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川回到部队之后很快就给家里回信了,告诉李秋华和林志成,自己的结婚申请部队已经批准了,还说了结婚的事。
苏可回到家之后,可能是和父母说了在林家的情况,知道林川的家人都对苏可很好。
虽然两家还没有见过面,但是苏家父母对林家人的印象就已经非常好了,再加上林川本人非常的优秀,以后更是前途无量。
而且苏可虽然出嫁了,但是和娘家还在一个军区,林川申请的房子和苏家离得也不远,苏家父母对这桩婚事很满意。
结婚申请批准之后,苏可的母亲也为他们选定了结婚的日子,在八月十五日,宜嫁娶,出行,祈福,裁衣,是个好日子。
虽然现在破除封建迷信,但是在老一辈的人思想里,结婚很重要,还是想找一个好日子。
定下结婚的日子之后,林瑶瑶和林清也正好是在暑假期间,林志成也提前请好了假,会提前几天去部队,给林川操办婚事。
李秋华也在老家为林川和苏可做好了结婚喜被,和新衣服,早早就寄了过去。
林志成原来还准备提前去火车站买去部队的票,林川后来写信说自己有战友退伍之后在铁路局上班,已经托战友给他们买了卧铺的车票,和信一起寄回家。
毕竟去部队需要坐两天的火车,坐硬座太受罪了,林川就拜托了之前的战友帮忙。
林川也知道他们到站的时间,到时候林川会提前去车站接他们。
很快,林瑶瑶一家四口踏上了去部队的火车,这还是林瑶瑶第一次坐这个年代的火车,当然林志成李秋华和林清三个人也是第一次坐火车。
现在有的人可能一辈子没有出过远门,一直待在自己出生的地方,一待就是一辈子。
火车以绿色为主调,车身是橄榄绿,还镶嵌着黄色条带,是蒸汽机车,车头庞大,烟筒高耸,有巨大的驱动轮。
车身侧面有摇杆和连杆装置,车窗较大,车顶有行李架,乍一看和21世纪的绿皮火车外形差不太多,只是更破一点。
幸好现在不是节假日和出行高峰期,乘客不是特别多,但是人也不少,都是大包小包的。
东西李秋华都提前寄到了部队,这次坐车东西带的不多,只是带了一些吃的,还有几件衣服,钱和重要的东西都在空间里。
林志成拿着车票,对着林清和林瑶瑶嘱咐道:“一会上车的时候一定要拉好我和你们妈妈的手,到时候人一多,容易被挤散了。”
“嗯。”林清乖乖的点头答应。
林瑶瑶说道:“嗯,知道了,我们这么大的人不会丢的。”
李秋华不放心地看着林瑶瑶说:“出门在外还是万事小心,外面什么人都有。”
“嗯嗯。”林瑶瑶也乖乖答应。
检票的时候,人果然都一拥而上,就害怕车马上开走了,李秋华拉着林瑶瑶,林志成拉着林清,四个人走在一起,上车之后要先经过硬座车厢。
林瑶瑶发现这个时候的硬座还是木质的,给人很质朴的感觉,但是车厢里充满了各种嘈杂的说话声,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气味。
林志成和李秋华拉着林瑶瑶和林清穿过硬座车厢,按照车票找到了卧铺车厢,到了卧铺车厢人才少了一点,也安静了不少。
正好一个包厢四个床位,他们也正好是四个人,中途不用和陌生人在一个包厢里。
找到包厢之后,李秋华把包裹放到下铺,对林瑶瑶和林清说:“你们俩就住上铺,我和你们爸爸住下铺,要是想去上厕所,要叫着我们一起去,知道吗?”
“知道了,妈妈放心吧。”
林瑶瑶和林清都认真的答应了。
林志成,李秋华和林清都是第一次坐火车,还挺新鲜的,坐在窗边看风景,李秋华拿出带的零嘴吃着。
林清看了一会车外的风景之后,就不感兴趣了,就拿出了自己带的书看起了书,林志成去打热水了,林瑶瑶也没有其他事做,也跟林清一样在看书。
但是是半躺在上铺看,不是和林清一样,看书都坐的板板正正的。
到了吃饭时间,李秋华拿出铝铁饭盒,里面是在家包的饺子,已经凉了,李秋华就把热水倒在里面稍微热了热,没办法,在外面条件有限。
林瑶瑶不是很爱吃,只吃了几个就说吃饱了。
李秋华还能不知道林瑶瑶的饭量嘛,看她才吃了这么一点就知道她不爱吃。
于是让林志成去餐车给林瑶瑶买了一份盒饭,但是火车上的盒饭味道实在是一般,林瑶瑶也就吃了两口就放下筷子不吃了,推给林志成吃。
李秋华看林瑶瑶吃这么少,劝道:“瑶瑶,我知道火车的饭不好吃,再多吃两口吧,吃这么点等会很快就饿了。”
林瑶瑶只好又拿了一个煮鸡蛋,说道:“妈妈,我真的不饿,刚那会我吃了不少的零嘴,而且我也没怎么动,真的是吃不下了,等下车之后你们再带我去吃好吃的。”
听林瑶瑶这么说,李秋华就没有再劝了,只是把带的糕点零嘴都收起来,留着给林瑶瑶饿的时候吃。
舟车劳顿这个词真不是说说的,幸好他们是在卧铺,比硬座不知道强了多少倍,但是坐了两天火车,在火车上也休息的不是很好,四个人都有点蔫蔫的。
终于要到站了,林瑶瑶和林清才精神一点。
刚出站,就看到林川一身军装站在车站门口等着他们呢,后面还有一辆军用吉普车,在车站门口非常显眼。
林川也一直在看着车站出站口,林瑶瑶他们一出来,林川就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