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若宜见周田田年龄比自己还小,也不好意思叫人家搬行李。
赶忙阻止道:“周叔,我自己来吧!”
说着,就要上手去推独轮车。
哪知刚一上手,独轮车就倒下了。弄得沈若宜尴尬极了。
周田田见状,赶忙上前把行李归置好,接过独轮车推了起来。
沈若宜有些不好意思,“辛苦你了!”
“没事儿!”
周荣走在前面领路,周田田推着车子,沈若宜在边上扶着,沈思安则在另一边扶着。
周田田看着这姐弟俩,有点啼笑皆非。
“不用这么紧张,这车子我用惯了的!”
沈若宜姐弟有点尴尬,这才放开车子。
从村口到村子中心,一路上都是低矮的土房子,稍微好一点的就是石头垒的房子。
甚至还有部分的房子,墙根是石头,上面却是木头,看起来十分的老旧。
沈若宜越看越心凉。
原本来自21世纪的她,第一次看到陆林枫家的住宿条件,就很不适应。
没想到,这乡下,住宿条件更差了......
她有点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吃得了这份苦。
七弯八绕之后,周荣带着他们在一座房子面前停下。
沈若宜抬头一眼,映入眼帘的竟然是一座青砖瓦房。
中间两间正房,边上各有一间耳房,中间正好围出了个院子。
一侧耳房边上有菜地,另一侧则是围起来,养了些鸡鸭。
周荣正准备带着沈若宜进去,就看见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满脸热情地走了出来。
“这是沈知青吧!赶快进来休息下,饭菜都在灶台上热着呢!”
周荣笑着点点头,指着有菜地的那边耳房对沈若宜说道:“沈知青,这间是我儿子周礼的房间,安安一个人住这里,你跟我家田田住西屋,可以吗?”
沈若宜没什么意见,“行!”
安安也说行。
周田田推着独轮车走到左边耳房,将行李放好。
沈若宜跟着周荣走进堂屋,管婶儿已经把饭菜都端了上来。
周荣他们为了接下乡的知青们,翻山越岭一来一回也走了好几个小时,这会儿肚子也饿了。
“你们也饿坏了吧?赶快吃饭!”
周荣话倒是不多,但是管婶儿是个热情的人。
她给沈若宜讲了自己情况,还讲了村里知青下乡的情况。
周家除了周田田还有个正在读初中的弟弟,叫周礼,在镇上中学寄读,只有周末会回家。
村子里有个知青点,住着三个知青,都是五年前下乡的。
原本不止这些人,有好些知青,熬不住,跟村里人结婚了。
说着说着,管婶儿叹了口气。
“这些知青也不容易!”
沈若宜深有同感,这些知青都是城里来的,家庭条件都不错。
在乡下熬上个几年,迟迟看不到回城的希望,年龄也越来越大,只好找个本地人结婚了。
沈若宜想起在后世看到的新闻,这个年代,就有很多城市来的知青跟本地人结婚,后来就一直留在了乡下。
甚至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孩子,都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村人。
后来多少人想重新回到城里,历尽千辛万苦,都没办法实现。
这下乡改变的是真真切切的命运啊!
但是自己不一样啊!自己一个穿书来的角色。
而且上辈子还是死于爱情,这辈子既然穿书了,她也不想像上辈子那样活。
更何况,这本书的原剧情,原主为了逃避下乡,嫁给陆林枫,也没得到什么好下场。
还不如下乡!
现在是七五年,自己才二十岁,再过几年,就没有下乡插队的政策了,那时候肯定就能回城里了。
原主家里的人都是知识分子,只要挺过这几年,就有光明的未来。
更何况自己还有商城系统,肯定苦不着!
想通了这些,沈若宜心里舒服了些。
不过,原书中,原主父母还有姐姐姐夫的结局都不好。
原主的母亲刘玉芝,在下乡的第二年就积劳成疾过世了。
原主的姐夫霍涛则是在下乡的半年左右,被人诬陷偷盗,戴着牌子,沿街批斗,后来实在受不了了,在一个夜晚跳河自杀了。
原主的姐姐沈怀睿见丈夫自杀后,也没了活着的欲望,没多久也跟着跳河自杀了。
只剩下了原主的父亲沈振邦,撑到了平反的那一天。
但是形单影只的他,已经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整个人如同秋风中的槁木一样,常常呆愣着看着远方,不到五十岁就得了老年痴呆症。
总之,一家没有一个善终的。
沈若宜唏嘘不已。
为了以后能回城,沈若宜还得帮助沈家人改变这悲惨的命运。
任重道远啊!
吃完饭,沈若宜将沈思安的洗漱用品收拾好,沈思安回房间休息了。
周田田跟着管婶儿收拾碗筷。
沈若宜回到房间将自己大箱子里的行李全部归置好后,就躺在床上。
她发现自己自从喝了商城的水之后,身体似乎变得有劲很多。
甚至连皮肤都比刚穿来的时候通透白皙。
在城里太忙了,一直顾不上商城系统。
现在来到乡下,这乡下漫山遍野都是纯绿色的植物,商城又有识别功能。
是该好好的赚钱了!
还有安安那孩子,脸色蜡黄身材消瘦,也得把他的身体养养好。
还有借住在周村长家,自己也得送点礼物表示表示。
她查看商城系统,点开烟酒这一栏。
买了一条大前门香烟,又买了两瓶二锅头。
都是这个年代的包装。
这些东西倒也便宜,这几样一共花了50块钱。
又拿了桶之前谢慕知送自己的麦乳精。
沈若宜拎着这些东西,敲响了周荣和管丽的房门。
管丽打开门一看,只见沈若宜拎着大包小包的站在门前。
“叔儿,婶儿,我从城里带了点小礼物,希望你们不要嫌弃!”
管丽连忙摆摆手,“这怎么好意思啊?这些都太贵重了,我们不能收!你赶紧拿回去!”
“婶儿,这东西是特意给你们带的,再说我买都买了,我自己也不会抽烟喝酒呀!更何况我和安安还要在你家住一段时间,怪麻烦你们的!”
“这有什么麻烦的,这是大队统一安排的,你可千万别觉得不好意思。再说,美兰还特意嘱咐我们照顾你的,这东西我们不能收!”
“收下吧!”沈若宜将东西塞在管丽的手中,赶忙转身回屋。
管丽看着手中的东西,只得收起来,“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周荣跟着走了出来,看见管丽手中拿着的东西,眼睛一亮。
他拿起大前门的香烟和二锅头,仔细地看了起来。
他平时抽的都是旱烟,这种香烟也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会整上一包待客,自己都没抽过。
这可是整整一条烟呐!
还有这二锅头,他常年喝的是高粱蒸的白酒。
这瓶装的酒也没有喝过。
要不是夜深了,还真想抽上一根烟,喝上一口酒。
“这沈知青是个懂事的,这些年来下乡的知青也不少,送咱礼的也就沈知青!”
“哼,前些年那个吴知青,你忘记了,住咱家,连吃带拿的,还送礼呢,美得你!”
“是啊,人跟人差别怎么这么大呢?怪不得美兰这么看重沈知青,叫我们多多照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