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炼车间,整个轧钢厂最热的地方。
刚一进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差点把人给掀个跟头。
“我的妈呀,这跟进了火炉子似的!”
一个刚刚中专毕业分配到轧钢厂的技术员,被热得直冒汗,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郭绍华回头看了他一眼,笑着说:
“这才哪到哪儿啊?一会儿进了炉前,那才叫一个热呢!”
“小伙子们,都打起精神来!咱们今天,可是要来干大事的!”
他这话,既是鼓励,也是提醒。
技术科的人,一个个都挺直了腰板,脸上露出了跃跃欲试的表情。
“郭科长,咱们怎么干,您就说吧!”
“对!我们都听您的!”
郭绍华点点头,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的脸庞。
他指着不远处那几座高大的转炉,声音洪亮:
“同志们,咱们今天的任务,就是把这几座转炉,给它彻底摸透!”
“从原料配比,到炉内温度,再到出钢时间,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过!”
“我们要找出最佳的工艺参数,让咱们厂的钢,产量更高,质量更好!”
他说着,从兜里掏出一本笔记本,递给身边的王大竹。
“大竹,你负责记录!把每个环节的数据,都给我记清楚了!”
王大竹接过笔记本,郑重地点了点头。
“放心吧,科长,保证一个字都不落!”
郭绍华又看向其他技术员。
“你们几个,分成小组,分别负责不同的环节!”
“张泽伟、李明远,你们俩跟我一组,负责炉前观察!”
被点到名的张泽伟和李明远,立刻站了出来。
“是,郭科长!”
两人对视一眼,眼神中都带着一丝兴奋。
能跟郭科长一组,这可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郭绍华带着两人,径直朝一座正在运转的转炉走去。
炉口喷出的火焰,足有几米高,把周围的空气都烤得扭曲了。
“都小心点,别靠太近!”
郭绍华提醒道。
他站在炉前,眯着眼睛,仔细观察着炉内的反应。
张泽伟和李明远,也学着他的样子,盯着炉口看。
可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郭科长,这……这怎么看啊?”
张泽伟忍不住问道。
郭绍华指着炉口的火焰,说道:
“看颜色!”
“炼钢炉内的温度高达数千度,目前我们并没有办法直接测量炉内的温度。”
“但是炉口的火焰的颜色却可以间接地告诉我们炉内温度!”
“一般来讲,炉内温度过低的时候,炉口火焰呈红色,温度越低,颜色越暗。红色火焰的温度对于炼钢来说太低了!”
“如果长时间保持红焰,炉内的钢水会逐渐凝固,炉内的压力会急剧升高,压力过高,有炸炉的风险!”说到这里,郭绍华脸色严肃了下来。
“我们轧钢厂高压设备有很多,一旦炸炉,整个轧钢厂都会被夷为平地!”
张泽伟问道:“科长,那温度一直很低,我们该怎么办?”
郭绍华笑了笑,说道:“看到上面那个平台了吗?”
“那是专门给炉内加冷料用的!”
“如果温度高了,冷料平台的工人就要往炉内扔冷料,一直到将炉内的温度回到正常范围为止!”
“不过,目前咱们厂的温度控制范围很大,误差非常大,所以每一炉的冶炼时间和成品质量都不一定。”
“温度控制就是咱们这次工艺改进的重点之一!”
张泽伟和李明远两人一边听,一边做笔记。
郭绍华继续说道:“扯远了,言归正传,炉内温度如果太低了,我们一是停止投放冷料,二是加大氧气输送!”
“氧气输送的越多,炉内的反应就越激烈,释放的反应热就越多,炉内的温度就越高!”
“不过,因为温度本来就过低了,所以炉内的钢水会很粘稠,反应太过激烈了,炉内的压力就会升高!”
“你们记住,不管是温度低了还是温度高了,都有炸炉的风险,炸炉本质上就是因为炉内压力过高而产生的!”
“温度低了,钢水粘稠,压力无法有效释放,温度高了,炉内反应激烈,释放的气体多了,压力也会升高!”
“这个时候就需要炉后工人了!”
“咱们现在在炉前看不到,炉后有一排风眼,是用来释放炉内压力的,不管温度是高是低,炉内压力都会高,这时候就需要炉后工人用钢钎一直地去捅炉后风眼,释放炉内的压力!”
张泽伟一边记着笔记,一边问道:“那科长,刚刚你说了,红色火焰代表炉内温度过低。那什么样的火焰代表温度高,什么样的火焰代表温度合适?”
郭绍华说道:\"温度越高,火焰的颜色越亮!\"
“火焰从暗红一直到亮红,再到橙黄色,亮黄色,到白色!”
“炉内反应的不同阶段需要温度不一样!”
“像前期,我们需要热炉升温,这时候温度越高越好,火焰颜色一定要白,而且是亮白!”
“等炉温升上来之后,炉内进行初期的反应,这时温度需要降下来!”
“反应后期温度又要上去,到末期温度又要下来,这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这也是温度控制的难点所在,因为我们无法得知炉内的反应进行到哪一步了!”
“不过根据炉内压力和火焰颜色我们也能大致知道目前炉内的温度是高了还是低了!”
郭绍华手指的上方的炉口说道:“你看,目前炉口的火焰呈白色,而且听声音,炉后正在频繁捅风眼,这说明目前的温度高了!”
“现在就需要加冷料降降温了!”
他说着,又朝旁边的车间工人喊道:
“师傅,给上面的冷料师傅!按照这个比例加料!”
他递给那工人师傅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各种原料的配比。
那工人师傅接过纸条,仔细看了一遍,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小伙子,你这配比,跟我们平时用的,可不一样啊!”
郭绍华笑了笑。
“师傅,这是我们技术科最新研究出的冷料配比!”
“您就放心大胆地用,保证没问题!”
那工人师傅将信将疑地看了他一眼,但还是按照他的要求,开始加料。
郭绍华对着两位技术员说道:“这冷料也不是随便加的,冷料加得不对,成品的杂质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