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不是请安的日子,但慈宁宫却非常热闹。姜太妃、皇后、宁贵妃、惠妃、苏玉瑶、姜贵人都在。
姜太妃、皇后、苏玉瑶和姜贵人她们四人每天都会来慈宁宫,倒是不稀奇。稀奇的是宁贵妃和惠妃今日也来了慈宁宫。
宁贵妃和惠妃来慈宁宫找苏敏清是为了商量两个月后的万寿节。这是景隆帝出孝期后,第一次过万寿节,前朝和后宫都十分重视。
前两日,礼部的人已经在商议怎么办万寿节。
之前,因为景隆帝守孝,取消了万寿节,但如今景隆帝不再守孝,今年的万寿节自然是要大办。
景隆帝的万寿节,后宫也要办好,宁贵妃和惠妃都没有办过万寿节的经验,自然要来请教母后皇太后。至于圣母皇太后,她也没有举办万寿节的经验,不用找她商议。
听宁贵妃她们说起万寿节,苏敏清这才想起来景隆帝的生辰在两个月后。
苏敏清告诉宁贵妃她们,内务府有举办万寿节的规矩和流程,让她们跟内务府的人商议下。
“母后,臣妾之前问过皇上的意思,皇上不想大办万寿节,说简单地办一下就好。”宁贵妃面露难色地说道,“臣妾不知道该怎么简单,求您赐教。”
惠妃接着说道:“皇上说他的万寿节不要太过铺张浪费,在后宫办一个简单的家宴就好。臣妾和宁贵妃拿不定主意,所以特来请教您。”
皇上说简单地办一下就好,但她们不能真的简简单单地举办。
“皇帝一向节俭,他不愿意大办他的万寿节,哀家能理解,但这是他出孝期后第一次办万寿节,不能简简单单地了事,你们就按照先帝的万寿节办。”刚登基的皇帝都喜欢搞节俭这一套,来博取好名声。然而,事实上没有几个皇帝能做到真正的节俭。在苏敏清的眼里,景隆帝也是装模作样地节俭。
“皇帝的万寿节,有外邦使者来朝贺,不能简单地办,得让外邦使者感受我景朝的大国威仪。皇帝要是怪罪下来,你们就说哀家让你们办的。”
皇帝这是怕崩了他的节俭人设,连万寿节都要简单地办,可他怎么不想想万寿节并不只是他的生辰。
景朝皇帝的万寿节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外邦使者是要来景朝朝拜祝贺的。如果真的按照他说的简简单单地办一下,岂不是让外邦使者笑话。说不定还会让外邦使者认为景朝不行了,让他们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苏敏清看向皇后,交代道:“皇后,你虽暂时不管后宫的事情,但你是一国之母,万寿节还是得出一份力,你和宁贵妃,还有惠妃,各自拟一份章程给哀家,哀家看看你们谁拟的好,然后就按照这个章程办。”
宁贵妃和惠妃没想到母后皇太后会让皇后参与举办万寿节一事,这对她们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皇后真是好本事,竟然讨的母后皇太后的欢心。
宁贵妃和惠妃心里同时升起警惕。如果皇后真的得到了母后皇太后的支持,皇后早晚会夺回后宫管理权。还有,皇上也不会废黜皇后。
她们一直在等皇上废后,这样她们才有机会做皇后。
在这一刻,宁贵妃和惠妃心里同时想的就是绝不能让皇后得到母后皇太后的支持!
苏敏清让皇后参与举办万寿节一事,并不是因为皇后讨她欢心,也不是想给皇后一个机会证明她的能力,而是因为皇后是景朝的国母。
万寿节那天,身为景朝国母的皇后是要出席的。如果她不知万寿节的流程,在万寿节的宴席上出错或者出丑,那就丢了景朝的脸。
“哀家警告你们,万寿节事关景朝的国威,绝不能出一点差错。”先帝在世的时候,越氏那个蠢人就在万寿节的晚宴上动了手脚,想让她这个皇后出错出丑,然后让先帝和朝臣们对她不满,废黜她。
“你们要是没办好万寿节,那就是丢了整个景朝的脸,届时皇上和哀家绝不会轻饶你们。”
宁贵妃她们心里起了点小心思,现在听苏敏清的警告,吓得什么都不敢想了。
她们连忙表示一定会尽力办好万寿节,绝不会丢皇上和母后皇太后的脸。
苏敏清又叮嘱了皇后她们三人几句,然后让她们回去拟章程,在这两天给她。
等皇后她们离开后,苏玉瑶迫不及待地问道:“姑姑,您这是要给皇后娘娘机会吗?”
“哀家不是特意给她机会,而是她现在还是皇后,就得为万寿节出一份力。”哪有万寿节,皇后不管不问的。“她要不要抓住这个机会,就要看她自己了。”