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2日,星城的烈日炙烤着大地,而星城科技大学分校区内却是一片清凉惬意。智能温控系统将校园温度始终维持在26c,纳米涂层的建筑外立面折射着柔和的光芒,为这所年轻的校园增添了几分未来感。
在教师公寓区,新入职的年轻教师们正陆续办理入住手续。物理教师李昊看着手中100平公寓的钥匙,难掩激动之情。“底薪两万,两年后就能免费住这么宽敞的房子,这待遇在以前简直不敢想!”他推开房门,智能家居系统自动启动,窗帘缓缓拉开,阳光洒进带有全息投影设备的书房。一旁的同事笑着调侃:“赶紧把家人接过来,这里连孩子上学的配套资源都有!”
学生宿舍区同样热闹非凡。来自桃源县城的新生周雨桐站在自己的宿舍门口,深吸一口气后刷开电子门锁。100平的三室两厅内,智能厨房的机械臂正在演示如何制作家乡的米粉,大阳台上的自动浇灌绿植生机盎然,三个独立卫浴间的镜子闪烁着健康监测的蓝光。“这真的是宿舍?”她捏了捏自己的手臂,仍觉得像在做梦。就在上个月,她还在桃源县狭窄的出租屋里挑灯夜战,如今却置身于这般奢华的居住环境。
此时,食堂里飘出阵阵诱人的香气。智能餐盘系统前,学生们自由选取着各地美食,从川渝的麻辣香锅到广式早茶,应有尽有。周雨桐端着一碗湖南特色的剁椒鱼头,搭配着鲜榨的芒果汁,坐在落地窗前享受午餐。“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吃到这么丰盛的饭菜,爸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吃不好了。”她打开手机,将食堂的画面直播给远在桃源的父母。
在学校的创新工坊,不少新生正在利用假期时间参与科技竞赛培训。周雨桐也加入了一个研发智能助老设备的团队。“我们的项目如果能在‘星辰杯’获奖,就能拿到三十万奖金!”团队负责人兴奋地介绍着,“这些奖金不仅能支持项目继续研发,还能改善家人的生活。”听到这话,周雨桐的眼神更加坚定,她想起了在县城打工供她读书的父母,暗自发誓一定要做出成绩。
校园外,学校与周边工厂合作的“家长兼职计划”也在有序推进。学校专门设立了就业服务中心,为学生家长提供电子装配、质检等技术门槛较低的工作岗位。“既能照顾孩子,又能赚钱补贴家用,这真是一举两得!”一位从桃源县陪孩子来报到的家长在入职培训会上感慨道。
夜幕降临,校园里没有传统学校晚自习的喧嚣。周雨桐戴着VR眼镜,在虚拟实验室里与“阿基米德”探讨浮力原理;隔壁宿舍的同学正利用智能书房的设备学习编程;操场上,几个学生在智能健身设备的指导下进行体能训练。而在教师公寓,李昊正通过量子通讯设备为学生们进行线上答疑,他的身后,妻子正在准备晚餐,女儿在儿童房的智能学习舱里快乐地学习英语。
沈浩然通过监控系统看着星城分校的一切,欣慰地对沈雅思说:“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给孩子们希望和改变命运的机会。”沈雅思点头回应:“您看,这些来自桃源的孩子,眼里都闪着光,他们正在用科技改写自己的人生。”
此时的星城分校,宛如一片梦想的沃土,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而那些从桃源县城走出的学子,正以这里为起点,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精彩人生,也为更多像他们一样的孩子照亮了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