法,都逃不过他的惩处。

在他的努力下,洛阳的治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百姓们过上了安宁的生活,集市上买卖兴隆,街头巷尾充满了欢声笑语。

然而,长期的劳累和压力,让董宣的身体逐渐垮了下来。

他常常为了处理案件,废寝忘食,日夜操劳。

加上年岁渐长,身体的病痛越来越多,但他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不肯休息。

一天,刘秀派使者到董宣家中探望。

使者走进董宣的家,只见屋内简陋不堪,墙壁斑驳,几件破旧的家具摇摇欲坠,除了满屋子的书籍,几乎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

董宣躺在一张破旧的床上,面色苍白,气息微弱,身上盖着一条打着补丁的被子。

使者见状,心中十分感慨,没想到一位为朝廷立下赫赫功劳的官员,生活竟如此清苦。

董宣看到使者,挣扎着起身,说道:“请代我向陛下谢恩。臣一生为官,虽未能为陛下做出多大贡献,但始终坚守律法,未曾有过一丝懈怠。如今臣命不久矣,只希望陛下能继续依法治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使者听了,不禁为之动容,眼眶湿润。

不久后,董宣病逝。

刘秀得知消息后,深感惋惜,他下令厚葬董宣。

出殡那天,洛阳城的百姓纷纷自发前来送行。

他们身着素衣,手持白花,默默地为董宣送行。

队伍从洛阳城的街头一直排到了郊外,一眼望不到尽头。

百姓们痛哭流涕,怀念这位为他们做主、不畏强权的好官。

董宣,这位刚正不阿的“强项令”,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公正与正义的真谛。

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至今,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激励着无数人为了正义和公平而不懈奋斗,其精神也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熠熠生辉,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历史的长河。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骑驴仗剑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考上状元后,我的太子身份曝光了醉枕江山一戟平三国明末之木匠天子冠冕唐皇我要做首辅大明匹夫獒唐与南宋同行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宠娇妻,斗地主,痞帅的悠哉日子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时空棋局伏羲夫妻退婚后,我开启了万界召唤系统异世年令营绝代废材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网游领主争霸大唐之逍遥太子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无双战神之我为吕布大唐第一闲人你是明珠,莫蒙尘改革大唐穿越南宋当皇帝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楚神大帝传庶女为后五千年来谁着史刺明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穿成傻子后,彻底放飞自我大秦:我融合兽魂后无敌了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宋士大纨绔万域之王梦境归来做才子我,大明皇子,拉上皇帝一起造反!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大宋第三帝国兵者,侠也将门大逆子农家巧媳妇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抗日之铁血军旅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李淳风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东方神话集大宋河山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反攻从野人山开始!三国之杨家天下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红楼大国师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中国古代名人传凉州布衣宋歌声声慢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大唐钓鱼人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九霄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